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聊城信息港 > 资讯中心 > 聊城新闻

聊城中小学生在各类机器人大赛中曾获得多项大奖

发布:2015-5-5 10:20:13  来源:聊城新闻网  浏览次  编辑:佚名

  4月16日,本报以《你没发现身边“机器人”多了吗?》为题,对聊城服务机器人的使用情况做了相关报道。近日,记者从聊城市教育局电化教育馆(以下简称电教馆)了解到,他们早在2007年就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积极推广机器人教育进课堂。2011年5月24日,聊城市第一届中小学生电脑机器人大赛在市电教馆成功举办,之后每年都会举办机器人大赛。

  机器人教育 借助社会力量进行推广

  电教馆馆长王书军认为,中国将来要想成为世界制造强国,机器人的设计和应用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应该着力培养机器人设计研发方面的人才,同时孩子学习机器人可以锻炼动手能力、培养创新思维能力,建立对科学的热爱,并且对文化课的学习有推进作用。

  除了可以潜移默化的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外,机器人教育还可以让孩子学习编程,使他们对电脑在生活中的应用有进一步的认识,而不仅仅停留在浏览网页和玩游戏这样一个娱乐的层面。

  王书军告诉记者,机器人教育进课堂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一套基本的机器人教具就要上千元,并且在使用中非常容易损坏,加上机器人教育是新型的教育活动,没有财政经费支持,因此在中小学普及机器人教育课程很难。目前聊城只有莘县实验小学和莘县实验高中一直在开展机器人教育课程,东昌府区的机器人教育则只能依托于社会力量进行推广。

  机器人培训机构 目前城区只有一家

  聊城晚报记者了解到,目前城区只有一家机器人培训机构,该培训机构的负责人杨云飞告诉记者,机器人学习只能小班上课,一个班最多8个孩子,运营成本较高,加上机器人教具价格昂贵并且容易损坏,俱乐部的运营基本属于半公益性质。

  杨云飞说,之所以会投资建立这样一个机器人俱乐部,是因为自己的儿子在学习机器人的过程中受益良多。

  俱乐部的王进老师告诉记者,俱乐部克服困难,亏损近一年时间,最终坚持了下来,为聊城的孩子们保留了机器人学习的一片乐土。王进老师说,虽然办校还不到3年时间,但是通过老师和学生们一起努力,他们的学生获得各种奖项,这让他很有成就感。

  王逸瑄就是获奖的聊城选手之一,他目前上初二,刚考上初中时,曾获得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NOC)—决赛机器人创新设计与技能挑战赛项初中组一等奖。王逸瑄的妈妈告诉记者,孩子很喜欢学习机器人,虽然学习机器人对文化课成绩没有直接影响,但学习机器人对孩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培养了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动手动脑的能力,同时还能提高注意力、想象力、创造力、观察力、逻辑思维等能力,孩子具备这些能力之后就能将这些好习惯应用到学习文化课当中,获奖的经历也让孩子更加自信。

  学习机器人的孩子少 见效慢是主因

  据了解,城区这家机器人培训机构的学生最多时也只有260人,男生和女生的学习比例约为八比二。相对于其它兴趣班来说,聊城城区学习机器人的孩子少之又少。

  为何学习机器人有诸多好处,参与学习的孩子也普遍非常感兴趣,学习的孩子却这么少呢?

  据了解,由于教学成本问题,机器人学习课程的学费比普通的文化课补习班和音体美兴趣班要高一些,加上想要通过学习机器人提升孩子能力需要持续学习,不能迅速见效,因此学习机器人的孩子相对较少。

  经过调查,记者发现学习机器人的孩子少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现在孩子学习任务重、课余时间太少。鹏鹏(化名)今年13岁,上初一,他的妈妈告诉记者,她知道有机器人教育后还是没有让孩子去学,因为孩子学习太紧张了,周末还有一大堆作业,余下的时间还想带孩子看看长辈、到户外活动一下,实在没有时间。

  (记者 王婕琳)

分享到: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3-2009 liaocheng.cc All rights reserved.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