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聊城信息港 > 资讯中心 > 聊城新闻

革命老区聊城抗战纪实:曾被“边缘化”的革命老区

发布:2015-4-24 10:47:09  来源:聊城新闻网  浏览次  编辑:佚名

  白色恐怖中建立全国最大抗日根据地,这里的人口超2000万。中共冀鲁豫区党委、冀南区党委领导机关驻地均曾设在这里,这里走出万里、赵紫阳、宋任穷、杨得志等众多党政军领导人,为掩护官兵而牺牲亲生孩子的故事曾见证这里的军民鱼水深情。这里的反扫荡堪比《烈火金刚》、比《狼牙山五壮士》还悲壮。

  1943年,到了抗日战争后期,也是抗战最艰难的阶段。

  当时,聊城是全国最大抗日根据地的中心区,周围涵盖现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五省边界的21个地级市、113个县,辖区人口超过2000万。观地图可知,此处恰好在平汉线与津浦线正中间,对于依赖交通线实现兵力机动的日军而言,此处偏僻而交通不便,极不利于机械化部队机动作战。

  在聊城这片土地上,刘少奇、朱德等曾来视察,众多党和国家领导人当年曾长期工作、战斗和生活。

  2013年,众多革命前辈的子女来到这片热土,寻访先辈的足迹,并在“关于落实冀鲁豫边区中心区——聊城革命老区享受国家中部地区发展政策的建议信”上签名,为聊城争取发展政策。如今,聊城已经享受了这一发展政策。

  1949年,平原省在这里成立。但三年后,平原省撤销。于是,这里分属到几个省份。行政区划的变迁,导致历史记载的“断档”,于是这里发生的抗战故事被“遗忘”、革命老区的地位被“边缘化”。

  近日,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市老促会会长荣向林,市委党史研究室原主任、市老促会副会长刘如峰,市老促会副秘书长兼宣传部长王新忠,市老促会副秘书长兼办公室主任张书清等接受记者采访,回顾革命老区聊城的抗战历史。

  显赫历史:

  抗战时期以聊城为中心

  建起全国最大抗日根据地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开始。

  自此,聊城进入8年抗日战争。到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抗战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在国共合作的大背景下,由中共组织与范筑先合作,成立鲁西北抗日根据地,共同抗战,直到1938年11月15日聊城陷落、范筑先殉国。当时,范筑先为国民政府山东省六区专员兼保安司令,在聊城以及周边建立了政权覆盖30个县、军事力量覆盖50个县、抗日武装军队约6万人的抗日根据地。

  第二个阶段,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抗战直至胜利。

  8年抗日战争期间,中共领导的抗日斗争一直在聊城进行。

  1937年,中共鲁西特委在聊城成立,赵健民、徐运北先后任鲁西特委书记;与此同期,1938年6月,中共鲁西北特委又在临清成立,张承先等任鲁西北特委书记。

  当时,在聊城境内,同时并存着两个中共特委。

  1938年11月15日,范筑先殉国后,中共鲁西特委发生改变。到1939年1月,鲁西特委变更为鲁西区党委,管辖的范围比特委扩大了。

  1939年初,中共冀鲁豫区党委成立,辖区包括濮阳、菏泽等地,在历史上俗称“小冀鲁豫”。

  1941年7月1日,中共鲁西区党委和中共冀鲁豫区党委合并,建立新的冀鲁豫区党委。

  1943年11月,冀鲁豫区党委与冀南区党委合并,成立中共冀鲁豫(平原)分局。合并之前,冀鲁豫区党委、冀南区党委均将领导机关设在莘县,分别位于大张家镇红庙村、大王寨镇杨庄村,一南一北。

  新成立的中共冀鲁豫(平原)分局党政军机关,均设在红庙村。中共冀鲁豫(平原)分局下设12个地委,后来成为国家领导人的万里、赵紫阳时任第七地委、第九地委书记。另外,冀鲁豫(平原)分局行政主任公署下设12个专署;冀鲁豫(平原)分局军区下设11个军分区和一个独立团,军区司令员为宋任穷。这里的冀鲁豫边区抗日根据地,是当时全国最大的根据地。

  当时,中共冀鲁豫(平原)分局书记为黄敬,后因黄敬患病,而由宋任穷代理书记。分局管辖范围,包括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五省边界的21个地级市、113个县,辖区人口超过2000万。

  1949年8月,新中国成立之前,以冀鲁豫(平原)分局管辖区域为主成立了平原省,省会设在新乡,下辖聊城、濮阳、菏泽等6个专区。

  1952年,平原省撤销,聊城专区改属山东省。

  抗战壮歌:

  走出了众多党政军领导人

  产生了大批抗战典型故事

  范筑先殉国后,到抗战中后期,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的冀鲁豫边区抗日根据地,成为全国最大的根据地,中共冀鲁豫(平原)分局党政军领导机关齐驻红庙村,被誉为“钢铁濮(县)范(县)观(城),华北小延安”。

  刘少奇、朱德均来这里视察、居住。万里、赵紫阳、田纪云、宋任穷、王任重、段君毅、黄敬、杨得志、张霖之、曾思玉、马本斋、苏振华、杨勇、张承先、赵健民、徐运北等党政军领导人,都曾长期工作、战斗和生活在聊城这片热土。

  国家民政部2014年公布的第一批全国300名著名抗日英烈中,籍贯是聊城和原籍虽非聊城但牺牲在我市的有12名,他们是:范筑先、张自忠、金方昌、徐宝珊、马本斋、张敬文、闻允志、刘海涛、孙毅民、杨宏明、汪洋、肖永智。

  可以说,革命老区聊城为抗日战争取得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同时,革命老区聊城也为抗日战争取得胜利作出了巨大牺牲。

  “狼牙山五壮士”的事迹写入教材,广为流传。

  其实,抗战时期,聊城还有比这更悲壮的故事。这就是发生在冠县的62烈士殉难的事迹。1940年2月21日,八路军先遣纵队一团三营十连62名战士据守一座民楼,被日军包围。

  2月21日下午,灭绝人性的日军见强攻不下,纵火焚楼。在熊熊大火中,62名战士纵身跳入火海,宁死不做俘虏,最后全部壮烈牺牲。

  在1942年前后,日军疯狂的大扫荡时期,莘县百姓为掩护八路军战士,上演了“赵氏孤儿”一样的悲歌,将自己的孩子指认为八路而惨遭杀害。

  一次,日军突然进村扫荡。情急之下,百姓将一个牛轭套在宋任穷身上,并给其换上农家衣服,机智地将其打扮成一个普通农民,从而躲过一劫。在这里,反扫荡的故事,与《烈火金刚》中的情节一样惊险一样悲壮。

  军民鱼水情深,当时在聊城处处可见。宋任穷当时每月的口粮是10斤小米,他总会分给百姓一部分。他到百姓家,生活困难的百姓偷偷煎一个鸡蛋招待他,他却分给孩子和老人吃。

  在聊城,当时还发生了许多以少胜多的战斗。如,在陈贯庄战斗中,被誉为“鲁西北赵子龙”的赵健民,仅率领一个营300名战士,袭击了3000人的日军大部队,取得战果后趁夜全身而退。再如,我军两名战士怀揣两把菜刀,夺取了日军建在莘县的炮楼。

  接下来,本报将详细报道聊城军民抗战的具体故事,敬请关注。

(本报记者 刘磊 林志彬 通讯员 胡志刚 杨春建)

分享到: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3-2009 liaocheng.cc All rights reserved.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