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聊城信息港 > 资讯中心 > 聊城新闻

87岁老人讲述一个村庄的抗战史:军民团结如一人

发布:2015-7-15 15:00:00  来源:聊城晚报  浏览次  编辑:佚名

你听说过修建假坟头掩护伤员的故事吗?

  你知道为了帮部队藏粮食,抗战时一些老百姓是怎么做的吗?

  今年87岁的刘锷,近日向聊城晚报记者讲述了在抗战最艰苦时期,他的家乡——莘县王庄集镇刘王店村,是如何全力支持支援抗战的。

  这个村子,刘伯承、邓小平曾经住过,当时的朝城县委和河南南乐县委,更是曾在同一天转移至此。最多的时候,这里曾经一次性住进37名八路军伤病员。

  为了保护当时的朝城县委书记,一位村民认其当儿子,在他转移之后,另一位村民更是抚养了他的大女儿;为了保证部队供应,村民宁可自己留下变质发霉的军粮,也要购买新粮送到部队……

  莘县王庄集镇刘王店村,也因此被冀鲁豫边区首长誉为“平原小延安,坚强的北大门”。

  转眼70年,硝烟散尽,但在刘锷老人的讲述中,那种“军民团结如一人”的激扬旋律,我们似乎还能听见。

  存放的公粮变质了

  村民拿自家口粮补上

  1940年,刘锷12岁。他清晰地记得,就在那一年年初,朝城县委和河南南乐县委,同一天转移到他的村子(时属朝城县)。

  “朝城县委住中街,南乐县委住后街和王家胡同。”刘锷说,之所以他们同时转移至此,从外部环境来说,是因为国民党顽军石友三部盘踞朝城一带,且在那一年日军展开了大扫荡。从地理位置上来说,刘王店位于鲁豫交界处,有徒骇河、青纱帐作天然屏障,且交通十分不便。加上当时村里已有党员17人,群众基础非常好。“当时我们的村子相对较大,又有自发成立的自卫队。所以两县县委同时转移到我村,不是偶然。”刘锷说,正因为地理位置优越,刘伯承、邓小平当时在冀鲁豫边区开展工作时,还在村民刘聪家住过几天。冀鲁豫军区政委苏振华领导抗日工作时,在村民李记孔家住过半年多。

  两县县委进村之后,为了解决他们的吃饭问题,村民自发捐物捐粮。刘锷至今记得,当时村民刘聪家先后捐了500斤粮食,他家也分两次捐了200斤粮食。

  不止是两县县委,此后有不少机关和部队曾驻扎于此,村里更是设立过战地医院。这么多的机关、部队驻扎在这里,吃饭成了大问题。当时,中心区农民积极上交爱国粮。“为了支持抗战,我们都是多交抗日爱国粮,像我们村,村民一亩按一亩二分地计算来交粮。”刘锷说,但粮食收上来后,藏粮又成了问题。

  刘锷说,限于当时的情况,这些收上来的粮食就分藏在村民家中,为防日伪扫荡抢粮,村民就把粮食埋入地下。

  粮食埋得久了,有些就开始发霉。为了保证部队需要,村民就把发霉变质的粮食自己吃掉,即使用树叶、树皮、糠菜充饥,也把自己家的好粮食补上。

  刘锷依然记得,因为吃了发霉的粮食,两名村民还曾经因此得病而死。

  “当时,我家分摊保护300斤大豆,因下雨有些大豆发霉,我们就拿出自己的粮食,如数给政府补上。”刘锷说,他家还算好的,当时的村民刘国银家存得粮食多,因变质发霉,后来刘国银自己购买了2000斤粮食上交。

  村民不但负责藏粮,还负责送粮。“有一次,要求村民每人扛50斤粮食送到红庙村,我当时还小,根本扛不动一袋子粮食,就赶着我家的小毛驴驮了100斤粮食送去。在那里,正好碰上中共中央平原分局书记黄敬,他还夸奖了我。”刘锷说。

  村民“认子”保护干部

  为藏伤员修建假坟头

  在刘锷的印象里,军民关系鱼水情深。

  为保护两县县委,村里当时成立了农会、儿童团、青年团、抗日武装模范班、妇救会等组织。刘锷还当了儿童团长,不仅协助站岗、放哨、巡逻,还到各村作抗日巡回演出。

  村里还组织优秀党员干部,在村民刘新仁家大院内挖了大型地窖和地道,县委有时会在地道内举行会议,发动群众开展减租减息,增资增佃等民主民生运动和抗日工作。

  村里当时还有地下交通站,负责冀鲁豫和冀南两大根据地的联系。刘锷记得,有一天晚上,村民刘阔去送信,一夜往返150多里地。

  “朝城县委书记张赤侠当时长期住在我村,并在我村和女干部童英结了婚。”刘锷说,为保护县委书记张赤侠夫妇,村民刘作的母亲认张赤侠为儿子。张赤侠夫妇的大女儿出生后,由村里的哺乳期妇女、刘聪的弟媳张三恩抚养,对这个孩子,张三恩投入了全部的母爱。

  不仅如此,原朝南工委书记孙超当时为掩护身份开展工作,还和村民李官其拜为把兄弟。

  著名的苏村阻击战前两天,也就是1941年1月16日,杨勇率鲁西军区司令部住在刘关存和刘锷家进行指挥。他们安排村民刘连友等把缴获的一门九二式野战炮拆开埋在村西耕地里,又把方圆四十亩地耙了一遍,使得敌人根本找不到那门野战炮的藏身之地。

  前方战士打仗,村里倾其所有,大力支援。不仅是军粮,其他战备物资,如医药、枪弹,也是分到优秀党员干部家中义务保存保护。在当时,村里还设有战地医院,最多的时候,一次性住进八路军伤病员37名,分住在37位农户家中,吃饭、喂药、治病、养伤。为防止敌人突袭,村民在村周边修建了一部分假坟头,将行动不便的重伤员藏匿其中,晚上送窝窝头、送水。

  刘锷说,就在前几年,他还保存着当时一位住在他家的伤员所打的“饭条”。

  让刘锷至今特别感慨的是当时村里妇救会的妇女,她们没日没夜地磨面,蒸干粮,做军鞋。“我记得,有一次直接供应了前线600双军鞋。县领导看到妇女太辛苦,还派人前来帮助推磨。”刘锷说。

  不只是在后方支援

  更有村民屡立战功

  刘锷说,在当时,村里还设立过战友报社和鲁西银行,《战友报》在村民刘文英家编辑印刷。鲁西银行在村民王玉镯家印制鲁西流通纸币,全部由村党员干部义务印刷印制。

  不仅仅是在后方支援,在抗战时期,刘王店村自卫队还多次直接参与对日伪军的作战行动。

  刘锷至今记得,当时自卫队曾痛击河南南乐县汉奸队、智端伪军炮楼,并配合县大队,参加冀鲁豫军区统一指挥的朝南战役,在这些战斗中,村民作战勇敢,多次受到军区奖励。

  刘锷说,朝城县委进村子前,村里有17名党员,县委在村里住的4年中,又有23人入党参军,他们此后南征北战,前赴后继,像刘作、李古、刘聪、刘连友、刘金增、刘官存等后来都战功卓著。

  正因为在抗战中所作出的突出贡献,冀鲁豫边区首长曾把刘王店村誉为“平原小延安,坚强的北大门”,称其为“冀鲁豫边区的抗战桥头堡”。

  “可以这样说,冀鲁豫边区人民与全国人民一道,为抗战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和牺牲。我们村子的那段历史,其实是当时的一个缩影。”刘锷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作为一名老兵、老党员、老基层干部,他觉得有义务让更多人了解这段历史,勿忘国耻,更加珍惜现在的和平生活。

  □新闻延伸

  苏村阻击战

  苏村阻击战是一场当年鲁西军区特三营为掩护军区党政军机关、主力部队和群众转移的顽强阻击日寇的壮烈战斗。

  为扩大百团大战战果,1941年1月7日,鲁西军区司令员杨勇率部在郓城潘溪渡一带设伏,毙俘日军软原少佐以下官兵160余人、伪军130余人,缴获九二式步兵炮l门(此炮现存于北京军事博物馆)。九二式步兵炮号称“一寸短,一寸险”,非常适合在复杂地形上使用,是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一种重要的步兵营支援武器。这次惨败和重要武器的损失,使日寇恼羞成怒,发誓报复。

  1月12日,日军集中大批兵力,采取分进合击战术,对我鲁西军区的濮、范、冠、朝等县实行铁壁合围式的大扫荡,妄图一举摧毁我鲁西抗日根据地,消灭我军主力部队和党政军首脑机关,狂妄的日军喊出的口号是:“夺回大炮,活捉杨勇”。

  l月17日夜,杨勇、苏振华、段君毅率鲁西军区、行署机关跳出敌人郓(城)范(县)合击圈,到达朝城西南呈望、马集一带。为掩护军区、行署机关安全转移,军区命令军区警卫营——鲁西军区特务第三营,率九连、十连连夜进驻苏村,构筑防御工事,向朝城方向警戒。

  18日上午,苏村阻击战打响,从清晨打到黄昏,鲁西军区特务营部率两个连四个排仅130余人的兵力,用自己的血肉筑起了铜墙铁壁,阻击了十倍于己的日军的陆空联合进攻,毙敌300余人,伤敌无数。特三营123人英勇牺牲,仅8人生还。最终掩护了边区首脑机关和当地军民的安全转移,在鲁西的抗战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记者 赵宗锋)

分享到: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3-2009 liaocheng.cc All rights reserved.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