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聊城信息港 > 资讯中心 > 聊城新闻

聊城会馆见证经济文化包融(图)

发布:2014-11-18 10:52:26  来源:聊城新闻网  浏览次  编辑:佚名

山陕会馆山门。

  近日,中国文物学会会馆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学术研讨会在天津广东会馆(戏剧博物馆)举行。来自北京、上海、重庆等11个省、直辖市的25座会馆的代表齐聚津门,研讨“中国会馆的保护”。聊城山陕会馆作为山东省唯一的会馆代表参加了本次研讨会。

  而据了解,会馆是各地商人往来停驻的证明,东昌府曾有20多家会馆,其中规模较大的有8家,号称“八大会馆”。

  八大会馆现仅山陕会馆尚存

  聊城在清代称东昌府,因京杭大运河成为经济重地,体现东昌府当时经济繁荣的标志之一是外省人在本地建的会馆,现存的山陕会馆就是其一。素对聊城历史文化有研究的高文广介绍,聊城的文物古迹大都与运河有关,会馆尤其是各地商人往来停驻的证明:江西会馆、苏州会馆、武林会馆等,有20多家会馆,其中规模较大的有8家,号称“八大会馆”。

  八大会馆现仅山陕会馆尚存,其他早已消失,消失时间都在民国年间。苏州会馆在1946年12月底拆除;赣江会馆、江西会馆、武林会馆皆为1947年(聊城解放之初)拆除。太汾公所、绍余公所、杭州会馆的具体拆除时间尚不清楚。

  就建筑规模而言,山陕会馆居首;苏州会馆(又名万寿宫)规模不大,建筑平面图石碑尚存聊城市博物馆内;太汾公所规模较山陕会馆小,详情失考,山陕会馆内存有“旧米市街太汾公所碑记”石碑。

  六座会馆曾分布于运河沿岸

  据资料考证和跟古城老居民采风得知,“八大会馆”就位置而言,古城内一座,米市街一座,运河沿岸6座。

  高文广介绍,东昌六座会馆曾在吴云涛先生在《聊城文史资料》第三辑发表的《漫话清末民初聊城工商业》中有记载,即太汾公所,康熙年间由山西太原、汾阳两府客商兴建,地址在米市街;山陕会馆,乾隆八年由山西、陕西客商兴建,地址在运河西岸、双街南头路东;苏州会馆,嘉庆、道光年间陆续建成,地址在大码头南、双街路北;赣江会馆,建筑年代不详,但应在道光前,为江西客商兴建,在楼东大街路南;江西会馆,建筑年代不详,也应在道光前,地址在闸口北、运河东岸;武林会馆,建筑年代不详,杭州旧称武林,该会馆为浙江客商兴建,地址在双街南头路东,山陕会馆南邻。

  “除了以上六座会馆,没有资料明确记载另外两座会馆。经多次走访老人和考证,我发现其他两个会馆是杭州会馆和绍余公所。”高文广介绍说,杭州会馆,地址在原太平街西端路南(即老电厂故址处)。绍余会馆则在武林会馆南侧,是绍兴、杭州一带旅聊商人集资建立的。

  据高文广考证,以上八座会馆中,江苏一座,山西一座,山西、陕西合建一座,江西两座,浙江三座。八大会馆的建造时间,仅有山陕会馆、苏州会馆有记载,其他六座无从考证。

  高文广说,聊城的文物古迹大都与运河有关,会馆尤其是各地商人往来停驻的证明。

  运河聊城段,距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明清时期借助漕运之利,运河经济甚为繁荣,聊城走上昌盛发展之路,并成为沿岸九大商都之一,被盛誉为“江北一都会”。聊城是南来北往的必经之地,明王朝定都北京,聊城成了连接北方政治中心和江南财富之地的一个枢纽。

  明清时期,东昌府成为鲁西地区一个较大的货物集散地,全国各地的商帮纷纷来此设立会馆。运河段著名的“八大会馆”就是这一历史时期的产物。在外地商人中,山西、陕西两省最多,由此而来了山陕会馆,建筑规模上也能想象这两省商人当时生意不错。

  而包括山陕会馆在内的众多会馆中,体现的会馆文化彰显了聊城对各地文化和经济的包融。“首先是聊城对全国各地客商的包融,吸引各地客商来聊城做生意,肯定对聊城本身的发展也是一个促进。另外,在各地客商汇聚聊城的过程中,也形成了文化的交汇,有了独特的文化。”高文广介绍,会馆文化就是其中之一,这在会馆的数量和建筑规模上都有体现。

  (记者 凌文秀)

分享到: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3-2009 liaocheng.cc All rights reserved.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