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聊城信息港 > 资讯中心 > 聊城新闻

为跨越赶超集聚“第一资源”

发布:2014-3-24 10:40:11  来源:聊城新闻网  浏览次  编辑:佚名

吹响人才“集结号”

  去年以来,我市以市委、市政府文件出台了《关于实施水城高层次人才重点支持计划的意见》;以两办文件出台了《关于在招商引资中积极推进招才引智工作的意见》等一些列文件,提出了一系列重要举措。这是市委、市政府为全面深化改革、加快跨越赶超吹响的人才“集结号”。

  人才是发展最为宝贵的核心资源。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引进人才、更好地使用人才,需要在政策制度创新和环境营造上下大力气。管理学有句名言:“放错位置的人才等于垃圾”。只有做到人岗匹配、人职相适、人事吻合,才能真正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要用人所长。做到“智者用其谋,勇者用其威,怯者用其慎”,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才的专长和优势。

  对于政府来说,提供并保障人才发展的基本需求,是义不容辞的责任。物质上的需求,只是人才的低层次要求,实现其精神上的满足和自我实现,更需要政府创造并提供合适的体制和制度环境。我市从服务人才工作出发,在打造人才服务绿色通道、建立高层次人才联络员制度等方面都明确了实施细则或配套政策,更加彰显以人为本的理念。为人才发展解决后顾之忧,以事业留人,以感情留人,以适当的待遇留人。

  聊城的跨越发展急需人才,富民兴聊大业系于人才。我们要用更具活力的体制机制用人,用更加完善的保障体系育人,更加重视人才、培养人才、储备人才、用好人才,为打造“东融西借、跨越赶超,建设冀鲁豫三省交界科学发展先行区”打牢基础、蓄足后劲。  

    人才是第一资源,是发展之基、竞争之本。当前,聊城正处于跨越赶超的关键时期,全市上下正加快实施八大富民兴聊战略和五大保障措施,全力以赴打好跨越赶超攻坚战第二战役,要实现这一目标,关键在创新,核心在人才。为此,我市吹响了人才“集结号”,为打造“东融西借、跨越赶超,建设冀鲁豫三省交界科学发展先行区”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证。

  “水积鱼聚,木茂鸟集”。近几年来,市委、市政府始终把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发展之基、竞争之本、跨越之要,努力造就规模宏大、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为吸引各类贤才汇聚水城,我市着力完善人才工作政策体系,先后出台了《关于实施水城高层次人才重点支持计划的意见》《关于在招商引资中积极推进招才引智工作的意见》《关于加快引进高校名所分支机构及推进科研平台载体建设的意见》《关于建立市级领导干部联系高层次人才制度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党管人才工作的实施意见》及《关于健全完善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运行机制的意见》等文件。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系列文件的出台,制约我市人才事业发展的“瓶颈”可望得到突破,打造人才强市的步伐将大大加快。

  制度先行

  下好人才工作“一盘棋”

  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党的领导是核心。为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建设,更好地科学培养人才、广泛聚集人才、用好用活人才,充分发挥各级党委的组织和政治优势,突出做好统筹规划、政策制定、整合力量、营造环境、提供服务等重点工作,我市下发了《关于加强党管人才工作的实施意见》及《关于健全完善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运行机制的意见》等文件,明确了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及各成员单位工作职责,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相关部门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格局。

  统筹人才资源开发,加强制度建设是根本。市委组织部围绕中心任务,按照当好参谋、创新实践、整合资源、示范引领的指导原则,重点做好全市人才队伍建设、全市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重点人才工程的组织实施、高层次人才库建设、完善联系专家制度、市本级高层次人才的服务管理,努力营造有利于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制度环境。与此同时,还将围绕全市重大发展战略涉及人才的关键问题,每年确定重点课题,组织有关成员单位和研究机构开展研究。成立由人才工作知名专家学者、长期从事人才工作的领导同志和部分高层次人才组成的专家咨询委员会,为人才智力服务全市科学发展和人才队伍建设提供决策咨询。

  保障人才政策落实,发挥“一把手”作用是关键。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保障党管人才体制机制运行及各项人才政策贯彻落实效果,关键在于各级党委“一把手”抓“第一资源”的工作力度。结合全市人才工作实际,我市下发了《关于建立市级领导干部联系高层次人才制度的实施意见》,要通过联系服务,适时了解人才专家对我市人才工作建设的意见,要向专家介绍当前的政治经济形势,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倾听他们对党委、政府全面工作的意见建议。同时,组织和发动专家针对当前经济建设的重点、难点问题献言献策,发挥他们在领导决策中的智囊和参谋作用。

  刚柔并济

  打造招才引智“动力源”

  发展需要人才,跨越发展更需要高端人才支撑。为深入贯彻市委十二届四次全体会议精神,切实发挥好招才引智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助推作用,加快提升我市科技创新能力,增强区域综合竞争实力,我市专门下发了《关于在招商引资中积极推进招才引智工作的意见》《关于加快引进高校名所分支机构及推进科研平台载体建设的意见》等文件,大力吸引高端人才、国内外知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分支机构来我市创新创业。

  市委十二届四次全会后,全市掀起了“大招商”的新高潮,充分认识招才引智在推动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和形成新兴产业集聚的关键性作用,利用好这一契机,在招商引资中开展招才引智,通过招才引智积极推进招商引资,形成双向促进的良性互动格局。努力引进一批领军型创新创业人才,引进一批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科研创新平台分支机构,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发展潜力大的项目。通过引进,实现人才、资本、产业的有机融合,努力产生“引进一个高端人才、带来一个创新团队、支撑一个产业、培育一个经济增长点”的衍生效应。

  在具体操作中,注重依托创新创业平台招才引智,坚持以工业集群化发展为方向,围绕我市“212”工程、“3+5”千亿产业园区工程,面向海内外主动吸引集聚高端人才。其中,招才引智类别条件分为三类,分别为企事业创新类高端人才、科技创业类高端人才、高校名所分支机构。我市将对选人才分别授予“创业类(创新类)533计划专家”称号,对外统称“533计划专家”并颁发证书。同时,市级财政每年给予每位人才科研补助5万—10万元,连续3年。各有关县(市区)、相关部门单位要在项目立项、用地、政府采购、科技项目、分配激励等方面制定特殊政策,对“533计划专家”给予优先支持、重点保障。此外,要求各县(市区)、市属开发区,市直各部门(单位)充分抓住当前我市“大招商”的历史机遇,积极请进来、走出去,宣传聊城的投资环境、推介聊城招才引智的诚意,并扎实做好牵线搭桥、定点引进、重点服务工作。对每引进1名“创业类533计划专家”,视同完成5000万招商引资任务;对每引进1名“创新类533计划专家”,视同完成2000万招商引资任务;对每引进1个高校名所分支机构,视同完成5000万招商引资任务。

  盘活资源

  助推现有人才“高层次”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才培养是人才工作的基础。在不失时机地吸纳外地优秀人才和智力资源的同时,我们把人才工作的着重点放在盘活现有人才上,在开发和使用好本地人才上狠下工夫,充分发挥现有人才作用和潜力。

  科学评估现有人才资源,我市下发了《关于实施水城高层次人才重点支持计划的意见》,即“水城高层次人才重点支持计划”(也称“百人计划”),主要是针对我市本地人才的培养和创新创业的重点支持来设计的,计划利用10年左右时间,有计划、有重点地遴选支持一批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和人文社科等领域的领军人才和青年拔尖人才,形成与“533高端人才引进计划”相互衔接的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建设体系,为我市打造“东融西借、跨越赶超,建设冀鲁豫三省交界科学发展先行区”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证。

  “百人计划”遴选的重点是在我市企事业单位、广大农村连续工作两年以上、成绩突出的各类创新创业高层次人才,每两年遴选一批,每批100名左右,重点支持4年。对入选“百人计划”的人才分别授予“水城领军人才”“水城青年拔尖人才”和“服务聊城发展突出贡献人才”称号,统称“百人计划”专家。其中,“水城领军人才”又分为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和科技创业领军人才两类,前者包括科研菁英、杏林名医、教学名师三个小类别。在4年重点支持期内,市财政每年分别给予每位“水城领军人才”2万元、“水城青年拔尖人才”1万元、“服务聊城发展突出贡献人才”1万元科研补助经费;对管理期内入选“泰山学者”特聘专家(教授)的“百人计划”专家,市委、市政府给予重点奖励,每人一次性奖励5万元。此外,对于“水城领军人才”需要解决事业编制的,可由所在单位提出申请,经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审核后,市县党委、政府研究解决;在评定职称、评先创优时应重点推荐,其中所聘任的专业技术职务可不占本单位职数。

  时代呼唤人才,人才造就伟业。推进产业升级和城市升级,广大人才干事创业的舞台将更加广阔,一个人人都能成才、人人都能发展、人人都能做贡献的大好局面必将形成,聊城的明天一定更加美好!

(记者 王帅)

分享到: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3-2009 liaocheng.cc All rights reserved.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