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聊城信息港 > 资讯中心 > 聊城新闻

聊城民族英雄范筑先 铮铮铁骨誓报国

发布:2015-8-8 14:52:42  来源:齐鲁网  浏览次  编辑:佚名

  1938年11月15日,日军攻陷聊城。年近六旬的范筑先身负重伤,面对敌人,他举枪自戕,壮烈殉国。以一死而报国家,范筑先实现了自己的铮铮誓言——“中国人民有的是硬骨头,宁愿战死,决不投降!”

  在范筑先将军殉国后,我党在延安举行了隆重的悼念仪式,《解放》周刊曾发表社评《哀悼民族老英雄——范筑先》;国民政府也隆重悼念了范筑先将军,“通令全国下半旗三天”。

  早年投军

  范筑先原名范金标,出生于清光绪八年(1882年),是馆陶县南彦寺村(今属河北省)人。据当地老人回忆,范筑先家中的生活条件并不好,薄田二亩,仅能维持生存,还要经常“帮长工、打短工”。9岁时,范筑先入义学学习,因名为“金标”,是金榜名标的意思,先生为他取字“夺魁”,名、字互训。13岁时,范筑先的父亲去世,家中生活变得更加困难。年轻的范筑先挑起了生活的重担,打过短工,也贩运过粮食,维持一家的生计。但他始终没有放弃过学习,不仅自己读书练字,也教导弟弟妹妹学习。

  1904年,23岁的范筑先决定投军,被编入北洋陆军第四镇炮兵第四标三营右队第一棚当备补兵,后很快升为副兵。范筑先志向远大,刻苦学习,据他的家人回忆,当时范筑先苦学知识,很快便从炮兵中脱颖而出,被选送到第四镇随营学校学习,回来后升为“正目”。

  辛亥革命成功后,北洋陆军第四镇被改编为中央陆军第四师,范筑先历任连长、营长、团长、旅长。1924年,军阀混战,皖系卢永祥与直系齐燮元、孙传芳开战,后直系获胜。隶属卢永祥部的范筑先不愿受孙传芳的委任,辞职到上海隐居,并自改名为“竹仙”。从这次改名可以看出,范筑先对当时的军阀混战十分厌倦,似乎已经立志隐居了。当时战败后,范筑先曾领得八十多万现大洋的“抚恤金”,在当时,正是军官们中饱私囊、大喝兵血的好机会。但范筑先悉数发给部署。这种出淤泥而不染的品质,让范筑先在旧军阀中倍加令人瞩目。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关外大好河山沦陷,让范筑先气愤难平,经人推荐,范筑先回到山东任韩复榘第三路军少将参议。后又出任沂水县、临沂县县长。在职期间,清廉如水,离任临沂县的时候,百姓出城相送,摆一盆清水、一面镜子,以称赞范筑先清如水、廉如镜。

  在当时的旧中国,当县官不刮地皮,当军官不喝兵血,范筑先始终保持着高洁的品德,让他得到了军民的支持。

  来聊任职

  1936年,范筑先升任山东省第六区行政督察专员、保安司令兼聊城县长。

  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爆发,随着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第二次国共合作开始,逐步形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聊城任职的范筑先,因其威望和抗日决心,受到了我党多位领导人的重视。1937年4月,周恩来同志委派彭雪枫同志到山东开展统战工作,曾明确指示彭要争取范筑先接受我党的抗日主张,在鲁西北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范筑先始终坚持“良心抗战”,他曾说过,“无论何党何派,抗战者一律欢迎;不抗战者,即我亲兄弟亦所不容!”正是因为这种正气,范筑先对真心抗战的共产党人十分亲近,也使他自己很快接受了我党的抗日主张。

  1939年7月7日,七七事变爆发,日本开始了全面侵华战争。国家危急,民族危急。而面对日寇在华北的进攻,山东省主席韩复榘却为了保存实力,下令撤退。范筑先接到撤退的命令后,曾一度向南撤退到齐河县官庄黄河渡口。在齐河,范筑先眼见日军铁蹄南下,痛心不已,在共产党人的争取下,范筑先随后决心回聊城坚持抗战。返回聊城后,范筑先曾召开大会,号召大家抗日。据亲历者回忆,范筑先的讲话慷慨激昂,以岳飞、文天祥等民族英雄激励大家,与会者无不感动流泪。

  其后,韩复榘又曾多次电令范筑先南撤,但范筑先决心已定,誓死抗战。并于1937年11月19日通电全国,“裂眦北视,绝不南渡”。这封电文,即有名的“皓电”,震动全国,极大地激发了鲁西北人民的抗日热情。

  受韩复榘南撤命令的影响,当时,山东省内大部分主力纷纷撤退,许多县的县长逃跑。范筑先所在的山东省第六区,共有12个县,其中11个县长逃了。

  面对严峻的形势,范筑先一方面加强与共产党人的合作,组织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另一方面,范筑先知道,他必须要打出几个胜仗,增强军民团结抗战的信心。

  1937年11月22日,日军派出一支侦察小队南下侦察情况。范筑先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率警卫队、政工队70余人,在聊城梁水镇伏击日军侦察小队,打死小队长1名,缴获战马5匹等战利品,这是范筑先率部与日军进行的第一次交锋。这场战斗虽小,但影响极深远,极大坚定了鲁西北军民的抗战信心。

  加强与共产党合作

  1937年11月27日,日军为了报复,派出步骑炮兵300余人,再度进犯堂邑。范筑先率第3营、政工队和传令队截击于堂邑西北之界牌,打死打伤敌军70余人。同年12月,日军为在鲁西北寻找黄河渡口,以便抄袭济南,12月26日侵占高唐、博平、茌平三县交界的南镇。范筑先立即率部阻击日军,杀伤敌80余人,打退了敌人的进攻,粉碎了企图从滑口渡河的军事计划。

  几次战斗,打出了鲁西北抗日的信心,打出了军民的气势。随着战斗的进行,范筑先越来越认识到加强与共产党合作的重要性。1938年1月,范筑先曾向在延安的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致亲笔信。还曾多次邀请共产党人前来帮助作战。在中共鲁西北党组织的帮助下,范筑先发动民众建立抗日武装。同年春,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范筑先先后委派10余名共产党员到莘县、寿张、冠县、濮县、观城、阳谷、范县、高唐、馆陶、邱县、齐河等县任县长,鲁西北抗日根据地初具规模。

  1938年3月至7月,范筑先曾多次与日本的土肥原师团作战,取得了辉煌战绩。1938年3月21日,范筑先为配合中国军队的徐州会战,率部阻击增援的日军土肥原师团,并一举收复范县。同年5月3日,日军土肥原师团由平汉线出动千余人进占濮县,6日又占范县。范筑先率部发起范濮战役。范筑先率第2、5、6、21、22支队,向范县敌人发起进攻。9日收复范县。随后直奔濮县展开围攻战。6支队和21支队在濮县公路打伏击战,敌伤亡近百人,我仅一战士负伤。这次伏击战是伤亡少胜利大的一次战斗,受到范筑先的表扬。5月25日,突击队在濮县东门外附近的麦田中巧袭出城放马之敌,毙日军30余人,打死战马20余匹,缴获战马30匹和枪支弹药等大批战利品。6月8日,范筑先率部在濮县石墓头伏击日军汽车运输队,毙敌20余人,击毁汽车数辆,13日收复濮县。范濮战役历时一个多月,经过大小10余次战斗,迫使敌人退出范濮地区。

  同年6月14日,范筑先应邀到河北威县与八路军129师副师长徐向前会晤共商抗日大计,受到徐向前副师长、政治部刘志坚主任和冀南军民的热烈欢迎,对两根据地紧密团结,加强联防,交换情报,培养干部等问题进行了座谈。刘志坚主任陪同参观了政治部救亡室和参谋训练队,并向范筑先介绍了部队政治工作经验和八路军作战战术。

  7月3日,范筑先率第6支队在东阿黄庄截击日军南下前线运送物资的汽车队,缴获满载辎重物资的汽车13辆等。

  战斗换来的是军民抗战激情的高涨,聊城一时成为华北抗战的焦点,被誉为“小延安”。

  1938年7月,美国驻华大使馆海军武官卡尔逊到访聊城。在卡尔逊后来的著作中,曾这样描述范筑先,“他58岁,身材高大,体格健壮,头顶是秃的。他是一位精力充沛,有强烈爱国心的人。他蓄着长胡子,这在中国人中是很少见的。当他讲话的时候,他有个习惯就是常常摸着胡子梢,如果碰巧谈的是他具有强烈感情的问题时(他似乎对一切事情都具有坚强的信心),他的心情会变得非常兴奋,而且会从他的椅子上,时而突然站起来,时而又坐下。”

  坚定的爱国心,让范筑先和共产党人共同将聊城发展成为抗战根据地,建立了23个县的抗日政权,发展抗日武装6万余人,与日寇进行了大小数十次战斗,有力地打击了敌人。

  全家抗战

  范筑先一直以来,都强调全家抗战。在他的支持下,妻子儿女都投身抗日之中,连当时不到十岁的小女儿,也会和大家一块唱抗日歌曲,支持抗战。而范筑先次子范树民,则与同学组织了鲁西北青年抗日挺进大队。1938年8月,范筑先部为了配合全国抗战形势,要佯攻济南,范树民与挺进大队也参加了战斗,在坡赵庄战斗中,范树民英勇牺牲。消息传回聊城后,范筑先正在开会,当时他镇定地说,“树民儿为国牺牲,死得其所”。

  老年丧子的痛苦,常人难忍,但对于范筑先来说,既然已誓死抗战,这种痛苦已经有了心理准备。他在回复各方唁电时说,“自中日战起,弟早打破家庭观念,齐河之役,民儿授命,不敢谓求仁得仁,差幸死得其所,伊何可憾,弟又何悲。”深深表达了他为民族解放事业献身的崇高精神。次子殉国,并没有消磨范筑先抗日的决心,他随即任命自己年仅20岁的次女范树琨,继任大队长继续杀敌。

  为了培养大批军政干部,范筑先与鲁西北特委挑选了70多名干部去延安党校、抗大、陕北公学等学校学习,并亲自把自己的长子范树中、长女范树莹和三女范树琬送去延安。

  同年9月23日,范筑先和张郁光、姚第鸿出席八路军129师和冀南行政主任公署为推动合作抗战,在河北南宫召开的冀鲁两省军政联席会议,受到徐向前副师长、中共中央北方局代表朱瑞、冀南区党委书记李菁玉、冀南行署主任杨秀峰、行署副主任宋任穷等的热烈欢迎,并欣然接受中共关于广泛动员群众、建立抗日根据地、整顿部队、团结合作、长期抗战等主张。范筑先在南宫还出席了“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冀鲁边区总队部”的成立大会。

  为贯彻南宫会议精神,学习八路军抗战经验,10月5日,范筑先在聊城召开了第6区军政联席会议。各游击支队司令、各县县长、以及司令部、政治部、政治干部学校、军事教育团、抗战日报社等直属单位的负责人参加。大会通过了“第6区抗战行动纲领”、“整军方案”和“战时经济政策”3个文件。会议决定范筑先发皓电的11月19日定为“抗战动员纪念日”,由姚第鸿、赵伊坪、齐燕铭、张郁光等组成筹委会,准备在聊城及各县、各支队分别举行纪念大会。第6区联席会议的召开,是范筑先完全接受共产党合作抗战主张的重要标志。

  范筑先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已发展到35个支队、3路民军,还有些独立团营共6万余人,建立了鲁西北抗日根据地,活跃在津浦路以西,卫河以东,南至黄河南岸,北至冀鲁边界。

  10月下旬,中共山东省委书记黎玉、八路军山东纵队总指挥张经武等同志从延安带来了毛泽东主席给范筑先的亲笔信及《论持久战》一书,信中高度评价了范筑先在山东敌后坚持抗战的重大贡献和政治影响,范筑先受到极大鼓舞,表示要坚决同共产党合作,抗战到底。

  以身殉国

  正在聊城抗日形势如火如荼地发展时,将聊城视为眼中钉的日寇决定对这里发起猛攻。

  11月中旬,日军3000余人分三路侵犯鲁西北地区,其中日军114师团千叶联队,于14日从东阿渡黄河进攻聊城,其先头部队有步、炮兵500余人,汽车、坦克10余辆,并有飞机配合。

  在敌人这样的进攻下,聊城的防守甚为艰难。范筑先听从了共产党人的建议,决定藏起粮食、坚壁清野,主力部队撤出聊城打游击。从战略战术上来看这种决定是正确的。于是,根据范筑先的部署,大部分兵力开始陆续撤出聊城,在农村根据地隐蔽起来,等待游击战争,给日军以有力打击。

  11月14日,撤退工作已经基本结束,按照事前部署,此时在聊城城内主持工作的范筑先也应该撤出聊城。但由于时任国民党山东省民政厅厅长的李树春等人突然造访,不仅谈了部队改编这一复杂问题,而且还坚持要吃完饭再离开,以至于耽误了范筑先出城的最好时机。

  本已撤出聊城的共产党员姚鸿第、张郁光为了接应范筑先,又冒险进城,结果与范筑先一同困在了聊城城内。

  14日下午四时许,日寇开始猛攻聊城。

  范筑先、张郁光、姚鸿第等人积极组织部队抵抗,打退了敌人的几次强攻。当时,范筑先曾调周围的部队来聊城救援,但或被反动势力推延阻止、或受日军围困、或路远一时不能到达,救援部队未能及时赶到。而日寇则火速调来了增援部队,敌我形势更加悬殊。14日夜,敌人切断了电话线,聊城失去了与外界的直接联系。

  15日拂晓,又一次发动猛攻。范筑先、姚鸿第在聊城东门指挥战斗,打退了三次敌人进攻。但范筑先左臂被炸伤,30余名健儿牺牲。15日上午9时许,敌人炸开东门,范筑先率部退至光岳楼下,展开了血战。

  建立于明代初年的光岳楼,经历了数百年的历史沧桑,在这一天,她见证了我中华儿女誓死杀敌、保家卫国的壮烈。

  城内的血战异常激烈,在战斗中,范筑先被敌军飞机扫射打断了腿骨,当时士兵抬着他准备送往医院。就在去医院的路上,日军围了上来。56岁的范筑先不愿被捕受辱,于是他举枪自戕,壮烈殉国。

  11月15日下午五时许,日寇占领了聊城。范筑先和共产党员姚鸿第、张郁光以及数百名守城将士,壮烈殉国。

  鲜血染红了大地,也染红了一座丰碑。

  聊城的战斗牵动着全国抗战军民的心,中共中央曾电令“朱、彭、左、刘、向前、朱瑞:范筑先如确实牺牲,我应用一切办法团结与巩固其部队,并实际帮助范区作战。因此,除同意朱瑞电外:(一)路东应派大员率领去范区。人选应以向前,任穷二人之一为宜,队伍以青年纵队全部两个团去为宜。(二)即范未死,亦应派部队去配合,表示共患难之意。(三)迅速促成以十支队为基础的团结其他部队组成纵队,成为鲁西北抗战及团结范部之核心,如同意请徐,宋执行。1938.11.24”

  根据中共中央和毛主席的指示,以十支队为基础经扩编成立了“筑先纵队”,坚持鲁西北抗战,后编入一二九师新八旅转战大江南北,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范筑先将军殉国的消息传出后,举国震恸。

  我党和国民政府分别举行了隆重的追悼大会。朱德、彭德怀题写了挽联,“战事方酣,忍看多士丧亡,惟其忠勇;吾侪尚在,誓必长期抵抗,还我河山。”吴玉章、董必武题写了挽联,“三友见精神:松体遒、竹身直、梅花亦自清高、格高气苍、直到岁寒全晚节;一门尽忠义:夫殉职、妻卫民、子女都称勇武、顽廉懦立、共舒国难绍遗风。”

  蒋介石也为范筑先将军题写了挽联,“碧血为山河,百里危城,留与社会树模范;浩气存天地,千秋青史,合为民族表英雄。”国民政府还“特令褒扬”,“通令全国下半旗三天”。

  1940年10月,为纪念范筑先将军,聊城县曾改名为筑先县。中共聊城县委改为中共筑先县委,聊城县抗日民主政府改为筑先县抗日民主政府。

  1947年1月,聊城解放,解放军总部发布命令:我军入城部队全体官兵向范筑先将军墓立正,敬礼。并举行了公祭。

  1988年,为纪念范筑先将军殉国50周年,聊城市在范筑先殉国的地方修建了范筑先纪念馆,邓小平为范筑先殉国处纪念碑题写了“民族英雄范筑先殉国处”,徐向前元帅挥笔写下了“范筑先与鲁西北抗战”的题词。

  范筑先将军是中华民族的一代英豪,是与中国共产党合作抗战的楷模和光辉典范。他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永放光芒;他可歌可泣的事迹,将永远鼓舞我们为社会主义祖国美好的明天而努力奋斗!

  (祝伟康)

分享到: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3-2009 liaocheng.cc All rights reserved.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