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聊城信息港 > 资讯中心 > 聊城新闻

东阿王皮戏传承200年后继无人 非遗文化濒临危机

发布:2015-8-24 8:55:59  来源:齐鲁网  浏览次  编辑:佚名

下马头“王皮戏”传承人李水成

下马头“王皮戏”传承人李水成

李水成身穿下马头“王皮戏”戏服

李水成身穿下马头“王皮戏”戏服

下马头“王皮戏”传承人陈月亭

下马头“王皮戏”传承人陈月亭

  聊城齐鲁网8月14日讯(实习记者 赵志鹏)在东阿县牛角店镇下马头村有一种名叫“王皮戏”的民间戏剧,因剧目题材多为民间故事,诙谐风趣、通俗易懂,在下马头村口口相传了200多年。然而作为聊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王皮戏”如今却不得不面临失传的窘境。

  记者从东阿牛角店镇政府获悉,目前全村仅剩两位老人能够将“王皮戏”完整的唱下来,一位是75岁的李水成,另一位是85岁的老人陈月亭。

  “王皮戏”起源于清朝 传说色彩重

  “年轻时因为爱玩,对各种戏剧都比较感兴趣,从20多岁开始便和村里的老师傅们学唱王皮戏,每逢春节、正月十五会跟着戏班在村镇上到处跑场子”,75岁的老艺人李水成说。

  据李水城老人介绍,“王皮戏”的由来还有个精彩故事。清康熙年间,朝臣孙司马告老还乡时途经济南府,发现养子院(专门收养残疾人的地方)的生活非常艰苦,就给了生活在养子院中的十八个残疾大姐一些银两,将其许配于养子院门口的修鞋匠王庆春。此后,王鞋匠与十八个妻子回老家生活。

  但是时间一久,王鞋匠家出现家庭纠纷,孙司马据此编写了剧本《十八大姐逗王皮》。而下码头村民根据这个剧本,在村子土地庙里学唱,并以“秧歌戏”的演出形式在夜间进行了演出。因戏中主角名叫王皮,由此得名“王皮戏”。

  除“王皮戏”的起源带有些传说色彩外,戏剧表演过程中的乐器也颇有地方特色。据李水成回忆,由于“王皮戏”刚出现时并没有文场乐队,戏剧的伴奏,只用常见的皮鼓、锣、手锣、钹等打击乐器。后又增加了以板胡为主的文场乐队的伴奏,器乐样式得到进一步的丰富。

  跑唱结合 演员名字取自《百家姓》

  由于王皮戏是由民间秧歌发展而来,并长期以“摆地摊”形式演出为主,所以形成了一套极具特色的演出形式。

  按照李水成老人的说法,演出时演员的数量、名称和装扮都有严格的标准,全戏共20位演员,演员按照《百家姓》取名,分为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冯、陈、褚、卫、蒋、沈、韩、杨、朱、秦、尤、许。按老祖宗的说法,二十位演员中最多只能有18人化妆,剩下的2人不能化妆,否则扮演王皮的演员会“死掉”。

  和其它剧种不同的是,王皮戏开场前,演员要先“跑场”。二十位演员上装登场,手持彩灯(伞灯、瓶子灯、升灯、鼓子灯、篮子灯等)排成单行队列,带头的人手持一杆“图”字大旗开道,边扭边唱路灯歌,开始围着戏台“跑场子”。

  跑场时分外摞成、里摞成、里二外四、里四外二、龙调挂、十字穿城等跑技。跑场队形变化无穷,各式彩灯上下翻飞,好似灯舞,十分壮观。跑场后观众围绕四周,扮妆演员集中坐在上首,进行演唱。跑场过后,演员再围出一个场子,这时便正式开唱,而扮演王皮的演员每次都要是第一个演唱。在演出《十八大姐逗王皮》过程中,还穿插了“瞎子观灯”、“寡妇上坟”、“卖翠花”等诙谐幽默的民间故事。

  “王皮戏”后继无人 民间非遗文化濒临危机

  20世纪40年代至60年代,是下马头王皮戏的兴盛期,那时戏剧有县里多方照顾。40年代中期,下码头村还成立了“王皮戏剧社”,全社40多人,每年正月都会在本村或到外村演出。

  1959年聊城地区组织了业余和专业剧团会演,东阿县文化局聘请下马头村艺人传授了王皮戏。为加强音乐的表现力,文化局组织音乐教师,根据剧中的唱词和王皮戏的曲调,整理出曲谱。60年代末,由于传承出现困难,加上艺人们靠唱王皮戏获取的收益减少,这种民间剧种逐渐衰落。

  “1995年春节我们这些老演员在下码头村场院,演出了最后一场王皮戏,后来因为经济上入不敷出、演员年龄等问题,就再也没有演唱过。”老艺人李水成说。

  凡是民间艺术大都会不可避免的面临传承问题,如今“王皮戏”现存的传承人也仅剩下75岁的李水成和85岁的陈月亭了。

  “现在下马头王皮戏的处境非常困难,几乎是濒临灭绝。一是因为村里年轻人大多数都外出打工,没人愿意学;二是经济上没有太多的收益。”李水成老人叹着气说。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真正对戏剧感兴趣的年轻人越来越少,包括“王皮戏”在内的许多民间戏剧如今都在“夹缝”中生存。如何加大对民间艺术的保护、对传承人的培养值得当下人深思,切勿让民间艺术的传承成为一种遗憾。

分享到: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3-2009 liaocheng.cc All rights reserved.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