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聊城信息港 > 资讯中心 > 聊城新闻

聊城古城楼东大街“孝行坊”建成

发布:2013-3-19 13:59:06  来源:liaocheng.cc  浏览次  编辑:佚名
     本网讯 3月17日,记者在古城楼东大街看到,一座高大的“孝行坊”横跨在大街中央,吸引不少市民驻足观望或拍照。据了解,古城四条大街将复建五座不同的跨街牌坊。

    当天上午,记者看到,这座牌坊为“四柱三间五楼”形制,东侧上方写着“孝行坊”三个大字,西侧上方则写有“顺德可风”四个大字。牌坊东西两面的两侧石柱上都刻有对联。牌坊上部不但刻有“双龙戏珠”“狮子滚绣球”等吉祥图案,而且有二十四孝内容的人物图案。牌坊底部设有“抱鼓石”,起到稳固石柱的作用。这座牌坊的主人为明朝孝子朱举。康熙二年《聊城县志·建置志》记载:“朱举是有名的孝子,皇帝下旨树牌坊表彰他”。

    “牌坊为明代做法,高8.9米,宽9.9米,正门宽4.5米,侧门宽1.7米。”一名工程人员称,牌坊正门的宽度可保障消防车辆出入。“再稍加修饰和打磨一下,牌坊就可进行验收了。”

    聊城古城保护与改造指挥部相关工作人员表示,根据规划,古城四条大街上将建五座跨街牌坊,其中,楼东大街上有两座,分别是孝行坊和八世科第恩光坊(清光绪三十二年《聊城县志·建置志》记载:“在东门里八世科第许麾、许堂、许路等八位举人……”),楼南大街有凤祥千仞坊(康熙二年《聊城县志》记载:“明弘治年间,为举人许成名建”),楼北大街有承芳坊(康熙二年《聊城县志》记载:“在楼北,弘治年间为举人梁相建”),楼西大街有进士坊(康熙二年《聊城县志》记载:“在楼西,正统为张勉建”)。“除了孝行坊和进士坊为石材外,其他三座牌坊计划用木质材料建造。”这名工作人员称。

    据介绍,这些牌坊的规划建设原则是,尊重历史,注重牌坊的历史真实性,严格遵守古代牌坊样式,按所处时期牌坊特点恢复建设。同时,结合聊城名人文化、名著文化等,有选择地恢复部分有代表性的、历史资料较为详实的牌坊。另外,严格定位,探究古城牌坊各自时期不同特点,在四条大街上的牌坊布置中尽可能按原址、原样式恢复,没有确切记载的在原街恢复。(记者 岳耀军)

    多了解点儿

    什么是牌坊

    牌坊是古代官方的称呼,老百姓俗称它为牌楼。牌坊是封建社会为表彰功勋、科第、德政以及忠孝节义所立的建筑物。按名称分,有功德牌坊、忠正牌坊、功名牌坊、官宦名门牌坊、孝子牌坊、贞节牌坊、仁义慈善牌坊、百岁寿庆牌坊、历史纪念牌坊、学宫书院牌坊、文庙武庙牌坊、衙署府第牌坊、地名牌坊、会馆商肆牌坊、陵墓祠庙牌坊、寺庙牌坊、名胜古迹牌坊等。这些牌坊主要起着褒奖教育、炫耀标榜、纪念追思、风俗展示、装饰美化、标示引导的作用。(记者 岳耀军 整理)

相关文章

文章随机推荐
Copyright © 2003-2009 liaocheng.c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