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聊城信息港 > 资讯中心 > 聊城新闻

山东东阿古村落考:汉字始祖仓颉墓令人惊叹

发布:2014-10-25 20:44:16  来源:聊城新闻网  浏览次  编辑:佚名

苫山村的古民居

东阿县铜城镇王宗汤村的仓颉墓

  提到东阿古村落,很多人首先想到埋葬了曹植的鱼山村,其实东阿还有众多古村落文化令人惊叹。央视《汉字听写大会》备受关注,中国汉字和博大精深的汉字文化令人推崇,在东阿县铜城镇王宗汤村就有汉字始祖仓颉的墓地。而自清朝就有村志,至今村内仍有寺庙、众多古民居,还有一门三举人科举家族的苫山村,也刚刚有了民俗旅游规划。

  铜城镇王宗汤村>>

  汉朝就曾为仓颉修过砖室墓地

  抵达东阿县铜城镇王宗汤村后,向村外东南方向行走约1000米,能看到一处微微隆起的高地。高地周围翠柏郁郁,几处耸立的石碑,旁有一条小河,一年四季流水潺潺,河中芦苇茂密,引来无数只小鸟嬉戏、鸣啭。这一处风光之地,相传就是史书上记载的仓颉墓地,当地人称“仓王坟。”

  聊城华夏仓颉文化学会专家李望尘、王一对仓颉有很多研究和考证。根据他们考证,《皇览》上记载:“有仓颉冢在利阳亭南,坟高六丈。”《春秋·元命苞》曰:“仓颉卒,葬利乡亭。”明朝《兖州府志》载:“城西三十里,有仓颉墓及仓王寺。”古书上对仓颉出生地及卒葬地记述应是清楚的。但由于漫长历史变迁,特别是地名不断演变,以致到近现代,人们对仓颉卒葬地说法不一。

  据统计,在山东、河南、陕西、西安、扬州等地都有仓颉造字胜迹及仓颉墓遗迹,其中在山东有苍山兰陵、寿光和东阿三处。

  东阿县文化旅游局副局长杨新介绍,2000年国家文物局文物考古队对东阿县王宗汤村附近可能与仓颉有关的遗址进行了考古调查和勘探,发现这里是距今四千多年前的龙山文化遗址,后又在仓颉墓地中心地带勘探时,发现汉朝为仓颉修的砖室墓。这又进一步证明了仓颉墓在此的可信度。

  清道光五年(1825年)东阿县令李贤书重修“仓圣祠”。当地老人讲,仓圣祠有两层高,非常壮观,此方之民称“仓圣楼”。在日军侵华时期,仓圣祠惨遭破坏,拆下的砖石用来修炮楼。另外还有石碑数通,立于享堂前,上世纪50年代,石碑用来修黄河堤。10年后,又将享堂基拆掉,修建墓西小河上的石桥,如今石桥仍存,两端拱上各有题记,叫“仓圣桥”。

  仓颉墓地,环境优美,古迹历历,是人们休闲旅行,寻古访幽的美好去处。如今,仓颉墓是当地文物保护单位,当地文化旅游部门也有开发与建设的想法,比如规划建设中国文字博物馆,重修仓王寺等,但现在已不是“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时代,如何宣传包装促销更值得思考。

  苫山村>>

  计划结合自身特色发展民俗游

  本报曾经报道过东阿苫山村,是一个自清朝就有村志,至今村内仍有寺庙、众多古民居,还有一门三举人的科举名门。杨新说,东阿县文化旅游局已计划编制苫山村民俗旅游规划,“规划从村子自身特色古民居、特色胡同、宗教文化、私塾出发,再结合新颖的农家乐主题来丰富旅游资源内容。”

  “古村落风貌规划建设计划中古民居是重头。”杨新介绍,明清时苫山有“九十九座楼”的说法,现存有近十座。这些古民居建筑风格具有“乡村士大夫”风范和文人风雅,堪称中国北方村落建筑的典范。   “古民居的开发利用想借鉴丽江古城的做法,主要针对古村落风貌规划建设,例如对仿古街道、古建筑、古院落、老胡同、古商业区的情景营造和修复,完整保护古村落的整体建筑格局和建筑肌理,不改动、破坏古村落传统的街道格局和建筑布局,以保持整个古村落历史风貌的完整性。”杨新说,在苫山村的小街小巷里,依旧保存着典型的古井、石磨等生活生产工具,计划集中两条街巷打造苫山特色胡同,胡同把古村古巷与现代元素相结合,对游客开放“胡同创意游”线路,胡同内建筑有老磨坊、茶馆、酒馆和老油坊一些互动体验场所。

  “在苫山,佛教、道教、儒教交流碰撞,和谐共存千百年,成了独特的宗教文化现象。”

  在苫山古村落遍布许多宗教寺庙遗址,如碧虚观、石佛寺、三官庙等。寺庙部分计划建设宗教场所区、素食养生园、生态旅游区、碑刻展示长廊,其中宗教场所区和碑刻展示长廊是重点工程。

  科举文化和故事激发出的旅游点是展示私塾文化,恢复文人名士当年的读书学习场景、定期举办国学经典诵读主题比赛,这些内容都在私塾文化中体现。

  同时,为了不让村子成为静态的博物陈列,计划加入参与性较强的旅游项目,让游客亲自试试、尝尝,亲身体验农家人的生活乐趣。

分享到: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3-2009 liaocheng.cc All rights reserved.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