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聊城信息港 > 资讯中心 > 聊城新闻

陈宗兴同志的致辞

发布:2012-10-15 12:35:56  来源:liaocheng.cc  浏览次  编辑:佚名
在喜迎中国共产党“十八大”胜利召开的金秋时节,我们齐聚山东聊城,召开中国(聊城)生态文明国际论坛。在此,我向论坛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
    胡锦涛总书记7月23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中明确指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涉及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根本性变革的战略任务,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原则、目标等深刻融入和全面贯穿到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这是党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新部署、新要求,为在新的历史阶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
    建设生态文明,既是历史的必然,也是现实的需要。众所周知,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通过加速开发自然资源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以牺牲生态环境和过度消耗资源为代价的传统发展方式,也带来了难以承受的资源危机、生态危机、环境危机等一系列问题,甚至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呵护人类共同的地球家园、走可持续发展之路,逐渐成为全球共识。
    源远流长的中华传统文化中,一直有着“天人合一”的境界追求。北宋思想家张载就提出“民胞物与”,即“民,吾同胞;物,吾与也。”也就是:“民众是我的同胞,万物是我的朋友。”实际上表达了向往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的美好愿景。
    在总结人类社会发展的经验与教训基础上,我国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战略,这是在深刻反思工业文明飞速发展导致生态环境恶化,发展难以为继的沉痛教训基础上,继承和发展工业文明,形成的一种遵循自然、经济、社会、生态等整体运行规律,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与环境双赢的人类文明发展新形态,是我们党和国家对人类文明结构、文明形态、文明进程在认识和实践上的新拓展、新贡献。
    近年来,我国各地区、各部门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在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推进上作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在理论层面,初步构建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统筹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推动“两型社会”建设为支撑的理论框架,提出和实施了环保新道路、新型工业化道路、循环经济、低碳经济、清洁生产、节能减排等发展理念。在实践层面,不断加大生态、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实施了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水土保持工程、自然保护区建设、防护林体系建设以及环境治理重点工程等,陆续启动了生态文明建设试点、生态省市县创建以及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生态文化示范基地、生态道德教育基地等相关试点示范工作。此外,我国还陆续制定了《清洁生产促进法》、《环境影响评价法》、《可再生资源法》、《循环经济促进法》等法律法规。总体上,我国已经逐步构建起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框架、法律政策体系,生态文明的理念正在成为社会共识,生态文明建设的实际成效也在逐渐显现。
    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付出资源环境代价过大的现状、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生态环境需要与脆弱的生态系统之间的矛盾等,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仍然任重而道远。
    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阶段,我们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研究和把握生态文明建设的客观规律,紧紧围绕调结构、转方式、促和谐,大力传播生态文明的意识和理念,扎实做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各项工作。
    调结构,不仅仅是我们强调得比较多的调整产业结构、调整经济结构,还需要重视按照主体功能区规划要求调整空间结构、重视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调整社会管理结构,要通过社会结构的整体优化,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转方式,也不仅仅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消费模式,更为重要的是要转变人们的思维模式、行为方式。比如,要转变发展理念,使GDP挂帅让位于科学发展;要转变幸福观念,推动形成绿色健康的生活和消费模式,等等。
    促和谐,就是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努力推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达到人际和谐、代际和谐、国际和谐,使生态文明建设之路成为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公平正义发展之路。
    多年来,聊城市坚持用生态文明理念引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这次在聊城举行论坛活动,为大家提供了一个学习交流的好机会。希望各位与会代表围绕会议主题,深入研讨,集思广益,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事业的发展和进步积极贡献智慧和力量。
    预祝论坛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 
 

相关文章

文章随机推荐
Copyright © 2003-2009 liaocheng.c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