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聊城信息港 > 资讯中心 > 聊城新闻

中华水上古城新姿聚焦:重走新古城 处处有故事

发布:2014-10-21 10:11:20  来源:聊城新闻网  浏览次  编辑:佚名

  “说实话,我们现在住得比以前好多了,也不留恋以前的生活,水电暖齐全,这是以前不敢想的事,不过,走在老城区还是觉得很激动,走到哪都有回忆,在这成长的一幕幕涌上心头……”

  17日,重走古城区,74周岁的韩庆云颇多感慨。

  同样,今年51岁的高文广也是一路走走停停,走一段就停下来向记者讲讲此处原来是什么样子。

  古城十一开街,对很多前来游玩的市民或游客来说只是多了一处游玩的地方,可对韩庆云和高文广这些老古城人来说,却不只是游玩这么简单。

  走在古城街道上,他们说,看到现在的古城,总是会勾起他们的回忆,曾经的古城、那些曾发生在古城的故事……

  一处铜人小品 一个感人故事

  去过古城的人应该都还记得东口北的那几座铜人。

  “这几个铜人讲述的是一段感人的故事,也说明了老树胡同名字由来,其实这几座铜人的位置附近就曾是老树胡同。”走到此处,高文广指着几个铜人向记者介绍说。

  高文广说,乾隆年间,在聊城老城区的东门往北的老城墙根下住着一名老秀才,以教私塾为生。他家院内有一棵古槐,浓荫蔽日,人们都叫这棵古槐为“老树”。这一天,老秀才正领着孩子们读书,忽从南边走来一个青年乞丐,向老秀才倒头便拜,跪地不起,口中念念有词:“不要金,不要银,单要‘两孟’和‘两论’;不讨米,不讨面,讨部《诗经》和《左传》;不乞衣,不乞物,《资治通鉴》乞一部。”

  青年落坐后,老秀才细问了他的来历。原来,青年自幼聪明好学,无奈家道中落,如今进京赴试,连盘缠也凑不足,乘船到济宁州时已是身无分文,一路乞讨来到了东昌府。

  随身所带的几部经书在一场暴雨中淋得透湿,已无法再读。今天来到陈老先生门前,见老人家是个塾师,想其家中必有存书,所以开口讨要。

  老秀才很喜欢这个上进的青年,便收为义子,青年住在老秀才家足有半月,临行前,老秀才为他准备了充足的盘缠和物品,父子俩挥泪相别。

  最终,青年通过会试、殿试,中了二甲进士,由于政绩卓著,三年后提升为工部侍郎。赴京途中路过东昌府,打算接义父一同进京。可当他来到义父家中时,老人家已经去世一年多,家中只剩那棵老树。青年触景生情作诗《老树》一首。聊城知县闻讯赶来。命人马上动工把这首《老树》诗刻石立碑。从此,老树被视为老秀才的化身,又被视为这条老街巷的象征。于是人们开始称这条街巷为“老树胡同”,久而久之转音,成了“老鼠胡同”。

  而这首《老树》的内容,如今也被刻在了铜人南侧的石碑上。

  一栋两层小楼,一处繁荣地标

  沿着楼东大街西行不远,便到了一处东昌葫芦的铜人小品处,一名少年聚精会神地趴在雕刻的葫芦上看上面的图案。

  在这个东昌葫芦的铜人小品西侧是一座两层小楼,“这座楼是保留的以前的老楼,不是翻盖的,只将外墙粉刷一新,这是聊城解放后,盖的首座两层小楼。”韩庆云指着这座两层小楼说。

  韩庆云说,这座两层小楼建于1970年,老古城人都称之为“副食楼”,原来一楼卖副食,二楼卖服装。小楼对过的位置就是曾经繁华一时的新华广场,“解放前,开会都在万寿观广场,解放之后就在这个新华广场了”。

  新华广场上有新华商场、新华剧院、新华舞台。“也正是有了新华商场,古城才开始慢慢繁荣起来。”

  副食楼西不远,卫仓东侧则是曾经的邮电局大楼,在民国期间,此处曾是中华书局东昌分局,可惜在建副食楼前不久被拆了。

  “海源阁宾馆西就是万寿观广场,原来有个坐南朝北的戏楼。”走到海源阁宾馆时,韩庆云说。

  提到万寿观广场戏楼,韩庆云想起聊城解放后的一件事。

  韩庆云说,1948年夏,戏楼有人正在唱着“李闯王进北京”这台戏,上空来了国民党的飞机,盘旋着对戏台进行扫射,韩庆云当时也在现场,所幸没有受伤。远在40里地外的一个表哥听说这件事后,带着他去看了那些被扫中的人的尸体,“看完之后,好几个晚上我都是蒙着头睡觉……”

  一场解放之战,一生深刻记忆

  走在古城大街上,看着街道两旁的繁华商铺,韩庆云向记者讲述了他铭记在心的儿时记忆。

  韩庆云出生在1940年,住在楼东,他开始记事时,正是共产党为解放聊城与国民党打仗的时候。“当时,双方先用喇叭对对方喊一气,喊着喊着就开始骂战,再后就是枪战。因为打仗,城墙垛口都打塌了,国民党便去城内抓夫,上去修垛口;有的人家的檩条也被拿去做滚木……”

  让韩庆云记忆犹新的是,1945年12月到1947年1月份锁城期间,最初城内还有充盈的物资,可随着封城越久,城内的物资越来越匮乏,野菜都快没有了,有磨面的人家甚至将家里的驴都宰了吃了。城内没有吃的,国民党也没有吃的,国民党的飞机来送粮食,盘旋在上空向下扔麻袋,麻袋里装着地瓜干、玉米粒等,有一次,麻袋砸在了他家的墙上,他正要去捡,他家附近的人早他一步扫走了。后来,古城居民可以出城了,而韩庆云与母亲是第二批出的城,“我家曾经是开百货店的,父亲舍不得家里剩下的那点货,便没有出城,而是一直坚守到聊城解放”。

  “出城时,猫着腰往外钻,因为城内没有吃的出来之前专门有人提醒说出来之后别吃太饱,以免撑着。”韩庆云告诉记者,后来父子相见,他父亲告诉他,有一天,他站在街上数了一天,共有54人饿死被抬走。

  一个百货商店,一个时代印记

  作为《东昌老街巷》作者之一,高文广对很多古城老街巷的“前生今世”可谓了若指掌。他一边走一边给记者讲述了二三十年前古城区的企业与商业情况。

  郁光街办事处、古楼街道办事处和民主街道办事处曾是分管古城区的三个主要行政机构。当年,这三个街道办事处辖区内分别驻有聊城县的主要机关单位和企业。

  东南片区内,有一家被古城区老居民称为通用设备厂和表链厂的企业,西南片区有一家电影器材厂,西北片区企业较少,仅在北城门附近有一家量具厂(生产计量用具),民主街道办事处辖区内则有一家文具厂。除了这些在老居民中知名度较高的企业,几个街道办事处还有自办的合作制小厂子和手工作坊。主要的政府机构集中在楼东大街附近,分布在四条大街上的国有或集体性质的企业也多在这一办事处的辖区内。

  高文广说,四十年前,古楼楼基高台曾是古城重要的商品供应场所,楼基东西南北的四扇大门是敞开的,楼基内的走廊,布满陈列商品的柜台;位于楼东大街南侧的百货公司第一零售门市部也存在于很多古城老居民的记忆中,几十年中,那里代表着这座城市最“节俭”也是最“奢侈”的“消费”。

  在不少“老城里”人的童年记忆中,数十年里“古城似乎都是一个样”:很多设在平房里的机关大院看起来和普通居民住院并无差别,可供居民玩乐的活动场所很少,所有商品凭票供给……

  但是,上世纪70年代末乃至整个80年代,有了明显的变化,进出自家门口的街巷变得越来越窄,古城内原来经常可见的水洼坑塘,不再是孩子们游泳玩乐的地方,而是逐渐被用土填平,盖起了房子。

  到了上世纪90年代和本世纪初,这块土地所承载的人口规模,更是达到极限。道路损坏、下水道堵塞,很多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基础设施开始频繁“发病”。2009年,古城区保护与改造计划启动,虽然有几分留恋,但生活的不便还是让他很快下定决心,搬离古城。

  一段艰苦岁月,一份殷切期望

  “现在这大道多宽啊,以前,古城的道路很窄,就跟光岳楼的门洞一样宽。”高文广说。

  “以前道路窄,正好,路边的房子也有雨搭,下雨的时候都淋不着,你从一个雨搭下都能跳到对面的雨搭下。”韩庆云打趣道。

  “最开始都是土坯房,到了上世纪80年代才开始翻盖房子,基本上拆迁前的古城房屋都是上世纪80年代建的。”高文广介绍说。

  “现在的生活,原来都不敢想,所以,住进新房子后我不都愿意回头看。”韩庆云笑着说。

  而现在的新古城的建筑,已经远远超过了韩庆云和高文广的预期。“以前的名门望族也盖不了那么好的大楼啊。”高文广说。

  “古城的古建筑已经建好了,希望其他也都能配套起来,比如说,商店里的服务员是否可以穿上古装?我觉得,古城不应该只是外表是古城,走进街边的商铺,里面的服务员也应该都是古装穿着,这才协调,这样,古城发展也会越来越好。”韩庆云说。对此,高文广表示认可。

  走了一晌,17日上午11时许,两人开始沿着楼东大街东行。恰好,也是古城的老居民薛先生看到他俩,也加入了他们的队伍,重新回到副食楼的位置,三人边走边回忆起了曾经的副食楼和新华广场的繁华……

  (记者 李小芹 刘亚杰)

分享到: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3-2009 liaocheng.cc All rights reserved.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