您所在的位置:聊城信息港 > 资讯中心 > 聊城新闻

扶贫济困 视死如归 张自忠为保家卫国慷慨赴死

发布:2014-9-15 13:23:12  来源:聊城新闻网  浏览次  编辑:佚名

张自忠将军。

张自忠将军故居。

  慷慨仗义,他扶贫济困;重情重义,他为恩师立碑纪念;视死如归,他壮烈牺牲。

  面对他,敌人也不得不佩服,向他的尸体敬礼。

  他就是张自忠,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同盟国牺牲的最高将领。

  他自幼性情豪爽慷慨仗义

  1891年,张自忠出生于临清市唐元村。

  张自忠的少年岁月,正是清王朝走向灭亡的动乱时期。张自忠出生几年后,在江苏赣榆就任巡检的父亲张树桂把他带到了江苏。张自忠14岁那年,父亲成为赣榆知县。

  每天都被关在赣榆县衙的深宅大院里,这让生性好动的张自忠很不自在。所以,张自忠经常溜出县衙大门四处转悠。

  张自忠性情豪爽,一次,看见一个无赖在欺侮两个卖菜的老头,他冲着无赖就是一拳。此时的张自忠虽然年少,却高大魁梧,几招之后,那无赖就服输了。张自忠逼着无赖给老人道歉才算了事。随后,顽皮的张自忠被父亲送回了临清老家。

  令张自忠家人没想到的是,不久,赣榆传来噩耗:张树桂因病卒于任上。可以说,父亲的去世,给张自忠的内心造成很大震动。

  随后,张自忠被母亲冯氏送进私塾读书。读书时,张自忠依然热衷于玩耍,甚至玩一些冒险的游戏,这让母亲很担心。不过,张自忠在顽皮中锻炼出了慷慨仗义的性格。

  张自忠两三岁时,胸前系一个小兜兜,在里面装些花生糖果之类的零食。每次遇到小伙伴,张自忠都大把地抓花生糖果给他们吃,直到分光吃净为止。长大一些,有时他与伙伴们赌钱玩,赢了穷人的钱他一文不要,若是富家子弟则毫不客气,一文不能少。

  张自忠家比较富裕,但看到村里有些佃户吃糠咽菜,他便常从家里拿白面馒头换人家的糠窝头。为顾全对方的自尊,他一再说自己爱吃糠窝头,从不摆出一副施舍的样子。

  1907年,16岁的张自忠与临清县咨议局议员李化南之女李敏慧结婚。1908年,张自忠考入了临清高等小学堂。当时的高等小学堂,教给学生的仍然是四书五经,但张自忠更喜欢读一些小说,《三国演义》《说岳精忠传》是他最爱读的小说,他崇拜关羽、岳飞的英雄气概,这也进一步锤炼了他慷慨仗义的性格。

  1910年夏,张自忠从高等小学堂毕业,至此,他的少年时代结束了。

  他是令日军敬礼的抗日英雄

  1911年,张自忠考入当时中国北方有名的法律学校——天津北洋法政学堂。斯年年底,他秘密加入同盟会。后来,张自忠投奔冯玉祥,正式成为一名军人,这也是他兵戎生涯的开始。日本侵华战争开始后,张自忠曾对部下说:“人生在世总是要死的,打日寇为国牺牲是最光荣的。只要有一兵一卒,我们决心与日寇血战到底!”

  1940年,湖北襄阳。是年5月1日,张自忠亲笔昭告各部队、各将领:“国家到了如此地步,除我等为其死,毫无其他办法。更相信,只要我等能本此决心,我们国家及我五千年历史之民族,决不至亡于区区三岛倭奴之手。为国家民族死之决心,海不枯,石不烂,决不半点改变。”张自忠率2000多人东渡襄河后,一路奋勇进攻,将日军第13师拦腰斩断。日军随后以优势兵力对张自忠所部实施包围夹攻。张自忠毫不畏缩,指挥部队向人数比他们多出一倍半的敌人冲杀10多次。日军伤亡惨重。

  1940年5月7日拂晓,张自忠东渡襄河,率部北进。虽然张自忠在河东的部队只有五个师二万余人,兵力只是日军的一半,但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他立即根据自身情况调整部署。

  不幸的是,张自忠的电报密码被日军截获破译,他的军事部署完全被敌方掌握。1940年5月14日,双方发生遭遇战。15日,张自忠率领的1500余人被近6000名日寇包围在南瓜店以北的沟沿里村。当日上午,日军发动进攻,战斗异常惨烈。至下午3时,张自忠身边士兵已大部分阵亡,张自忠也被炮弹炸伤右腿。

  张自忠撤退到杏仁山时,他的身边只剩下十几名卫士。日军蜂拥而至,张自忠和十几名卫士奋力反击,与日军进行了两个多小时的拉锯战。激战到16日早晨,张自忠率部退入南瓜店十里长山。日军在飞机大炮的掩护下,向张自忠的部队发起猛攻。

  1940年5月16日下午2时,张自忠手下只剩下数百官兵,他将自己的卫队悉数调去前方增援。

  随后,张自忠被大群日军包围。当年的日军有资料记载着张自忠壮烈牺牲的场景:日军第四队一等兵藤冈是第一个冲到近前的。突然,从血泊中站起来一个身材高大的军官,他那威严的目光竟然使藤冈立即止步,惊愕地愣在那里。冲在后面的第三中队长堂野随即开枪,子弹打中了那军官的头部,但他仍然没有倒下。清醒过来的藤冈端起刺刀,拼尽全身力气猛然刺去,那军官的高大身躯终于轰然倒地。

  1940年5月16日下午4时,张自忠壮烈牺牲,时年49岁。

  张自忠牺牲后,他左胸兜里有一支派克金笔,上面镌刻着“张自忠”三个字。由此,日本军官发现了躺在地上的人就是张自忠,随即向张自忠遗体行了一个军礼。又忙叫人找来担架,将遗体抬往20里外的陈家集日军第三十九师团所在地。

  日军对这位英勇的中国将军非常佩服,让军医用酒精把张自忠的遗体擦洗干净,并将遗体收殓入棺,葬于陈家祠堂后面的土坡上。

  1940年5月28日,张自忠的遗骸运至重庆。1942年,冯玉祥仿效明代末年史可法墓葬扬州梅花岭之意,将雨台山改名为梅花山,并用薪金购梅花树植于将军墓侧。

  1940年8月15日,延安各界人士举行张自忠将军追悼大会。毛泽东为张自忠题词:“精忠报国”。周恩来曾撰文赞张自忠“其忠义之志,壮烈之气,直可以为中国抗战军人之魂”。目前,北京、天津、武汉等大城市设立“张自忠路”纪念张自忠。

  他不忘师恩立碑纪念

  张自忠不仅是慷慨仗义的军人,也是重情重义的学生。

  今年5月,在临清市八岔路镇娄塔头村发现了建有碑楼的一通石碑,经过文物专家的考证,这通石碑正是张自忠为自己的私塾老师夏东岱所立。

  张自忠的恩师夏东岱生于1863年,卒于1926年,是清末馆陶县娄塔头村(1965年划属临清)人。夏东岱在家开设私塾,广收门徒,张自忠少年时在临清高等小学堂读书,毕业后在投考高一级的学校时没有考中,与家人商量后转投夏东岱门下继续读书。

  跟随夏东岱学习一年之后的1911年冬,张自忠考入天津北洋法政学堂,次年又转入济南法政专科学校。

  张自忠离开故乡后,无论走到哪里,都没有忘记故乡对他的养育之情,更没有忘记恩师夏东岱对他的教育之恩。1932年,临清武训小学办学资金出现困难,学校向张自忠求助,他慷慨解囊,解了学校燃眉之急。“一日为师,终生为父”。1936年,在夏东岱逝世10周年时,已经成为天津市市长兼陆军第二十九军第三十八师师长、陆军中将的张自忠,决定为恩师刻石立碑,请临清当时的名士张树梅撰写碑文、刘士俊篆额,并指示秘书、著名书法家许以栗亲自书写碑文。

  他的后人多从事技术工作或经商

  2011年8月,临清市举行纪念张自忠将军诞辰120周年纪念活动,张自忠的女儿张廉云参加,并接受本报记者采访。

  据介绍, 张自忠与李敏慧在1907年结婚,1910年,长子张廉珍出生。1917年,次子张廉静出生。1923年,女儿张廉云出生。

  张廉珍,解放前曾供职于财政机关,育有七子。

  张廉静,曾赴黄埔军校受训,后不幸感染伤寒,于1934年早殁,年仅17岁,无子嗣。

  张廉云,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系,长期从事教育、医疗等工作。育有二子,长子车晴,次子车临。长子在中国传媒大学任科研处处长,高级教授;次子系央视技术制作中心主任,业务骨干。

  张自忠有七个孙子:庆宜、庆安、庆隆、纪祖、庆范、庆成、庆新。长孙张庆宜,于天津经委任上离休。次孙张庆安,曾在上海电力工程研究所工作,长期从事技术工作。三孙张庆隆早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赴美深造,后加入美国国籍并入其军籍。在入籍宣誓中,张先生表示:志愿加入美国军籍,为美国服务。但是,前提是美国不打中国。四孙张纪祖,赴美经商。张纪祖出生时,正值其祖父张将军殉难,所以取名“纪祖”。五孙张庆范,赴美从事数学研究,后入美籍,学者。六孙张庆成,系民革四川副主委。七孙张庆新,美籍华人,从事餐饮业。

  (记者 于新贵)

分享到: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3-2009 liaocheng.cc All rights reserved.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