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聊城信息港 > 资讯中心 > 聊城新闻

聊城北杨集村:一村七烈士 丹心照汗青

发布:2015-6-30 11:17:04  来源:聊城新闻网  浏览次  编辑:佚名

  夏日的开发区北城街道北杨集村,“革命烈士纪念亭”在苍松翠柏的环抱下,显得更加庄严肃穆。

  6月25日,在退休教师翟瑞祯的引导下,记者一行瞻仰了北杨集革命烈士纪念亭。纪念亭筑于高出地面半米的台基之上,为四面有门的两层方亭,亭内竖有烈士的功德碑,石碑正面镌刻有北杨集烈士姓名、烈士大事记,背面为“浩气长存”四个大字。烈士亭周围建有花砖围墙,两边镌刻着“立胆为义昭千古,存心从忠著万年”的对联。

  “七七事变,聊城失陷,范公殉节,鲁西民众遂蹂躏于日寇铁蹄之下……汉奸窥伺,沟通日寇,突来袭击,赵春华等措手不及,均遭毒手,严刑残施,相继死亡,岂不痛哉,然赵春华等之死是为抗战而死,为祖国而死,为群众而死,其凛凛大义可以光日月,可以壮山河……”读着烈士祠碑文,翟瑞祯老人眼里噙满了泪花。

  “我祖父翟修安是‘七烈士’之一,当时是地下党,在村里是为数不多的识文断字的人,当时的文件大多是我祖父拿到家里藏好,再向其他党员传达。有人说祖父被日本人抓走了后,当夜就装进麻袋投入河里了。也有资料说,鬼子一直在用酷刑拷打我祖父,被日本鬼子押往济南,在中途被害。”伴随着述说,翟瑞祯老人的思绪仿佛回到让人铭记和缅怀的7多年前。

  在北城街道,“七烈士”抗敌的故事家喻户晓。1937年,中共地下党组织派袁本恒来北杨集村秘密开展工作,赵春华、赵春湖、翟修安等积极响应先后被发展为中共地下党员,建立了以赵春华同志为首的聊城农村第一个中共地下的中心支部。到1938年地下党员逐步发展到19人,以地下党员为骨干,成立了农民互助会,与当时以伪村长翟东成为首的土豪劣绅进行斗争,伪村长翟东成被迫下台,翟修安同志担任了北杨集村第一个共产党领导下的村长,地下党组控制了北杨集村的基层政权。

  “七七事变”后,聊城失陷。鲁西民众蹂躏于日寇铁蹄之下,沈廷梅来北杨集帮助地下党组织开展工作,成立了聊城东北地区委员会,沈廷梅担任工委书记,赵春华任民运部长,组织秘密武装,在聊城、茌平、博平三县边界上不断打击敌人。扒公路、割电线,掐断敌人的通讯联系,日本鬼子处处挨打受挫。

  日本鬼子恼羞成怒,责令当时聊城伪县长李汉章,限期找到共产党在北杨集区的线索。翟东成卖身投靠日寇,写下地下党员和积极分子的名单告密。1940年4月20日清晨,日寇汉奸的汽车突然包围了北杨集,男女老少都被赶到耿家院子里。翟东成也假装被捕,绑在汽车上。日本鬼子逼着群众一个个从汽车跟前走过,经过时,只要翟东成闭一闭眼,这个人就立刻被抓起来。

  赵春华挺身而出,怒视着日本宪兵队长龟田和日全翻译南云成说:“你们不是找我吗,我就是赵春华。”一下子把敌人给震住了,日本宪兵队长龟田拿着洋刀,围着赵春华转了一圈,瞪着贼眼,嚎叫着:“好,好的,你是这个,还有谁是八路?”

  “北杨集就我一个,与他们无关,不要残害北杨集们的百姓。”龟田冷笑一声摇了摇头。赵春华同志被捕了。就这样,北杨集村的7名地下党员和60多名群众被捕了。

  赵春华等同志被捕后,在狱中跟日本鬼子进行殊死的斗争,表现出了共产党员的气概。赵春华等3位同志,在聊城被日寇杀害,英勇就义。翟修安等同志在40年被押往济南,光荣牺牲。

  为纪念革命先烈,北杨集村李兰东等24名村民捐款修建革命烈士纪念亭,1947年春破土动工,同年5月建成。解放后,地方党委、政府及民政、文物部门对纪念亭进行了修缮管理。这里成了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每年的清明节,周边群众及广大师生和干部群众都会来祭扫革命烈士墓,接受革命再教育。

  岁月如歌,讴唱着历史的沧海桑田;石碑不言,承载着行先烈的浩然正气。

  (记者 赵宏磊 通讯员 李瑞成)

分享到: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3-2009 liaocheng.cc All rights reserved.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