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聊城信息港 > 资讯中心 > 聊城新闻

东阿娄西华的创业人生:从小商贩到企业的大老板

发布:2015-8-5 23:45:13  来源:齐鲁网  浏览次  编辑:佚名

  聊城齐鲁网7月8日讯(东阿台 齐兵 曹迎军 吕振)在东阿县高集镇西娄村有家粮食制品加工企业,目前,这家企业拥有300吨的大型面粉生产线和两条大型低温、低速面条生产线,每天消耗掉的小麦就达30万斤,生产出的面粉、面条等产品畅销大江南北,供不应求,这家企业的老板就是西娄村的村民娄西华,可你怎么也想不到,拥有这么大家业的娄西华在14年前还是一个不起眼的走村串户收粮食的小商贩。

  在高集镇西娄村华云粮食制品有限公司,我们找到了娄西华,他正忙着在车间察看生产情况。这位举止优雅,谈吐大方的企业总经理在14年前还是一个走村串户收粮食的小商贩,当时用的小三轮还是向亲戚借了四千元买的。

  娄西华告诉记者,那个时候是很累的,就是说走街串户的收粮食,收了然后就是过磅,然后再扛到车上,然后在拉到粮局里,再卸下来,一天连搬带扛的要一两万斤。那时候是我自己做,那时侯我体重是115斤左右,有时候扛麻袋,麻袋180斤左右。每一次装卸都是一万多斤,很累。开始收小麦的时候,每天能挣到一百多块钱,我算了一个帐,每天收入一百块钱左右的话,等于三百多斤小麦,那个时候每亩小麦的收成大体也就六七百斤。如果做生意的话,两天就能收入一亩地的产值。所以说后来就一直做这个生意。那个时候五六天的时间就能顶农民一年的收入。

  娄西华从小就颇有经营头脑,当问他在当时要选择做收粮食这样的小生意时,娄西华给我们道出了其中的秘密。走村串户收粮食虽然很辛苦,但每天娄西华就能挣到一百多块钱,更何况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这让娄西华很是兴奋和激动,可是娄西华并没有满足,他心里还有更大的追求。

  娄西华一对家人提出这个想法,就立刻遭到了家里人的反对,在一无资金二无经验的前题下干企业,让家人和朋友听起来真是天方夜谭。但娄西华想办面粉厂的想法每天都让他彻夜难眠,后来在他苦口婆心的劝说下,家里人终于同意了,可是办一个小型面粉加工厂最少需要三十万元,虽然是通过收粮食积攒一点钱,但离三十万的数目相差甚远,到哪里弄这么多的钱呢?娄西华真是犯了难,为了能够最快的积攒办面粉厂的资金,娄西华除了每天走村串户收粮食以外,又干上化肥经销门市部,创业的艰辛远比他想像的要大的多,每当提起那段艰苦的日子,娄西华就不免有些激动。

  娄西华对记者说,原来该吃的苦都吃过了,该受的罪也都受过了。就是说感觉都挺过来了,现在回过头来想,也没有说哪个地方有过不去的坎。2000年的时候,职能部门还有好多要协调关系,之前没有做过,所有的东西都是重新开始。经过努力面粉加工厂就算正式起步了,之后的一两年的时间里,面粉厂运营的相当好,按照常理,娄西华该满足了,可他的心里还有更大打算。2007年他想进一步拓宽产业链,提高面粉的附加值,他又打起了生产面条、面片的主意。

  娄西华用了14年的时间,把一个占地5亩的单纯的小型面粉加工厂发展成了占地六十亩地的粮食制品加工企业,回想起14年前开着三轮车走村串户去收粮食,娄西华感慨万千,他说经历过的这么些磨难对自己来说是人生中最难得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有了它,再大的困难都能克服。

  在企业发展壮大的同时,娄西华的思想观念也悄悄地跟着发生了变化,他说,他现在不仅仅是为了挣钱而挣钱,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就是自己身上又多了一份社会责任感。

  在企业里打工的员工告诉记者,为了解决同志们的后顾之忧,我们信用社开的存折,用每个职工的老人的名字开的,这个钱职工不能提取,每人每月一百块钱,这是孝敬父母的。

  娄西华有他的想法,他认为百善孝为先,我们不能做大的,我们就从小的着手,力所能及地做一些事情,弘扬一下这方面的传统文化。

  娄西华的面粉厂在收购粮食的时候总是比市场价格高出一两分钱,企业有固定员工一百多人,这也无形之中给当地创造了更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员工说,我们这里有搞技术的,每月能拿到五千多块钱,我们每个职工每月两天假期,如果不缺勤的话,每月能拿到2200-3000元,岗位不一样,工资待遇不一样。

  娄西华告诉记者:“农民种地实在是真不容易,这几年比原来还好一些,我本身就是一个农民,我种了好多年的地。我们收购的价格比市场价高一分到二分,有的地方是三分钱,这样周围农民受益,一年下来,增加几百万,上千万的收入。”

  从收粮食的小商贩到企业的大老板,娄西华的创业之路是一个困难接着一个困难,一路走来,考验着他的不仅仅是智慧,同时又是一种意志,其实有了这种不放弃,不认输的精神,再加上勇敢地去尝试,无论做什么事都会成功。

分享到: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3-2009 liaocheng.cc All rights reserved.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