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聊城信息港 > 资讯中心 > 聊城新闻

冠县:老哥俩创作20回4万多字长篇快书“唱武训”

发布:2015-7-15 11:21:30  来源:齐鲁网  浏览次  编辑:佚名

 “武训是冠县的骄傲,所以我们要写武训;而之所以选择快书这种方式来展现,是为了让这部作品更接地气,更能深入群众。”

  12日上午,谈到长篇山东快书作品《武训传》的创作历程时,69岁的任金光非常动情。

  历时一年多,由任金光和冠县文广新局副局长李贵才共同创作的长篇山东快书作品《武训传》初稿如今已经创作完成,并于12日上午举行了该书的研讨会。

  在曲艺界业内人士看来,近年来我国的长篇山东快书作品非常少,而《武训传》的创作,不仅是我市首部长篇山东快书作品,也将在我省曲艺界占据重要地位。

  初衷

  让武训故事和武训精神

  更容易地走进田间地头

  作为原冠县文广新局副局长,今年69岁的任金光从1985年开始就深入挖掘和采访整理武训的故事。所以,他在看来,创作长篇山东快书作品《武训传》并非偶然。

  “武训是冠县的骄傲,武训精神是冠县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武训文化是冠县文化中最浓墨重彩的一笔。”任金光说,所以,作为一名文化工作者,他觉得写武训、唱武训应该是情之所钟、心之所系,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任金光说,之所以要写长篇山东快书作品《武训传》,其实也有着“补缺”的想法在里面。“近年来,冠县通过召开三次全国武训研讨会,在武训的理念研究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不过,以武训为题的文艺创作还比较少,赶不上理论研究的热度和步伐。多年来,除了电影《武训传》之外,少有喜闻乐见的作品。”任金光说,前几年,也是由他创作完成的20集电视连续剧《武训传》虽在央视和省台播放,但因种种原因,反响并不是太大。此后,冠县还曾创作《武训推磨》等5部小戏,但因条件所限,也没法广泛演出,这都让他觉得特别遗憾。

  “如果说理论研究是阳春白雪,那么我想我们还需要下里巴人,能让老百姓喜爱和接受的展现形式。任金光说,而曲艺作为文艺的“轻骑兵”,其短、平、快的特点更满足这些要求,所以他把目光转向了曲艺创作,希望通过这种形式,以鲜活的人物形象来推广武训精神。

  “在曲艺表演形式中,山东快书在冠县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是老百姓最为喜爱、最接地气、最具人气的一种表演形式。”任金光说,有了这部作品,武训故事和武训精神就能进车间、进课堂、走进田间地头,也就可以为遍布全县的文化大院提供表演材料,实现活跃群众文化生活与宣传弘扬武训精神的“双赢”。

  意义

  一年多完成20回4万多字

  为多年来少见长篇快书作品

  虽然通过山东快书“唱武训”好处多多,并且任金光在2013年就有了这种想法,但他迟迟没敢下笔。

  “之所以如今长篇的山东快书作品非常少,是因为这种创作非常不容易。”任金光说,他自身对快书表演、对山东快书的表现手法和技巧并不熟悉,所以一度心有余而力不足。

  契机很快出现。任金光说,一次偶然的机会,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冠县文广新局副局长李贵才。研究曲艺艺术多年的李贵才对这一想法表现出极大兴趣,冠县相关部门也给予了大力支持,于是双方一拍即合,决定付诸行动。

  2014年年初,任金光和李贵才开始了长篇山东快书作品《武训传》的创作。

  冠县是武训的故乡,在冠县,武训的故事特别多,任金光等人手里有着大把的创作素材。这些材料为他们的创作提供了便利,同时也为他们的创作制造了难题。

  在任金光看来,这部作品创作过程中最难的,还是素材的取舍。“冠县等地流传的武训故事,大都是积极向上的,不过也不能否认的是,有些故事有着时代的印记,或许更符合事实,但并不适合放到这部作品里。”任金光说,所以,他们对一些东西果断舍弃,对另一些素材加以改造,努力塑造一个令人感动、催人奋进、让人敬仰的艺术形象。

  一提到山东快书,很多人的第一印象是经典作品《武松传》,任金光说,在《武训传》的创作过程中,他们同样投入真情,努力做到身临其境、新临其境。不同的地方在于,《武松传》的整体风格是阳刚大气,而《武训传》则会给人带来“阴柔至情”的感觉。

  历经一年多的创作,如今有着20回、4万多字的《武训传》已经创作完成。任金光表示,虽然他们两人非常用心,但如今看来,依然有许多地方存在遗憾,他们下一步还会进一步修改。

  谈到这部长篇山东快书作品,聊城曲艺家协会主席贾振鑫的看法非常中肯。在他看来,虽然在具体内容上,有些地方还稍显粗糙,需要进一步修改提炼。但作为多年来少见的长篇快书作品,这部作品必将在快书表演史上占据一席之地,对于武训故事和武训精神的传承和发扬,意义深远。

  新闻延伸

  三次全国武训研讨会

  武训一生破衣百纳,以赤贫之身行乞办学,堪称千古奇丐,是享誉海内外的平民教育家。百余年来,武训精神对中国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从1991年至2006年,冠县先后举行了三次全国武训研讨会弘扬武训精神。

  第一次全国武训研讨会:1991年9月25日至28日,由冠县政协、冠县武训纪念馆、山东大学等单位共同发起,在冠县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及县内有关人员50余人参加会议。这次会议按照实事求是的原则,就武训的生平、武训在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武训精神的内涵及影响,以及如何弘扬武训兴学精神、振兴中华教育事业等问题进行广泛的研究与探讨。

  第二次全国武训研讨会:1995年10月11日至13日,依旧在冠县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和省地有关领导共计90余人参加研讨会。研讨会共收到论文30篇,贺电、贺函18件,书籍资料7本,诗文、书画及其他史料45件。会议进行了对于电影《武训传》的讨论与研究。学者们指出,电影《武训传》虽有缺点,但在总体上是一部好影片,是一部三十年代左翼电影的第一流导演、第一流演员联手打制的力作。

  第三次全国武训研讨会:2006年12月1日至3日召开。来自中共中央党校、《人民日报》社、《求是》杂志社等单位的200余名专家学者应邀参加会议。会议期间,共举行两场大会报告和3场分会场讨论,举办了第三次全国武训精神研讨会尊师重教书画大展书画笔会。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学者围绕进一步发扬光大武训精神、深入挖掘武训精神在新时期的现实意义发表了独到见解和精辟论述,特别是关于武训精神、武训文化、武训与陶行知的关系、武训精神价值、电影《武训传》批判的讨论、武训兴学史料的研究,以及让武训精神走出国门、推向世界等研究在不同角度和层面进行深入全面的探讨,从总体上检阅了近年来武训精神的最新成果,反映了武训精神研究领域所达到的最新水平。

  (记者 赵宗锋)

分享到: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3-2009 liaocheng.cc All rights reserved.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