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聊城信息港 > 资讯中心 > 聊城新闻

《一个村庄的剪影》 聊城作家百篇散文留住美丽乡愁

发布:2015-5-5 10:20:13  来源:聊城新闻网  浏览次  编辑:佚名

4.jpg

王西广参加研讨会。记者 林志彬 摄

  4月27日,散文集《一个村庄的剪影》研讨会在聊大文学院举行。这是该院首次为聊城作家举行作品研讨会。

  该书由聊城作家王西广所著,分为六辑,总计106篇散文,均取材于作者的家乡——临清青年办事处房村厂村,涉及这里的方方面面,包括地理风物、农事农具、旧物存档、村居杂记、黎民小传、虫鸟草木等。

  王西广说,在城市化快速推进的今天,故园已经面目全非,许多事物不复存在,田园牧歌岁月已近末日。但这些消失的风物,废弃的旧物,无须再做的事情,却蛰伏于他的记忆深处。

  2006年11月,母亲去世后,王西广写了数篇怀念母亲的文章,因此触及他开始写“记忆深处”的家乡。

  在他心目中,家乡近乎神圣,没有一个地方可与之相比。而写家乡,就是用笔来朝圣,不敢不真诚。

  没虚情,不矫饰,这样真诚的创作态度,在书中每一篇的题目上都有体现,如沙土岗子、两个枣树、茅子、脱坯、洗澡、说书的、剃头匠、外祖父、麦子、红高粱……这些题目多为两三个字的名词,不加任何修饰。

  王西广将这本书称为“农耕生活的小野史”。而在研讨会上,与会文学专家、作家将其比喻为“农耕文明的圣经”“上苍天地之间的文化符号”“大地肌肤之上的密码”“充满温暖和美的乡土文学”……

  创作初衷:用文字给后人留住正在消失的故乡

  《一个村庄的剪影》中的散文,大都是2006年年底开始陆续创作的。

  断断续续,一边写一边发表。原本,王西广并没有计划写这样一本关于家乡的书。2006年11月,母亲去世后,王西广写了数篇怀念母亲的散文。其间,他开始思念故乡,创作便触及了家乡、小时候的记忆。

  于是,记忆深处的故乡,便在其笔尖自然地流淌开来。开始的几篇散发刊发后,比王西广年长而相熟的读者看后,纷纷给予好评,称“和我们过去那个生活一样,等着你的下一篇哈”。

  后来,几篇散文又发布在网上,又得到了许多文友的赞誉,这给了王西广继续写下去的信心。历经8年的创作,便有了这本书。

  王西广的家乡在临清市房村厂村。这本书便取材于这个村,涉及方方面面。他将该书称为“农耕生活的乡村小野史”,一些消失的可以在这里找到,一些远去的可以在这里重温。

  在该书自序中,他写道:“在这城市化进程的天翻地覆之中,我的故园虽未从大地上消失,却也面目全非,许多事物不复存在,田园牧歌岁月已近末日……这些消失的风物,废弃的旧物,无须再做的事情,却蛰伏于我的记忆深处。”

  王西广说,这本书非常写实,是当历史来写的,创作的背景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

  如,水井、染坊、碾棚等地理风物,耧、锄、烘炕、糊窗户、推磨等农事农具。再如,该书第三辑“旧物存档”涉及的咸菜缸、暖瓶、风箱、煤油灯等。

  另外,该书第四辑“村居杂记”所述包括戏班子、剃头匠、看电影、农家三件宝、游街等,第五辑“黎民小传”则有哑巴、胡四麻子、外祖父、羊经纪、下放户等,第六辑“虫鸟草木”则写了广为熟悉的燕子、麻雀、红高粱、落生等。

  这些当时的风物、事件等,正在远去,有的已经消失,有的正在消失。王西广说,该书就是用文字留住故乡留住历史,让后人去认识去了解。

  创作体会:写故乡是用文字去朝圣不敢不真诚

  没虚情,不矫饰,是王西广创作这本书的原则。

  家乡是什么?他说,家乡是生养的地方,是精神的家园,是灵魂的栖息地、是精神的根脉。写家乡,就是用笔来朝圣,不敢不真诚。

  因此,该书不仅所述风物、事件是真实存在的,时间、地点、人物等要素不加任何粉饰,而且情感也是真实的,无论是喜爱还是憎恨,没虚情。全书106篇文章,题目大都是两三个字的名词,不带任何修饰,也是其真诚创作精神的体现。

  之所以如何苛刻地追求“真”,是因为家乡在王西广心目中太重要了。近乎于神圣。他认为,世界上没有任何地方可以和他的家乡相比,“北京、上海再好,我们不会思念它,而家乡再小再落后,我们思念的是它,永远不会忘记的是它”。

  除了真诚,王西广创作该书坚持的原则还有简洁、格调。

  关于简洁,他认为既包括语言简洁,也包括思想简洁。他说,一位俄罗斯著名作家说,写作的技巧不是写作的技巧,而是删掉写的不好地方的技巧。文学语言的优劣,就在于合适与否。同时,一篇散文蕴含的主题思想,不能包罗太多,越明朗越单纯越好。

  关于格调,王西广认为,散文的格调就像人的气质,不易表述,只能意会。但散文的质朴与粗鄙是两回事,朴素往往不是粗鄙,而浮华仍露粗鄙。因此,文章格调不高,难以走远。

  他说,真诚、简洁、格调是他创作该书的体会,也是自己今后创作的理想与追求。

  苛刻地追求真实,该书或许会损失一些东西,如可读性,但王西广不在乎。他认为,他这样写无愧于后人,无愧于家乡,无愧于历史。

  作品研讨:用笔去朝圣家乡,用笔去记载农耕文明

  4月27日,散文集《一个村庄的剪影》研讨会在聊大文学院举行。这是该院首次为聊城作家举行作品研讨会。

  参与此次研讨会的有聊大文学院书记王连儒、院长刘东方、该院文学专家卢军、宋来莹、郝明朝、刘广涛、隋清娥、张厚刚等,聊城大学报社长王秀清,聊城市作协主席张军、副主席藏利敏、聊城著名作家武俊岭等。

  隋清娥称,该书对农耕文明进行了全景式描写,留下了一个农耕文明的样本,集知识性与闲适味于一体。作者娓娓道来,敞开心扉,流露的感情非常真挚。

  郝明朝认为,该书有存史的价值,写的这些东西非常真,语言锤炼很到家。在当下城市化快速推进的背景下,该书旧物存档的价值很可贵,就像“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所描述的场景一样,书中很多风物现在已经很难见到了。

  刘广涛说,该书创作成功之处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创作心态,是超功利性的;创作题材,此时写农村时机很对,具有特殊的意义,因为中国当下每天都有几百个村庄在消失;创作视角,从一个个的小事写起,贴近性好。

  刘东方认为,该书可归为乡土文学的范畴。作者看到了农耕文明的优势,像沈从文一样,更多看到的是乡村文明的美好,但也有淡淡的惆怅。

  藏利敏说,全书真实地记载,有读史的味道。书中流露的情感,是以细节呈现的,很能打动人。平实的语言,富于趣味,引人耐读。

  卢军则称,该书充满了温暖和美,不少篇幅可当散文的范文来读。其中,结尾常常意味深长,是开放式的,给读者留有想象的空间,具有了现代小说的一些特点。

  张军说,该书不是简单的博物志,作者以笔去朝圣,写的是上苍天地间的文化符号、大地肌肤之上的密码,为文学创作探索了一个道路。

  武俊岭则认为,在生活,王西广就是一个善良的人,根本不用刻意去修行。所以,该书充满了温暖。

  张厚刚说,这本书是一部农耕文明的圣经。

  作者简介:

  王西广,1983年毕业于聊城师范学院中文系(现聊大文学院),聊城日报研究室原主任、高级编辑。1988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在各地报刊发表散文200多篇。其中,散文《人生如月》被《散文/海外版》《中国剪报》《语文报》《学语文》《作文周刊》《佳作鉴赏》等报刊转载,收入十几家出版社出版的作品,被20余家网站转发。

  (记者 林志彬)

分享到: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3-2009 liaocheng.cc All rights reserved.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