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聊城信息港 > 资讯中心 > 聊城新闻

茌平23岁小伙捐献眼角膜和遗体

发布:2014-4-11 9:43:01  来源:聊城新闻网  浏览次  编辑:佚名

IMG_1351.JPG

刘德建父亲刘东波(中)接受遗体捐献荣誉证书。

  流星,划过夜空只有几秒钟,却是最耀眼的一抹。茌平小伙刘德建,23年的人生,短暂却有深度。

  23岁,花样年华,刘德建走完了短暂的一生。他只有小学文化,却让我们每一个人感动。4月8日下午,聊城脑科医院病床上,一对年过半百的老夫妻,趴在儿子遗体上失声痛哭,白发人送黑发人的场景,让医护人员为之动容。聊城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说,刚刚去世的茌平23岁小伙刘德建,主动提出将遗体捐献给医疗事业,并将一对眼角膜捐献给山东省眼科医院。

  来拉遗体时,哥哥心疼得想“阻拦”

  4月8日晚8时许,当逝者刘德建的家人看到山东大学医学院遗体接收站的车辆驶进脑科医院时,刘东波和妻子王香芹更加悲痛了。当市红十字会秘书长王磊将遗体捐献荣誉证书递给刘东波时,刘东波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失子之痛,差点倒在地上。他知道,他怀里捧着的荣誉证书,是儿子用无私的奉献精神得来的。正如遗体捐献荣誉证书上写的:受之父母,滋于人民;生前奋斗,身后捐献;传承大爱,延续生命;精神可嘉,功莫大焉。

  当山东大学医学院遗体接收站的工作人员搬运遗体时,刘德建的哥哥突然喊出一句:“不要拉了,不捐了!”这让在场的工作人员大吃一惊。随后,他在旁边悲痛欲绝。在父母的劝说下,哥哥并没阻拦遗体起运。刘东波说,膝下就他哥俩,弟弟不在了,当哥哥的当然心疼。不过,已经承诺的事绝不会反悔,更何况捐遗体是刘德建的遗愿。

  文化程度不高但明事理有涵养

  刘德建,23岁,茌平博平镇陈铺村人,小学文化。50岁的刘东波说,他有两个儿子,二儿子刘德建尽管是小学文化,但做事很踏实,也比较明事理,有涵养。

  刘德建年少时主动向父母提出自己学点一技之长。于是,刘东波将他送到一修电动车处学修车。2004年春天,修电动车的老板称自己做生意用钱,向刘东波提出借点钱。刘东波借给了他2000元。然而没过多久,修车老板竟然偷偷地跑了,至今仍欠他家的钱。

  学修车不成,刘德建先后到高唐、河北学了两三年火补轮胎技术,2011年又到茌平几家密度板厂打工。刘东波说,刘德建非常孝顺父母,每次发工资时,都给家里买点实用的东西,有时还给父母买一些衣服和食品。他曾对父母说,“俺也成人了,尽管挣得钱不多,但也该孝顺爸妈了”。

  主动提出捐献遗体和器官

  2013年2月11日,大年初二,刘德建看电视时,突然感觉视线模糊,看不清电视上的字体。于是,刘东波带着他来到市人民医院检查,发现肌酐值达到600ummol/L还多(男性正常值为44-133ummol/L),确诊为尿毒症。不久,他因病情发作住进医院。当时刘东波觉得天塌一般,呆坐在那里。

  刘东波说,德建前后8次住院,全靠透析维持生命。因为家里条件非常有限,以往多年缴钱参加新农合,偏偏是2013年没有缴钱参加。为此,家里东拼西凑,到处借款,花去了10余万元。

  住院期间,德建感觉治疗无望时,主动向父亲提出,听说人死后可以捐献遗体和器官,“俺以后万一不在世了,也想将遗体和器官捐了”。

  听到儿子这样说,刘东波老泪纵横:“儿子,坚强起来,咱没事!”

  看到父亲没动声色,刘德建坚持让他到市红十字会进行捐献登记。于是,2013年7月2日,刘东波来到市红十字会为刘德建办理了捐献遗体和器官手续。当刘德建看到父亲手里拿着的《山东省遗体捐献登记证书》时,才放下心来。

  刘东波说,几年前,他因为骑车不慎摔倒在深沟里,导致颈椎受伤动了手术,花光了家里的积蓄。至今,刘东波也经常直着脖子,不敢干重活。因为给孩子看病,现在家里背负着很多债务,连基本的生活都成问题。说着,刘东波痛哭流涕,说不出话来。

  ■新闻延伸

  我市已实现遗体捐献7例

  来自市红十字会的消息称,聊城遗体捐献目前处于全省中游水平。据了解,截至目前,青岛登记捐献遗体2600人,实现捐献411人;济南登记捐献遗体1660人,实现捐献166人;烟台实现捐献22人;淄博实现捐献18人;济宁实现捐献17人;潍坊实现捐献18人;泰安实现捐献13人;临沂实现捐献8人;滨州实现捐献7人;聊城实现捐献7人。省内其余地市均在7人以下。

  实现捐献者承诺掷地有声

  4月8日,茌平23的小伙刘德建因病去世后,捐献了遗体和一对眼角膜,成为聊城市第7例遗体捐献者。

  据聊城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介绍,聊城遗体捐献从2008年7月第一例张道涵开始,截至目前,共有7名志愿者实现了遗体捐献。他们分别是张道涵、赵红、刘存、王新生、李存亮、牧琳爱和刘德建。

  目前,聊城报名捐献遗体的志愿者达到56名,成功实现捐献7例;报名捐献角膜的志愿者达到49名,成功实现捐献7例。

  2008年7月4日上午,莘县少年张道涵的角膜成功地由山东省眼科医院专家摘取,遗体由山东大学附属医院接收,成为我市首例捐献眼角膜和遗体的人。

  王新生,阳谷县十五里园镇王坑村人,曾在乡村任教29年。患有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近30年,曾四处求医,最终选择去世后将遗体捐献给医学事业。2012年8月18日,受省红十字会委托,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遗体接受站的工作人员,驱车前来聊城市殡葬管理处接收了王新生的遗体。

  2013年4月28日凌晨,国际友人、聊城市荣誉市民牧琳爱女士走过了人生最后一程,其遗体最终被山东力明学院接收。牧琳爱老人是我市实现遗体捐献的志愿者中年龄最大的一位,也是我省第二例外籍人士遗体捐献者。

  思想观念保守制约遗体捐献

  2013年10月9日,茌平县菜屯的两位老大娘一起来到市红十字会,表示登记捐献遗体。“俺是茌平县菜屯的,俺俩是来登记捐献遗体的!”两位老大娘一进门就道出了来由。后来得知,两位大娘一位70岁左右,一位60岁左右。今年2月24日,城区一对老夫妇到市红十字会登记捐献遗体。

  聊城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院人体遗体接受站已经成立两年,是聊城市唯一一所人体遗体接受站。据工作人员介绍说,医学院目前存有50多具遗体,但是,大部分遗体年头都很长。

  “入土为安”是中国几千年来的传统观念,因此,病人去世后,病人家属认为保持完整尸首是对故人的尊重。

  王磊表示,正如今年报名捐献遗体的那对夫妇所说,低调处理,不想张扬,做自己喜欢做的事,一旦报道出去,怕让熟人知道了说“出风头”。这就说明,聊城很多市民没有把捐献遗体和捐献器官当做光荣的事去做,一旦听说别人登记捐献遗体,很多人不是去鼓励,而可能是嘲讽。其实,这种观念是背离时代潮流的。  

  (记者 陈金路 于新贵)

 

分享到: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3-2009 liaocheng.cc All rights reserved.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