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聊城信息港 > 资讯中心 > 聊城新闻

凝智聚力打造转型升级人才引擎

发布:2014-3-24 10:40:10  来源:聊城新闻网  浏览次  编辑:佚名

  城市发展进程中,现代产业是实现进位赶超、绿色崛起的核心和关键,人才则是产业发展的第一资源。

  近年来,我市将“人才强市”作为推动转型升级、跨越发展的战略举措,突出服务产业发展导向,进一步在夯实基础、丰富载体、抓好特色、科学考核上下工夫,积极促进人才资源向产业集聚,向一线集聚,不断激活人才存量、扩大人才增量、提升人才质量,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

  “聊城制造”

  呼唤创新方式育才

  随着我市产业结构调整的日渐深入,一批“大、高、新”项目纷纷落户聊城,企业转方式调结构的步伐持续加快。人才质量是企业发展的基石,我市积极抓好重点企业人才载体建设,组织实施好“重点企业人才工作联系服务计划”, 为“聊城制造”提供更加全方位的人才支撑。

  我市建立健全人才工作服务网络体系。在全市有色金属及深加工、运输设备、化工、医药、纺织、钢管轴承、农产品深加工和节能环保等8类行业53家重点骨干企业明确了人才工作联络员,将人才工作触角直接延伸到企业一线,拓展了人才工作的广度和深度。同时,积极探索人才工作科学务实的职能抓手。在全市范围内筛选一批智力密集型项目集中立项、重点扶持,并探索在项目立项过程中尝试“人才评估”的可行性。我市重点企业人才工作联系服务计划以8大产业链条为人才资源配置主线,突出了53家重点代表性企业为服务对象,争取达到盘活现有资源、提升人才效能的目的。去年,我市先后推荐鲁西化工等3家企业申报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全部获得批复。山东冠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牵头组建的“农业生物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被批准为国家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国科发体〔2013〕632号)。此外,我市共申报外国专家项目8个,新增省级引智示范推广基地1家,引进外国专家10人次,1名外国专家荣获“齐鲁友谊奖”。建立技能大师工作室1家,推荐中通客车申报国家级技师工作站、高唐时风申报省级技师工作站。通过激发企业自主育才的活力,创新人才培育模式,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人才保证。

  该项工作开展以来,各牵头部门逐步畅通了与各企业的联系渠道,完成了企业基本情况的梳理登记入库工作,共为中小企业解决技术难题50多项、小企业承接大企业加工项目70余项,促成37家企业与20多所国内大校名所集中达成152项合作意向,并帮助引进26名博士、14名硕士,与4 名“泰山学者”人选达成合作协议。为督促激励此项人才工作更好地开展,我市根据工作开展情况选择了15家人才工作成绩比较突出的企业,挂牌命名为“全市人才工作重点联系服务企业”,下一步将集中人才政策优势资源,努力把其建成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人才工作示范企业。

  内涵式发展

  构筑一流平台聚才

  内涵式发展是城市跨越式发展的必经之路,强调的是发展质量、效益和内生动力。要增强发展内生动力,必须依靠创新驱动,创新则源于人才。通过构筑一流的平台吸引、聚集人才更好地持续推动产业改革,激发活力,增强实力,提高竞争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质与量的同步提升。

  我市通过积极开展“水城高层次人才重点支持计划”,以少量多批次的形式,选出一批真正能够立得住的人才,并采取积极有效措施,进行重点培养,积极引导本土人才多出成绩、多出成果,努力打造市级重点人才工程。在继续做好对“千人计划”“泰山学者”进行重点跟踪扶持基础上,我市充分抓好“大招商”的历史机遇,积极推进招才引智工作,督促有关单位不断完善对高层次人才的后续服务,真正实现人才“引得进、留得住”。

  在做好人才服务工作的同时,我市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模式双向引智筑人才高地。在“走出去”方面,我市有选择性地组织有关企业参加了诸如中国山东第七届海洽会、大连海创周、武汉华商会等高端人才交流平台,积极提升人才交流层次;组织信发集团等企业的60多名人员参加了山东省能源管理师的培训,建立了一支在企业一线工作的能源管理师队伍;召开了中国聊城海外高端人才恳谈会,宣传、推介了聊城人才工作,取得了良好的交流效果;与华东理工大学签署了科技创新框架合作协议。与此同时,我市通过将人才“请进来” 招才引智助推城市发展。山东聊城·东南大学产学研交流会召开,东南大学党委书记郭广银率领60多位专家教授到我市开展校地合作工作;经过积极争取,“万名专家服务基层行动计划”走进山东西部经济隆起带(聊城)活动顺利召开,共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4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及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0余名,服务项目涵盖我市4大行业23家单位的25个重点项目;我市东昌府区积极引进人才贡献企业发展,今年引进了中科院卢秉恒院士、德国专家斯塔曼、印度专家钱坦,以纽约大学有机化学博士程鹏为首的16名博士组成的创新团队;在“专家博士团阳谷行”活动中邀请东南大学、中南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东华大学、山东农业大学等高校院所的专家教授到我市与企业进行对接。

  绿色崛起

  强化激励保障用才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经济发展水平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但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依然存在,资源、环境压力空前巨大,转型升级、走绿色崛起之路成为必然。推动绿色崛起离不开人才的支撑作用。人才既是推动绿色崛起的实施主体,同时也是推动绿色崛起的核心要素。转型升级、走绿色崛起之路必须依靠人才引领创新驱动发展。

  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更大限度地发挥人才的作用需要建立良好的人才发展机制,必须“用好用活人才”,建立更为灵活的激励保障机制,最大限度支持和帮助科技人员创新创业。我市突出各职能领域人才项目的带动及突破作用。围绕今年人才重点任务,共把23个项目确定为全市人才工作重点支持的项目。积极选拔“乡村之星”“首席技师”,大力培养农村实用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中的领军人物,采取广泛发动、严格审核、认真评审、实地考察、公示等措施,去年共选拔推荐出12名省乡村之星申报人选,评选出20名市乡村之星、15名市首席技师,以典型示范带动全市人才坚持改革引领、创新驱动,走好“五化同步”之路,推动绿色崛起。

  通过运用人才工作考核,引入激励机制,为我市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提供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我市在积极挖掘机构建设、领导重视、环境建设等共性部分基础上,有效克服了定性考核时的不确定因素。对县(市区)的定性考核,本着简捷实用的原则,仅就人才环境中的创新做法和人才工作突破性活动两项进行考核,突出考核操作性,定量部分尽量弱化差异性,在可比性上下工夫。具体到每个考核单位的考核指标,主要分重点项目、重点企业联系服务计划、具体人才职能业务三部分,并将对“联系服务计划”制定一套配套的专项考核细则,力争科学务实。在分各职能部门的目标上,也尽量具体到数字,最大限度地回避个性的差异,确保可比性和可信度。参与满意度测评的既有人才代表、用人单位代表又有博士后工作站及企业技术中心等平台载体代表,确保被考核单位联系管理的领域都有代表参与测评,确保测评结果具有广泛的真实性,真正反映出人才的意愿。

(记者 叶晨雯)

分享到: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3-2009 liaocheng.cc All rights reserved.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