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聊城信息港 > 资讯中心 > 聊城新闻

聊城警方支招:朋友圈谣言“躺枪”怎么办?

发布:2015-9-22 11:40:41  来源:聊城晚报  浏览次  编辑:佚名

 近日,一段“东关小学尤老师狂扇学生”的视频在朋友圈被疯狂转载。所幸,本报等媒体在第一时间站出来辟谣,此视频并不是发生在聊城市东关民族小学,才及时结束了这场谣言风波。当下的自媒体时代,人人成为“媒体”,朋友圈成为网络谣言滋生地,同时,人人也都有可能被谣言中伤。一旦“躺枪”怎么办?记者对法律工作者、微信从业者等多方进行了采访。

  法规:传播虚假消息需承担相关责任

  面对日益增长的网络信息,因网络谣言而出现的民事纠纷案件也随之增加。

  去年10月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等法律的规定,结合审判实际,我国实施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利用信息网络侵害人身权益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利用信息网络侵害人身权益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适用于利用信息网络侵害他人姓名权、名称权、荣誉权、肖像权、隐私权等人身权益引起的纠纷案件。同时,《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利用信息网络侵害人身权益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指出:在原告起诉网络服务提供者中,网络服务提供者以涉嫌侵权的信息系网络用户发布为由抗辩的,人民法院可根据原告的请求及案件的具体情况,责令网络服务提供者向人民法院提供能够确定涉嫌侵权的网络用户的姓名、联系方式、网络地址等信息。网络服务提供者无正当理由拒不提供的,人民法院可以依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四条规定,对网络服务提供者采取处罚等措施。原告根据网络服务提供者提供的信息请求追加网络用户为被告的,人民法院应予以准许。

  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中对捏造或者歪曲事实、故意散布谣言或者以其他方法煽动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规定若尚不够刑事处罚的,处15日以下拘留、200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

  分析:“熟人效应”使得朋友圈辟谣难度大

  近年来,微信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也成了假消息发生的重灾区。近期,和聊城本地相关的一些虚假信息传播也呈愈演愈烈的趋势。比如,高考来临之前,某某丢身份证的信息;今年下大雨时,“拾荒老人雨中指挥交通”的信息;大学新生入学前,“困难学生到市总工会领助学金”的信息;再到最近的“东关小学女教师打学生”的信息。这些虚假信息曾一度在朋友圈疯狂转发,虽后相继被权威媒体证实是假消息,但媒体证实的速度远远跟不上传播的速度。此外,还有一些尚未被证实的信息正在传播中。

  我市一名微信从业人员向记者分析了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据介绍,从微信的特性来看,微信平台具有较高的社交媒体属性,与贴吧、微博等网络媒介不同,微信倾向于熟人间的传播。出于对“熟人”的信任,转发者往往缺乏对这类信息的核实与辨别能力,这就很容易导致一条信息在熟人圈迅速传播。此外,在自媒体时代,人人都可以创建订阅号,传播信息。传播的过程中缺乏事前对信息真假的审查,只能在“东窗事发”后,通过别人的举报等举措由第三方进行删除。由于碍于朋友间的面子,微信朋友圈传播的虚假信息自我纠错能力弱,不像微博“广场”易形成不同信息之间的对冲,且朋友圈“强关系链”之间存在“人情”“面子”等纠错障碍,令辟谣难度增大。

  该从业人员告诉记者,此类信息发布者一个动因在于赚取眼球效应,博得大家关注。此类信息有一个共同特点,即具有及时性,和当下热点密切相关,比如和高考、开学、大雨等。除此之外,一些健康养生、防骗、食品安全类、人身安全类等为主题的信息也成为频繁出现的虚假信息。

  呼吁:坚守七条底线 “躺枪”应及时辟谣

  据了解,早在2013年,为了抵制假消息,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举办了“网络名人社会责任论坛”,提出“七条底线”以化解社会的戾气,释放正能量。

  七条底线主要包括:法律法规底线、社会主义制度底线、国家利益底线、公民合法权益底线、社会公共秩序底线、道德风尚底线和信息真实性底线。“七条底线”指出,对于信息而言,最忌讳的就是虚假信息。虚假信息跟真实信息在一起,鱼目混珠、鱼龙混杂,蒙蔽了人们的双眼,影响了人们对于信息真实性的判断。在一个传播多元的时代,无论是政府机构、大众媒体还是公民个人,所要做的是,共同抵制虚假有害信息、特别是恶意谣言的传播,大力倡导真实、文明的信息交换和流通,这是互联网时代的底线,也是人类文明持续健康向前发展的要求。

  在当下自媒体时代,人人都有可能成为虚假信息的推波助澜者,同时,人人也都有可能被谣言中伤。那么“躺枪”了怎么办?聊城警方告诉记者,为尽快消除不实信息对当事人的影响,当事人应当第一时间站出来辟谣。就警方而言,目前很少接到因为受虚假信息中伤而报警的案例,很多情况下,不实信息的传播属于“一阵风”,很快就会消散,但影响深远,当事人应当利用微信等工具及时辟谣,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也可以通过微信第三方举报,将不实信息删除。

分享到: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3-2009 liaocheng.cc All rights reserved.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