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聊城信息港 > 资讯中心 > 聊城新闻

大运河能给沿线居民带来哪些财富?

发布:2014-7-13 10:23:29  来源:聊城新闻网  浏览次  编辑:佚名

  大运河申遗这八年来,从国家到地方都投入巨资,整治、修缮运河河道及沿岸文物,众多遗产点段得到了较好地恢复,运河沿线居民对大运河的保护意识得以提高。喜悦过后,沿岸居民开始期待,盼望大运河能为他们带来财富。

  非物质文化遗产或将迎来春天

  古老的大运河蜿蜒流淌,带动了沿岸城镇商贸经济的大发展,无数百姓靠运河做一些小生意,得以养家糊口。

  聊城大学运河学研究院副院长吴欣介绍,在聊城境内的大运河上,有众多船闸,明清时期,船行至河闸,一般都要等上一两天才能继续通行,商人只好弃船登岸,随之将部分货物也带上岸进行交易,也从沿途百姓手中买一些物品,从而带动了当地的商贸经济。

  南北文化交融、碰撞,在运河沿岸流传下来大量非物质文化遗产。像木版年画、贡砖制造工艺,都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农耕时代渐行渐远,这些遗产在现代社会里似乎显得有点格格不入,甚至开始被人们遗忘。

  但是,遗忘不代表遗弃。聊城大学运河学研究院博士郑民德表示,大运河申遗成功之后,沿线旅游业一旦发展起来,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将迎来用武之地,既可以让游客动手参与,也能以纪念品的形式,销售给游客。

  沿岸居民可从运河游中分一杯羹

  实践证明,每一项世界文化遗产的公布,都会带来旅游热潮,大运河也不例外。临清运河文化研究专家马鲁奎肯定地说:“大运河申遗成功,一定能为临清带来旅游热潮。”今年“五一”,临清舍利宝塔游客激增,便是一个先兆。

  在临清中洲古城区锅市街,有一家做传统杆秤的人家,古香古色的杆秤总能吸引游客驻足停留,除了“咔嚓”的拍照声,也不断有游客询问价格。济南来的乔先生,喜爱一些古董式工艺品,花150元买了一个大杆秤,说要带回家摆放在客厅里。

  类似的工艺品,在运河沿岸的城镇还有很多。在阳谷境内,明清时期有不少人家经营蒲编、苇编。但随着运河断航,时代变迁,生意日益惨淡。一旦运河游兴起,这些手工艺品将成为特色纪念品,势必会受到游客的青睐。

  郑民德表示,可在运河沿岸修建娱乐设施,还可种植果树、花草,每年举行赏花节、采摘节、采藕节、钓鱼节等活动,让游客参与其中,体会其中乐趣,进而吸引更多客源。再结合其他旅游资源,以点带面,点面结合,一定能发挥出巨大的旅游价值,沿岸居民也能从运河游中分一杯羹。

  有序保护开发 居民陆续受益

  多年来,大运河沿线城乡因人口增加,出现向运河河道中倾倒垃圾,甚至在古河道上建房等破坏遗产的现象。大运河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后,有利于及时刹住这股歪风。

  临清元运河,曾经的“死河子”,河道内曾堆满了垃圾,每到夏天臭味令周围居民苦不堪言。经过整治后,生态环境大为改善,又恢复了鱼翔浅底、鸟语花香的美景,沿岸居民无不欢欣雀跃。沿着元运河行走,不少沿岸居民发出这样的疑问:“元运河里面什么时候能有船?”“沿岸老胡同、老民居能不能统一改造?”  据了解,运河沿岸百姓的这些呼声,已纳入当地整体规划。接下来,对大运河的保护与开发将有序进行,沿岸居民将陆续从中受益。

  大运河八年申遗,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最受益的还是群众。初步统计,山东省通过大运河保护申遗直接和间接受益的民众超过500万人。聊城原来没有世遗项目,在社会发展中也不太受关注,现在有了世遗,外界的关注度就来了,将为聊城经济崛起注入新的动力。

  郑民德指出,大运河申遗成功,这条流动的文化长廊引起了世界的瞩目,大运河申遗的价值不可估量,不仅体现在旅游等经济层面,更重要的是传承历史的意义。

分享到: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3-2009 liaocheng.cc All rights reserved.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