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聊城信息港 > 资讯中心 > 聊城新闻

临清人井扬24年收藏“侵华铁证”

发布:2015-7-8 8:32:41  来源:大众网  浏览次  编辑:佚名

 缺了盖的日军饭盒、日军侵华地图《新支那现势图》、日本奴化教育教材《修正高小地理教科书》、1942年的八路军袖标、日本随军手册……当百余件日军侵华物品、抗战实物以及500余本研究抗战的书籍和史料,在临清市东关街烈士陵园内的“鲁西抗战收藏展”呈现在聊城晚报记者面前时,那段饱含民族伤痛的记忆挥之不去。

  “收藏这些实物和资料,目的不是制造仇恨,而是为了让后人目睹日军侵华的铁证,更加珍爱和平,勿忘国耻。”7月4日,抗日战争纪念日前夕,井扬向记者讲述了收藏“侵华铁证”的心路历程。

  井扬是临清市财政局干部,1990年山东大学历史系毕业后,先后在临清市委宣传部、临清市委政策研究室、临清镇街以及临清财政部门工作。这些实物和资料,凝聚着井扬24年工作之余的大量心血。

 

 

 

 

  纪念馆里铁证如山

  今年7月7日是“七七事变”78周年纪念日,是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78周年的日子,也是全国抗战78周年纪念日。这一天也是中华民族刻骨铭心的日子。

  7月4日,一件件实物和资料静静地摆放在“鲁西抗战收藏展厅”里,再次向世人敲响了警钟。

  纪念馆内,编于日本昭和十二年(1937年)的《满铁调查部秘极资料分类目录》,是当时的日本机构对中国资源进行调查所形成的资料的索引式文字。它对中国各地经济、军事、交通、矿藏、能源、民俗等状况的调查之细、之全,令人感慨不已。“‘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看来日本军国主义分子深知这句话的道理。从这份资料可以看到,全面侵华战争前,当时的日本机构对中国国情的调查和研究下了怎样深厚的功夫。这也暴露日本侵华蓄谋、准备已久的险恶野心。”井扬表示。

  《山东省临清县布业概况》由“满铁调查局”编印,是由“北支经济调查所”桦山幸雄等3人共同开展调查,然后由桦山幸雄执笔写成。书分四部分:概说、土布业概况、洋布业概况、事变后布业情况等。在井扬看来,这本书是日本军国主义侵吞临清经济命脉的铁证。

  还有1937年出版的《昭和十二年侵华日军学习中国话手册》,日军侵略中国的用语非常详细。日军侵华地图《北支事变详解地图》,为卢沟桥事变后日本出版介绍战事情况用地图。《支那事变战迹の刊》由日本陆军新闻班监修,记录了“七七事变”后一年期间,日军侵略中国的全过程,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书籍虽然纸质发黄、发脆,但保存基本完好。

  值得记住的是,日本军国主义为了奴役中国劳苦大众,还编写了奴化教育教材《修正高小教科书》,中日文对照印刷。井扬表示,日本侵略者为了达到长久占领中国的目的,在血腥屠杀、残酷武力征服中国的同时,更注意强化奴化教育,试图摧垮中华民族的国家观念和民族意识,逐渐培养起日本民族的皇国观念。这本由伪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北平)教育部编审会编纂的《修正高小地理教科书》,是1939年秋季日本强制占领区奴化小学生使用的教材。

  30万人死于细菌战

  “南京大屠杀”,30万同胞死于日本侵略军的屠刀下。而1943年,侵华日军在鲁西、冀南实施的细菌战,也有约30万名无辜平民因此丧生,当时可谓“万户萧疏鬼唱歌”,无人村比比皆是。“鲁西抗战收藏展厅”内的藏品,无声诉说着这一惨绝人寰的景象。

  日军实施鲁西细菌作战,时间自1943年9月中旬开始行动,10月末结束作战。日军这次“细菌作战”代号为“华北方面军第十二军十八秋鲁西作战”。采取了两种手段播撒霍乱菌:一是用飞机将霍乱病菌播撒在鲁西大地上。二是将霍乱菌撒在卫河里,然后决溃河堤,让奔腾的河水将霍乱菌四处散播。日军实施细菌战,从一开始就千方百计进行掩盖,细菌制造、作战活动均打着卫生防疫的幌子,作战计划、命令和汇报统统使用“隐词”、反语;对配合执行作战的海陆空军官兵也严加保密,除少数高层人员外,其余官兵包括具体操作人员均不知自己所为。

  在“鲁西抗战收藏展厅”内,日方文献《天皇の军队》、《“衣”师团侵华罪行录》、《前日本陆军军人案审判材料》中,记载了鲁西细菌战的情况。

  馆内收藏的资料显示,日军战俘林茂美曾交代,1943年8月21日,石井四郎在华北方面军司令部召开的会议上作了关于“华北防疫强化对策”的报告。报告中说,因北京、山东、河北、河南等地发生了虎列拉(霍乱),应禁止在这些区域乘车、乘船,这些地区的果物蔬菜也要禁止外运。这份报告使用的是隐词,发生虎列拉就是实施鲁西细菌战,禁止通行的区域即是实施鲁西细菌战可能蔓延的区域。这份报告实际上是实施鲁西细菌战的动员令。林茂美供述:“日军第59师团防疫给水班,于1943年8月-9月,在山东省馆陶、南馆陶、临清等地散布过一次霍乱菌。当时散布在卫河,再把河堤决开,使水流入各地,以便迅速蔓延。导致聊城、堂邑4个县10余个区1000多个村庄的30万人口死亡,成了‘无人区’。”馆内的一张“霍乱预防注射证”是日军实施细菌战的铁证。临清市的付金贵、李新瑞、高义贤、沙福堂等老人都亲眼见证了这段历史,并有口述证词留存。

  收藏抗战记住历史

  1991年是张自忠诞辰100周年。临清纪念活动上,张自忠抗战的精神和历史激发了山东大学历史系毕业的井扬的兴趣。从此,他开始收集日本侵华的物证以及中国军民抗战的历史资料,救国公债、国难学生读本、张自忠将军碑刻拓片、冀南银行纸币、日本军官证等等,都成了井扬收藏的目标。

  2002年12月,在临清市委宣传部门工作的井扬,接待了前来调查鲁西细菌战的王选和山东大学历史系教授徐畅。作为侵华日军细菌战中国诉讼团团长的王选,专门来到临清调查细菌战情况,对井扬产生了巨大影响。

  “临清现在有不少这样的老人,他们亲身经历了鲁西细菌战,知道那个与死亡擦肩而过的年代。如果不再对这些老人进行鲁西细菌战调查取证,若干年后,后人将无证可取。谁来为子孙后代证明,日本曾经在这里发动过细菌战?”井扬说。

  “前期主要通过与朋友交流搜集整理。后来通过跑各地文化市场,甚至委托朋友到北京、台湾收集了一些历史资料。”井扬表示,后来,大量的抗战书籍、杂志和报纸以及日本军用地图、国内救国公债、日本随军手册等珍贵资料都收集到了。

  为了更好保存这些资料,2012年,时任临清市刘垓子镇党委书记的井扬,在临清党史办协助下,把距今80年左右的珍贵资料全部精心保存。有一次,临清文博研究员马鲁奎看到这些封存的历史资料后说:“在这里放着有什么好?别人谁也不知道!”对此,井扬深受启发。随后,井扬把这些珍贵资料搬到镇文化大院,并书写近万字的布展大纲,制作大量展板,分“日本侵华,铁证如山”“鲁西细菌战,罪恶深重”“救亡图存,全民抗战”“抗日志士,彪炳千秋”等几部分,分别展示了霍乱预防注射证(原件),救国公债,1929年、1937年、1939年和1940年的老地图,以及日军侵华奴化教材等研究抗战的重要书籍和史料文献图片资料,真实记录了抗战八年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2012年9月17日,鲁西抗战纪念馆暨鲁西细菌战陈列馆建成开馆。2014年国家设立烈士纪念日,井扬接受临清民政部门的邀请,在临清市烈士陵园举办了抗战文献文物收藏展,展厅常年对公众开放。

  “痴迷收藏抗战史料并建成‘鲁西抗战纪念馆’,不是为了别的,而是要留住民族记忆,让纪念馆成为增强国民忧患意识和国民的精神食粮。”井扬这样说。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李鸿杰

分享到: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3-2009 liaocheng.cc All rights reserved.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