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聊城信息港 > 资讯中心 > 聊城新闻

聊城留守、流动儿童达9万人

发布:2014-5-31 21:38:54  来源:聊城新闻网  浏览次  编辑:佚名

  每天早晨6点多钟,65岁的张玉平就起床,开始为孙子王家旭做早饭。吃过早饭后,张玉平还要蹬着三轮车走四里路,把王家旭送去读书。中午、下午,张玉平都按时接送王家旭。无论是刮风下雨,还是春夏寒暑,这样的情况已经持续四年了。

  四年前,王家旭的爸爸妈妈——也就是张玉平的儿子儿媳,坐上了一辆去青岛的客车。从此,张玉平承担起照顾孙子的任务,而只有三岁半的王家旭也就成了一名留守儿童。

  留守儿童,一个让人看了就心疼的字眼。在“六一”儿童节前夕,本报记者对我市留守儿童进行了调查和采访。

  现状:

  聊城留守儿童达9万人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聊城一些青年夫妇开始到南方打工,他们主要在广东一带从事体力劳动。到2000年之后,打工青年除了继续在南方打工外,很多人开始在本省的青岛、威海等沿海城市打工,或者在北京、天津等大城市打工。

  大量外出打工青年的背后,是一组数字庞大的留守儿童。

  来自聊城市妇联的一项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我市0至18未成年人口达147万人。农村留守儿童7.6万余人,流动儿童近1.4万人,留守儿童中,学龄前儿童约2.4万人,小学生约4.6万人,中学生约2万人,父母双方均外出务工者占36%,父亲单独外出务工者占52%,母亲单独外出务工者占12%。

  流动儿童中,由父母双亲监护者占67%,由单亲监护者占33%。留守、流动儿童的家庭年收入超过6000元的占46%,有54%的家庭年收入在6000元以下。

  自2008以来,我市共设省、市、县级留守儿童活动站22所,主要分布在各县市区留守儿童相对集中的村庄、社区和小学。其中,东昌府区10所,冠县7所,高唐2所,阳谷、茌平、莘县各1所。

  实例:

  留守儿童在溺爱中“变坏”

  今年14岁的李斌已经是初二学生,从三岁那年,他的爸爸妈妈就到青岛打工了,也就是说,他已经是十几年的留守儿童。

  李斌刚出生不久,他的爸爸就开始与别人合伙做生意。可是,生意并不如意,经营不到一年的公司就倒闭了,并且,欠下了20多万的外债。

  为了挣钱还账,李斌的爸爸妈妈来到青岛一家食品加工厂打工,每天十几个小时的上班时间,每个月只有两天的休假。

  因为父母不在身边,奶奶成了李斌的“保姆”。奶奶除了负责给孩子做饭,还每天接送孩子读书。慢慢地,奶奶发现李斌的脾气越来越大,李斌想要的东西,只要不答应,就哭闹不止,甚至还以离家出走相威胁。

  为了给孩子沟通,李斌的爸爸也想了很多办法,他给孩子买了一台电脑,目的是想通过视频经常聊天,给孩子一种关心。一开始,李斌几乎每天都坐在电脑前,等着远在青岛的爸爸妈妈与他视频聊天。不过,慢慢地,李斌越来越“疯”,虽然他只有十三四岁,竟然与一位女性同龄网友“谈情说爱”。得知消息后,李斌的爸爸请假从青岛赶回家来。满不在乎的李斌,与爸爸吵了一架后离家出走。

  说到儿子,李斌的爸爸说,因为常年在外打工,疏于对儿子的管理,也总感觉到对儿子有很多亏欠,因此,有时候,只要儿子张嘴要什么东西,无论怎样都会满足。也正因为这样,儿子的“胃口”越来越大。

  李斌的爸爸说,现在想起来,真后悔当初把儿子留在农村,十几年不与父母在一起生活,跟着奶奶生活,在奶奶的溺爱中,变得越来越“不像话”。

  问题:

  来自社会的关注远远不够

  据东昌府区妇联工作人员介绍,近年来针对留守儿童的问题,政府、社会各界以自身的方式关注、关爱留守儿童,使他们的学习、生活状况得到改善。但要从根本上偿还这笔沉重的历史欠账,还面临不少问题。

  首先,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农村留守流动儿童数量仍在增加,工作难度将进一步增加。“虽然聊城市妇联开展了大量工作,但在工作中仍然有很多局限,尤其是来自社会的关注远远不够,无法借助更广泛的社会力量。”市妇联有关负责人表示,各级各部门对未成年人家庭教育及留守流动儿童的重视程度还有待加强。

  其次,工作经费及专业人员严重不足。无论是留守儿童工作还是家庭教育工作,都是通过联合、联络等协调的方式,组织志愿者及爱心人士给予帮扶和关注。没有工作经费,便无法开展更有效的帮助,没有专业骨干,便无法拓展工作普及面和深度。

  对于如何破解这些难题,市妇联曾呼吁设立专项资金,建设专业队伍。此外,还要加大宣传力度,引起社会的关注和重视,发动更广泛的力量参与到关心关爱留守流动儿童工作中。

  东昌府区妇联有关负责人建议,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建设和管理,保障农村留守儿童和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的就学权利 。一方面,加强和完善农村中小学寄宿条件,对留守儿童较多的学校给予专项补助,建立健全“代管家长”等各项制度,使学校和教师及时填补留守学生家庭教育的空白。另一方面,设立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就学定点学校,不断改善和提高定点学校办学条件和教育教学质量。同时加快户籍制度和就学制度改革,将连续暂住和就读时间长、且有一定条件在城市就读的农民工子女转“正”。只有这样,留守流动的孩子们才能真正快乐得起来。

  留守儿童集中学校要建“留守儿童之家”

 

  近年来,留守儿童问题已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各级政府出台了相应的政策与措施,帮助留守儿童解决在成长中遇到问题。

  我市出台了《关于在全市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健康成长活动的实施意见》,该意见将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纳入全市教育总体规划,且纳入《聊城市妇女儿童发展十二五规划》指标体系,从政策上给予留守儿童人文关怀、情感关注、生活关爱、社会帮助,使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关爱机制,形成党政领导、妇联牵头、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关爱工作格局。

  “自2008年以来,我市共设省、市、县级留守儿童活动站22所,留守儿童活动站将有教育专家、志愿者、大学生等针对留守儿童的不同状况提供‘一对一’的关爱和帮助,并将开展形式多样、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市妇联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各县(市、区)的乡镇(街道)妇联、各级教育、公安等部门联合,依托留守儿童活动站开展了各具特色的关爱活动,在学习上、生活上对留守儿童优先照顾。

  针对留守儿童中普遍存在生活缺关照、心理缺关爱、行为缺规范、家教缺知识、安全缺保障现象,我市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留守儿童关爱活动,设立聊城市儿童心理健康指导中心,建立留守儿童结对和联系卡制度,使留守儿童得到生活上的关心和心灵上的关爱。

  同时,我市要求每个乡镇在留守儿童比较集中的中心学校,整合微机室、图书室、多功能活动室等资源,建立“留守儿童之家”,设立亲情电话室、视屏聊天室、心理辅导室。留守儿童比较集中的村,整合“妇女之家”、农家书屋、综合活动室等资源,建立儿童活动室,利用假期、节假日为留守儿童提供服务。

  (记者 岳耀军 于新贵 通讯员 王慧)

分享到: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3-2009 liaocheng.cc All rights reserved.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