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聊城信息港 > 资讯中心 > 聊城新闻

马本斋:壮志难移 汉回各族模范;大节不死 母子两代英雄

发布:2014-9-18 9:28:19  来源:聊城新闻网  浏览次  编辑:佚名

  9月15日上午,莘县张鲁镇南1公里处,淅沥的秋雨中,占地10亩的马本斋烈士陵园更显得庄重肃穆。

  在阿拉伯式穹形大门口,64岁的守园人蔡恩坤推开铁门,一眼望去,碑亭、烈士墓和纪念堂等依次排列。烈士祠堂内,马本斋塑像表情坚毅,他和母亲白文冠的事迹图文并茂,当年回民支队用过的步枪、马鞭等赫然在目。

  就在这些塑像、图文和实物之间,回民支队司令员——“民族英雄”马本斋抗日杀敌、母子两代英雄的壮烈史诗广为传颂。

  提起马本斋,当地83岁的李寅堂老人,张鲁镇原文化站站长杨清振等都表示,在张鲁周边很多地方,至今还流传着很多关于马本斋的故事。

  1944年2月7日,年仅43岁的马本斋病故于莘县,结束了他传奇般的一生,但在很多人心里,就像当年延安为他举行追悼会时,毛泽东的题词那样:“马本斋同志不死”,他的抗日精神,浩气长存。

  ◎不打内战

  最年轻的团长

  毅然弃官还乡

  1901年,马本斋出生于河北献县东辛庄一个回民家庭。兄弟三人,他排行老二,大哥叫马守朋,三弟叫马进坡。

  父亲马永长是一位老实忠厚的农民,母亲白文冠是典型的贤妻良母。有很长一段时间,父亲马永长带着三个儿子在关外谋生,为人牧马,家中生计都是靠马母一人操持。

  马本斋自幼聪颖,读过私塾,十六七岁时,为生活所迫随父亲闯关东,几年后投身东北军。1924年入“东北讲武堂”学习,在讲武堂毕业后,他凭借过硬的本领,从士兵直至奉军独立21师第四团团长,并且是当时最年轻的团长,时年29岁。

  有一种说法是,马本斋的枪法极好,把一个银元往空中一扔,马本斋能一枪命中。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因不满当时国民党政府的不抵抗政策,更不想随军内调打内战,马本斋毅然弃官还乡务农。

  彼时家乡也不安生,有句顺口溜这样形容当时的乱局:“司令遍天下,主任赛牛毛。”在很多地方,扛起一杆旗就是一个“山头”。名目虽多,但都是挂着“抗日”招牌的土匪队伍。一到夜里,四处枪声不断,鸡犬不宁。

  “一天,我们东辛庄的乡亲来找我二哥说:‘本斋啊,好狗护三邻,好汉护三村。你当过团长,带个头保保咱们村子吧!’”在一篇名为《回民支队纪事》的文章中,马本斋的三弟马进坡这样回忆当年的场景。

  听乡亲们一说,本就想着保家卫国的马本斋没有推辞,他组织了十几个人,搞了几条枪,成立了联庄会。

  曾在旧军队干过团长的马本斋,无疑是当地各支“抗日”武装的争取对象,而马本斋不齿于他们的所作所为,拒绝了多支队伍的“拉帮结派”。但当吕正操率领的八路军到河北开展游击战争时,马本斋觉得到了挺身而出的时候了。

  ◎威震冀中

  英勇多谋指挥若定

  创平原作战零死亡

  七七事变后,马本斋率领弟弟和几十名群众在家乡组织了“回民抗日义勇队”。1938年4月18日,侵华日军第一次占领河间县城,吕正操率领河北游击军第一师从日军手里又夺回河间县城,为冀中人民打开了抗日新局面。马本斋受河北游击军的启发,为了抗击日本侵略者,带着弟弟马进坡,联合抗日的回民兄弟组成“回民义勇队”,得到冀中军区司令员孟庆山支持。1938年5月,这支队伍与冀中军区司令员吕正操领导的回民干部教导队合并为回民干部教导部队,马本斋任总队长。当年10月,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此后,有关马本斋的一段传奇开始了。1939年,日寇扫荡华北,马本斋领导的回民支队在河北河间、青县、沧县等地转战,开展敌后游击战争。在日寇对冀中根据地的扫荡中,马本斋的回民支队与八路军主力纵队和贺龙、关向应率领的120师协同作战,威震冀中平原。

  有一场战斗足以说明回民支队之英勇善战。在1940年的一次康庄战斗中,马本斋指挥部队“引蛇出洞,围点打援”,从四面八方向敌军猛烈进攻,经过半小时的战斗,除六七个伪军逃跑外,100余名日伪军全部被歼灭。回民支队没有一人伤亡,创造了当时八路军在平原作战零死亡的纪录。

  这一次战斗,缴获大炮一门,重机枪一挺,轻机枪两挺,步枪60余支,马10余匹,以及许多弹药。八路军冀中军区通报嘉奖马本斋同志,并授予回民总队“攻无不克,坚而不摧,打不垮,拖不烂的铁军”的锦旗。聂荣臻司令员曾表示,这次战役不仅是回民支队的光荣,也是冀中军区八路军的光荣。毛泽东也对回民抗日支队给予高度评价,亲笔题字“百战百胜的回民支队”。

  与其他军队不同,针对回族人信仰伊斯兰教的特点,马本斋在支队里设立了随军阿訇。这一举动既能让战士们安心,也能团结大家抗日杀敌。随军阿訇在部队为士兵宰杀牛羊,为阵亡战士举行遗体安葬仪式,在可能的条件下带领士兵诵读伊斯兰教经。除此之外,还和普通士兵一起承担着打鬼子的任务。这样的设置,在当时中国军队中是唯一的。

  随军阿訇的设立让整天生活在枪林弹雨中的回民战士有了精神的寄托,再加上马本斋战斗中表现出的英勇、多谋和果断,河间、青县、沧县等地的回族群众,纷纷参加他的队伍,1938年9月,部队在河间整编时,已从最初的六十余人扩展到六七百人,此后更加发展壮大。

  ◎大节不死

  母亲坚贞不屈

  他立誓继承母志

  马本斋很厉害,回民支队太能打。吃了多次苦头的日伪军,一看“武斗”不行,就动起了招降马本斋的主意。

  见他先后拒绝了几次,1941年,日军血洗东辛庄,并抓走了马本斋的母亲白文冠。日军对马母威逼利诱,其实目的很明确:让她写劝降信说服儿子投降。

  事情的缘起是,马家一位名叫哈少符的远房亲戚从回民支队叛变了,他告诉日本人:马本斋是孝子,只要抓了白文冠,马本斋肯定会投降。

  不过,他们显然低估了一位中国母亲的民族气节。为了不让敌人利用自己牵制儿子,坚贞不屈的马母痛骂汉奸,此后开始绝食,七天后死去,时年68岁。

  消息传回回民支队,马本斋强忍悲痛,写下“伟大母亲虽死犹生,儿定继承母志,与日本人血战到底”的铮铮誓言。

  在马本斋烈士陵园的一面墙上,马母壮烈牺牲的往事让人唏嘘不已。守园人蔡恩坤指着其中一句话给记者看:“我是党的人,娘被抓了,儿子照样干革命抓鬼子。”这是当年马母牺牲的消息传回来后,马本斋面对群情激昂的战士说的一句话,这句话更像是他对自己下的一个决心。

  在马本斋烈士陵园内,一个石碑上刻着这样两句话:壮志难移,汉回各族模范;大节不死,母子两代英雄。

  这是马本斋去世后,朱德在延安追悼会上写就的一副挽联,也是马本斋和白文冠母子两代英雄的真实写照。

  “在回民支队转战到张鲁镇之后,有一次,支队的文工团专门在镇上演了一出戏,名字就叫‘马母之死’。讲的就是白文冠当年壮烈牺牲的经过。很多老百姓来看,看完后,大家对于鬼子更加痛恨,也更加拥护回民支队。”15日上午,今年83岁的李寅堂对记者说。

  李寅堂没见过马本斋,但他们一家与马本斋非常熟悉。他的父亲李向善曾经是张鲁镇地下党支部书记,在1942年回民支队奉命转移到冀鲁豫边区并长期在张鲁镇活动之后,李向善和马本斋通力合作,在为完成根据地收粮、送粮等各项任务中建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在马本斋生命垂危的时刻,也是李向善,遵照马本斋“葬在张鲁‘第二故乡’”的愿望,亲自为其选择了墓地。

  ◎第二故乡

  传奇人生在张鲁延续

  至今流传许多故事

  1942年,回民支队奉命转移到冀鲁豫边区,此后,马本斋的传奇人生与张鲁紧紧联系在一起。

  原张鲁镇文化站站长杨清振说,在来张鲁之前,据说回民支队在河北地区重创了一个日军青年军官团,日本人恼羞成怒,准备集结优势兵力消灭回民支队。在这种情况下,为了避其锋芒,上级安排回民支队转移到了张鲁镇。

  彼时张鲁地理位置很好,群众革命基础也不错,但抗日武装力量相对分散,回民支队的到来,让很多老百姓看到了希望。

  马本斋也把张鲁看作自己的第二故乡。一到这里,回民支队便扎根在回汉群众之中,抗日军民的融洽相处,也使得回民支队结束了两年的游击战斗状态,开始有了自己稳固的根据地。

  按照上级部署,来到张鲁后,马本斋任第三军分区司令员。而副司令员是此前担任司令员的赵健民。面对灾荒之年的现实情况以及鬼子的不断扫荡,马本斋采用游击战术,率部在冀鲁豫平原上进行了大小数百次战斗,取得了“反扫荡”战斗的多次胜利。尤其是在1943年前后大饥荒时代,马本斋坚决按照上级部署,广泛开展秋收保粮等行动,并领导群众开展借粮斗争。

  至今在张鲁很多地方,还流传着当年马本斋和群众一块打粮轧场的故事。

  到了1943年秋,回民支队由开始时的六七百人发展到了1000多人,根据地也进一步扩大了。1943年10月,鲁西北划归冀南军区,马本斋奉命率回民支队到鲁西南的昆吾、尚和一带活动,组建新三军分区,马本斋任分区司令员兼回民支队司令员。

  队伍开拔前,马本斋与张鲁群众依依惜别,此后多次与张鲁联系,传回捷报,张鲁人民也时刻关注着这支队伍。

  ◎隆重葬礼

  民族英雄因病去世

  安葬张鲁“高抬”哀悼

  1943年冬天,国民党数十万大军向西北地区集结,为应对随时可能发生的突然袭击,中共中央军委命令冀鲁豫部分主力调往陕甘宁边区。

  1944年1月中旬,回民支队接到了奔赴陕甘宁边区保卫延安党中央的任务,这让马本斋欣喜不已。因为去延安见见毛主席是他多年的愿望。

  但不幸的是,当时他颈部的对口疮已经严重恶化。

  9月15日上午,李寅堂老人说,对口疮和其他病不一样,就是喉咙处和脖子处的伤口几乎是对着的,厉害的时候连嘴都张不开。放在现在,这种病也不好治。此后,马本斋的病情又发展为肺炎。

  在濮阳住院后,马本斋曾向杨得志司令员提出要求,希望批准他随军奔赴延安,经杨得志一再劝说,他才同意留院治疗,他难过地对前去看望他的回民支队的同志们说:“你们见到毛主席、朱总司令后,要转达我对他们的问候。”

  1944年正月初八,回民支队动身前往延安,16天后,马本斋辞世,时年43岁。弥留之际,他还对身边的同志说:“让部队等着我。”

  遵照马本斋的遗嘱和尊重回族“葬不过三日”的速葬习俗,军区领导决定在他去世的2月7日当天,就护送其灵柩回张鲁安葬。8日下午,灵柩进入朝城县境,在漫天大雪、大地一片银白的大路两旁,许多回汉同胞闻讯前来凭吊。当日黄昏,在张鲁,前往凭吊的群众络绎不绝,这一情景一直持续到第二天。

  9日下午,安葬仪式在张鲁举行,所有武装部队倒背枪支,以示哀悼。按照回族的最高葬礼,由挽联覆盖的灵柩,被六七十人高抬着从清真寺赶往葬地。当时的冀鲁豫边区首长黄敬亲自加入了高抬的行列。

  据了解,高抬是回族葬礼的最高礼节,在整个抗日战争中,在张鲁镇享受高抬葬礼的只有两个人,马本斋是其一。

  党中央在延安也为他举行了追悼会,总参谋长叶剑英高度赞扬了他光辉的斗争经历和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毛主席写下了“马本斋同志不死”的题词,周恩来副主席题词“民族英雄,吾党战士”,朱德总司令敬献挽联“壮志难移,汉回各族模范;大节不死,母子两代英雄”。

  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将马本斋的故乡命名为“本斋回族自治县”。1954年将他的遗体迁至石家庄市华北军区烈士陵园。

  在几年前的一次采访中,马本斋的儿子马国超说:“我家可谓满门忠烈。马本斋的大哥马守朋死于日本人之手,马本斋的三弟马进坡也被打成一级伤残。”

  马本斋有一对儿女,姐姐马国志,弟弟马国超。

  马本斋病逝时,马国超不过5岁。此后,姐弟俩跟着母亲孙淑芳去了延安。马国超长大后参军,如今已是一名将军。他的姐姐马国志毕业于中央民族学院,退休前在北京民族文化宫工作。孙淑芳生前曾在河北省和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任职。

  ■新闻延伸

  张鲁保卫战,马本斋两次设伏

  在张鲁,马本斋两次设伏赢得张鲁保卫战,是流传较广的一个故事。

  15日上午,70岁的张鲁镇原文化站站长杨清振说,1943年,就在回民支队来到张鲁的第二年,各地闹灾荒,百姓生活异常艰苦。实际上,日伪军在这个时候物资供应也很困难,因此,粮食和布匹就成了敌我双方争夺的焦点。

  当时的张鲁镇与现在不同,多河岗沙丘,灌木丛生,不是粮食主产地。且冀鲁豫边区根据地的兵工厂也在这里,群众抗日情绪高涨,加上附近还有勇猛的回民支队。此前,日伪军轻易不敢到张鲁镇来。不过,灾荒之年,饿过劲儿的日伪军也顾不上分析利弊了,加上他们得到消息,有一批根据地刚收上来的军用物资就放在张鲁,因此一直蠢蠢欲动。

  了解到这一情况后,马本斋决定诱敌深入,他对外放出话来,部队要转移到南方去了,并带部队“开拔”了。

  这一消息让敌人十分兴奋,没了回民支队的张鲁,在他们眼里就成了一块肥肉。就在得到消息的当天夜里,敌人纠集了周边好几个据点的日伪军近千人,赶着牛车、马车,迂回到张鲁南街,准备抢物资。结果在张鲁南街遇到了顽强的抵抗,敌人还纳闷,不是回民支队已经走了吗?

  事实是,回民支队白天开拔离开了张鲁,晚上又回到了这里。

  一看情况不妙,敌人又转移到张鲁东面,准备从那里突破,结果在那里也遭到了伏击。

  最终,此战回民支队消灭、俘获了近百名敌人,并缴获了两挺机枪。

  战斗结束后,群众还编了顺口溜来赞扬马本斋和他的回民支队:

  马本斋真是神,

  一战两伏灭日军,

  回民支队打得好,

  保住了粮食保人民。

  亲自上阵,马本斋唱京剧抒爱国情怀

  “我们是刀,我们是枪,我们是回族抗日武装……”在马本斋烈日陵园祠堂内,贴在墙上的《回民支队战歌》十分醒目。

  这首歌,为1942年回民支队抗战剧社的队员黄仁、白少忠所作。

  马本斋是一个性格倔强、豪放而又十分乐观的人,抗战岁月虽然艰苦,但他始终保持着良好的心态,组织了抗战剧社,不时与军民联欢,鼓舞大家的抗日干劲。

  在回民支队奉命离开冀鲁豫边区之前,为了向父老告别,部队抓紧排练文艺节目,准备召开军民联欢会。马本斋当时身体还好,他组织战士排练京剧《陆文龙》,并饰演王佐的角色。

  在李寅堂与延保玉合著的《张鲁魂》一书中,记载了这一场景。

  李寅堂说,事实上,马本斋没有演戏的特长,之所以饰演王佐,一方面是要以此与民同乐;更重要的是他敬佩王佐这个历史人物,敬佩王佐为唤起陆文龙的民族意识,挽救民族,竟不惜自断一臂的牺牲精神。马本斋也是想借此舞台和王佐这位历史上的民族英雄,表达和抒发自己的爱国心声和情感。

  (记者 赵宗锋 于新贵)

分享到: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3-2009 liaocheng.cc All rights reserved.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