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聊城信息港 > 资讯中心 > 聊城新闻

冠县六十二烈士拒绝投降丧身火海

发布:2014-10-1 8:45:47  来源:聊城日报  浏览次  编辑:佚名

冠县东古城镇后田庄村东南角,有一片空白地。

  这片空白地的东南角矗立着一座墓碑,墓碑一面记述烈士事迹,一面镌刻着烈士的姓名。在墓碑的北侧,是一座大墓,圆形鼓顶。

  墓北侧,有一道高约两米、宽约4米的砖砌青色水冲石墓墙,墓墙上面,写着七个大字——“六十二烈士之墓”。

  六十二烈士,英勇抗日。弹尽援绝时,不愿被生擒,纵身跳入火海。

  墓的周围,环绕着大小八棵青松。清风吹过青松,发出呜咽的声音,仿佛在叙述着英雄们当年应用抗日的往事。

  后田庄村村支书郭之信从小听着烈士们的事迹长大.他告诉记者,六十二烈士中,有十一人是后田庄村人,其中包括连长王德林。其他烈士,大都是附近村庄的人。

  作为烈士家乡的后人,郭之信及乡亲们这些年一直有个心愿——将烈士墓重新修葺一番,最好能建成个烈士陵园。

  热血抗日

  小村成立党支部游击队编入八路军先遣队

  现在的后田庄村,有1200人。抗日战争时期,这个看似不起眼的普通村庄,成立了党支部,并诞生了一支游击队。游击队后来被编为十连,连长王德林,后田庄村人。

  后田庄村的共产党支部,成立于1938年,上级派来以李善保为团长的工作团。工作团号召动员群众,成立了一支11人的游击队——“东临支队”。

  经过发展,“东临支队”有了100多人,遂改名为“长迩支队”。1939年,该支队编入卫河支队。

  卫河支队,是活跃在鲁西一带的抗日力量。1938年,郭英在冠县组织领导了农民互助会。几个月的时间,发展了5万余名会员。在农民互助会的基础上,冠县成立了抗日自卫队。不久,改称“卫河支队”。

  卫河支队由郭英任司令员、于笑虹任政委,下辖三个大队。郭英带领第一大队在冠县、莘县、阳谷一带活动,打击日伪军。

  1940年,“长迩支队”被编为八路军先遣队一团三营十连,由王德林任连长。

  王德林是后田庄人。郭之信告诉记者,听老一辈人讲,王德林身材魁梧,为人豪爽,被大家叫做“仗义老黑”。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抗日的烈火也在冠县燃烧起来。不仅卫河支队,连与后田庄相隔不远的北田平村的游击队,也在与日寇的战斗中打死8人、缴获6支枪。

  王德林终于坐不住了,1938年秋天,他和本村的张士诚、张万顺等人相约抗日,加入了游击队。

  游击队队员大部分都是当地人,人熟地也熟,他们多次到会日寇据点,多次击毙日伪军以及汉奸特务。

  血色归途

  弹尽援绝勇士纵身跳入火海

  1940年2月7日,王德林连随所在部队奉命开往南宫,参加对叛军石友三的战斗。

  经过十余天的战斗,石友三部队向河南方向溃逃。十连所在部队乘胜追击,却与来自邯郸的3000余名日军遭遇。

  因为敌众我寡,我军被迫撤至临西,始终未脱离强敌。当撤至下堡寺地区时,又恰遇敌人数千主力合击该地区。

  为避免重大牺牲,部队化整为零,分路突围。当十连冲到馆陶县赵官寨时,遭到了来自馆陶县敌人的截击。

  在连长王德林的率领下,十连战士抢入赵官寨村里。敌人的包围圈越收越紧,战士们坚守一座民楼。

  激烈的交战声,吸引了大批敌人。楼下的敌人黑压压一片,一时间炮火齐发。十连62位战士顽强不屈,坚守一整天。

  最后,十连战士们打光了所有子弹,牺牲的人数也不断在增加。

  久攻不下的敌人,开始使用别的方式。他们在楼房四周架起柴火,放火攻楼。顿时,楼房中烈焰升腾。

  木制的门窗,被烧得“啪啪”作响,血红的火焰,照红了战士的脸庞。剩余的十连战士们,面对大火毫无惧色。在但弹尽援绝的情况下,他们砸坏枪支,纷纷纵身跳入火海……

  62位英雄中,有五名小战士——刘振山、程万里、张思俊、王凤云和小乔,都是十五六岁的年纪。

  他们五人在战斗中受了重伤。火烧楼房前,他们已经被转移到地下室,后被敌人发现。但是他们面对敌人的诱降,毫不动摇,最终被杀害。

  魂归家乡

  烈士墓迁葬到后田庄村

  战斗结束后,我部队连同当地乡亲,把烈士的遗骸从灰烬中找出来。但是,由于火烧时间太长,已经分不清哪具遗骸属于哪位烈士。于是,只好把62位烈士的遗骸一起埋葬在赵官寨村南的一个墓坑里。

  62烈士殉难的消息传开后,《新华日报》发表了歌颂英雄的文章,一二九师师长刘伯承也给予表彰。

  1946年,六十二烈士墓由赵官寨迁葬到支队的诞生地——冠县东古城镇后田庄村,并树立墓碑,作永久纪念。时任冀南军区七分区政治部主任于笑虹,撰写了碑文。

  于笑虹在碑文中写到:“冲天的火焰,燃烧着凌云壮志,千万条毒蛇叮身,千万个铁钉刺心,壮士们不为日寇所屈,也没有被火所屈。死在一块,还是有人要打日本。”

  对于六十二烈士,于笑虹是这么评价的:“赵官寨的壮举,促使着卫河支队飞快地进步,也促迫着更多的青年走向战场,促迫着我时刻不敢忘记学习烈士们的精神和完成烈士们的遗志。”

  1989年,六十二烈士墓修成了现在的样子,并在墓北侧竖起了高约两米、宽约4米的砖砌青色水冲石墓墙,上写“六十二烈士之墓”;2001年,六十二烈士墓被成为聊城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7年左右,墓碑被移到墓室东南方向,并建立碑亭,被保护起来。作为烈士家乡的后人,郭之信和村民们,也有个心愿——六十二烈士墓,能够修建成烈士陵园。

  村民捐款

  希望烈士墓地能够修建成陵园

  张玉峰今年67岁,后田庄村人,从小在烈士事迹的熏陶下长大。他记得,早些年,六十二烈士墓是个大土丘形状的墓。

  现在的六十二烈士墓,在一片空白平地上。空地的东侧和南侧,是田地,北侧和西侧,是村民的住房。

  在张玉峰的记忆中,墓地周围以前都是沙土岗子——“得有一树高”。随着岁月的流逝,沙土岗变成了居民房。然而不变的,是烈士激荡在空中的缕缕忠魂,是后代绵延不绝的哀思与继承。

  每逢清明节等祭祀日,总会有很多人来到六十二烈士墓前进行祭奠——有老人,有年轻人,还有小学中学的孩子。临近的河北省,也有不少人前来。

  作为烈士墓地所在地,以及烈士家乡的后代,后田庄村的村民,这些年一直有个心愿——将烈士墓修建成一处烈士陵园。

  去年,郭之信和村两委开了一个会,研究相关事宜。通知还没有发出,听说此事的村民就拿着钱来村委捐款。

  最让郭之信感动的是,生活困难的78岁老党员韩俊芝,也送来了100元钱。

  捐款从去年十月份开始,一直持续到现在,但总捐款数量还是不够用。

  “先烈为抗日,献出了生命。我们一定得把这件事情做好,以告慰先烈的在天之灵。”郭之信说。

分享到: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3-2009 liaocheng.cc All rights reserved.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