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聊城信息港 > 资讯中心 > 聊城新闻

寻找时代英雄系列报道--刘维钊

发布:2015-10-17 9:55:36  来源:大众网  浏览次  编辑:佚名

人物档案:现任临清市公安局特巡警大队副大队长兼办公室主任刘维钊同志从警20多年来,工作兢兢业业,积极主动,无论是从事交警工作,还是从事特巡警工作,各项工作都非常出色,每次考核和评比都名列前茅,他工作作风严谨,处处率先垂范,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带动周围同事们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推动了整体工作的开展,多次受到市局表彰奖励。

  生活上,刘维钊同志俭省节约,衣食住行,从不讲排场,在捐资助学方面,却慷慨大方,他资助的贫困学生有小学生、中学生、也有大学生、研究生。多年来,他资助的枣庄、东昌府、莘县、临清等地多名学生都顺利完成了学业。二十年来,他虽然家庭并不富裕,但资助贫困学生的费用却达到十几万元。另外,他心系群众,爱民助民,群众有困难,他总是毫不犹豫的出手相助,即便是自己麻烦,也要与人方便,从不计较个人得失,把帮助别人当作自己的乐事。刘维钊同志处处以一名称职的人民警察要求自己,以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要求自己,以雷锋精神鞭策自己,认真履行职责,热心服务群众,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赢得了广大群众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大众网聊城讯(记者 王新)"看到贫苦的人,要是不帮一把,俺心里过不去。"说这话的人,名字叫刘维钊,一个普通的人民警察,65年生人,85年参加工作。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做雷锋精神的践行者",一句承诺,坚守三十年的风吹雨打;一片真情,挥洒最美丽的青春韶华。今年对他来说是很有意义的一年,人生到了"知天命之年",工作到了"而立之年"。时光荏苒,岁月如歌,而今青春不再,他用"平淡"二字总结自己的三十年的青春年华。而光荣在于平淡,艰巨在于漫长。  

  把为人民服务当成一种习惯 

  2002年冬,他骑摩托车路过新华路自来水公司,发现一个40多岁的男子躺在路上,情况很糟,周围一片狼藉。来不及多想,先把自己的外套脱下来,盖在伤者身上。进一步了解得知,刚刚发生了一起交通事故,肇事车辆逃逸。时间就是生命,询问伤情后,在群众的帮助下,他把伤者背起来送往500多米远的医院,找大夫,办理住院手续,联系家属,跑上跑下,汗水湿透了全身。家属赶到了医院,他才放心的离开。  

  2009年,执勤时,他在东环路东城饭店门口捡到一部手机,他拨通了手机号码,"你好,我捡了这部手机,你能联系到机主吗?",得知失主是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的一名工作人员,联系到失主家属以后,他专程骑车两公里把手机送到失主亲属手中。"谢谢,谢谢,本来不抱什么希望了",说着拿着一条烟往刘维钊手里塞。刘维钊婉言谢绝,笑着骑车走了,就像自己的手机失而复得一般高兴。  

  2011年9月26日中午,下班后,走到站前路南段,见一骑摩托车的男青年将一骑自行车的小男孩撞倒,男青年见四下人少,推起摩托车正欲离开,他立即上前将其拦住,并及时与小男孩的父母取得联系,从而使事情得到圆满解决。后来孩子的父亲又通过熟人关系找到他,送来了一面印着"弘扬正气,见义勇为"的锦旗,并说是刘大队的行为对他产生了很大的触动,改变了他对社会的一些看法。  

  2012年夏,刘维钊在分包松林镇段郝庄村走访时,了解到该村公路毁坏严重,坑洼不平,严重影响村民出行。在详细了解情况后,迅速向市局有关领导汇报,将牵头协调组织修路作为一项民心工程立项推进。刘维钊主动承担了难度最大的资金筹措工作。一年来,刘维钊摸排大量社会面的关系,并逐一上门面对面沟通,先后共筹集资金47万余元。2013年11月26日,新公路投入使用,这彻底解决了段郝村二十多年来交通不便的困难。从村这头,到村那头,一段路,沟通了警民鱼水情。  

  2014年3月29日清晨,河北省临西县67岁村民王友亭在买菜回家的路上,突发脑淤血, 王老汉口吐白沫,失去知觉,瘫倒在三轮车前踏板上。刘维钊上班路过无意间看到这一情景,根据多年工作经验判断,老人是突发心脑疾病,如贸然搀扶可能会造成更大危害。于是一边拨打120,一边指挥过路车辆绕行,避免二次伤害。随后,刘维钊不顾老人满身污物,用自己身体倚住老人后背,防止其身体下滑。此时,围观群众越来越多,一位清洁工人告诉刘维钊,老人倒在这里已半个多小时,路过行人都不敢管,怕被讹上。"我是一名人民警察,别人不管我也要管。"终于,化险为夷,老人得到及时救治。

  把济困助学当成一种责任  

  从参加工作开始,刘维钊就不断资助他人,到现在究竟资助了多少孩子,这些孩子是哪里人,连他自己也记不太清了。  

  1993年临清团市委希望工程办公室收到一封没有署名的汇款单,附言是这样说的:"我是一名靠工资生活的青年,愿用自己微薄的力量资助一名品学兼优、家庭贫困的学生……"。后来通过临清团市委的多方努力查找,三年之后才找到了刘维钊同志。  

  1995年7月,刘维钊从报纸上得知枣庄市山亭区小学生杨守英聪明伶俐、品学兼优,但是父亲身有残疾,面临辍学,于是他开始了持续几年对杨守英的资助。  

  1998年9月,刘维钊参加了临清市公安局交警城区值勤大队开展的"一对一"帮扶活动,开始资助临清市第四小学二年级学生王霞,有一次他得知自己的"一帮一"对象小王霞家中有困难,而他手中没有多少钱,他毅然把家里唯一的交通工具--一辆木兰摩托车卖了500元钱,趁夜间用报纸包起来,偷偷塞到王霞家院子里。这一帮就是九年,直到王霞高中毕业参加工作。  

  2004年8月21日 ,刘维钊从《聊城晚报》上了解到家住东昌府区的钱秀平考上了清华大学的研究生,却因家庭困难徘徊在放弃深造的边缘,他当即按照报纸上提供的地址找到钱秀平,当面送给她2万元现金,但并未留下自己的姓名和工作单位。  

  2005年8月,刘维钊再次资助一名研究生小张,小张在报纸上发表了一篇《一位贫寒大学生的泣血呐喊》的文章,讲述了自己艰难求学的事情。刘维钊被小张坚韧求学的精神深深打动,他义无反顾地承担了小张研究生期间所有的学习费用,直到小张毕业,刘维钊给小张寄出的汇款累计达到六万多元。  

  "只要我看到,我能帮,我就帮。"所以这样的受助名单,对于刘维钊济困助学的三十年来说还有很长很长……"每次当被我资助的学生要感谢我时,我都会婉言拒绝他们,我不想让他们一辈子惦记要偿还我什么人情,更不想成为他们报答的对象,我只想让他们能把这份爱心传递下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形成爱心接力,我的"任务"也就完成了",刘维钊说。

分享到: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3-2009 liaocheng.cc All rights reserved.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