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聊城信息港 > 资讯中心 > 聊城新闻

聊城古稀老人著书论聊城 勘正多个史料说法

发布:2015-5-18 16:16:36  来源:聊城新闻网  浏览次  编辑:佚名
 
 

图为陈昆麟在翻阅文献资料。

  今年72岁的陈昆麟,是一位著名的文物专家,退休后,他并没有停歇,继续忙碌着他钟爱一生的文物考古工作。

  1968年,陈昆麟毕业于山东大学历史系,从此,他与文史结下了不解之缘。在近50年的时间里,他每天都与历史对话。50年,他积淀了丰富的文史知识。近几年,他翻阅了大量的历史文献资料,结合他多年的考古实践,结集出版了数十万字的《聊城论考》一书,系统勘正了一些历史上的谬误,并且将自己近几年的考古研究成果再一次呈现给读者。

  《聊城论考》一书出版后,引起业内广泛赞可。这本书有哪些可圈可点之处?近日,记者对陈昆麟进行了采访,听他说说聊城历史上的亮点。

  气候:

  聊城曾为亚热带气候

  鲁西平原广袤无际,这得益于一条大河——黄河。历史上的黄河在此纵横捭阖,很任性。黄河每一次任性,给这片土地上生活的人们带来灾难的同时,也带来了大量泥沙,这成为聊城地貌改变的原因之一。

  那么,原来的聊城是怎样的地貌呢?陈昆麟对这个问题做了深入研究和考证。

  陈昆麟说,大约在一万年前,全球性的最后一次冰期消退,我国黄河流域的气候逐渐变暖。气温虽然有所上升,但仍然寒冷干燥。距今8000-5000年间,进入后冰期最温暖、最湿润时期,年平均气温比现在高3-5度。处于黄河中下游的聊城,当时正处于这一气候条件下。此时的聊城,黄河奔流,湖沼密布,为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不仅提供了充足的水源,而且也提供了丰富的鱼类食物。

  陈昆麟介绍,植物的孢子和花粉,虽然是颗粒,但是异常坚硬。因此,考古工作者通过对土壤中的孢子和花粉的分析,就可以找到当时在这一地带生长的植物种类。目前,聊城市范围内虽然还没有找到这一时期的孢子和花粉,但是,依据同一纬度线区间的考古资料,也可以考证出聊城市域当时的自然环境。也因此,陈昆麟按照这一原则,开始了他的考证。

  环境考古工作者通过对陕西渭水流域土壤中孢子和花粉的分析研究,发现了当时生长在这一地区的草类植物有蒿藜、禾草、葎草等,树木有柳、胡桃、鹅耳杨、栎、榆、柿、铁杉等。铁杉这种高大的针叶树种,喜温暖的气候,当今分布在秦巴地区以南的亚热带地区。而距今8000-5000年间,渭水流域地区也生长着铁杉,这证明当时的渭水流域属于亚热带气候。在河北南宫,与渭水流域相对应的地层中,也发现了只能生长在亚热带地区的植物枫香和山毛榉的花粉。在山东历城也曾发掘出已经碳化的竹节,这说明南方生长的竹子在历史上也在黄河流域生长过。近年,在山东后李文化遗存中,又发现了“今天只能生长在长江流域淡水中的水蕨属类植物孢子”。

  在陕西渭水流域,发现了大量的獐和中华鼠的碎骨,而它们都生活在亚热带气候环境中。更接近聊城的河南濮阳,曾经发现了一些适应亚热带气候生存的蚌类,在山东兖州甚至还出土了至少20多个扬子鳄残骨。

  陈昆麟说,虽然在聊城市域内还没有发现亚热带气候下生存的植物孢子或者花粉,也没有发现亚热带气候下生存的动物残骨,但是,聊城与渭水流域、濮阳、历城属于同一纬度。因此,根据这些环境考古学的资料考证,大约在8000-5000年期间,今聊城市域属于亚热带气候,这里气候温暖湿润,河流交错,湖泊密布,竹林遍地。陆上各种动物成群结队,水中鱼蚌丰富,给生活在这里的古人类提供了丰富的食物。

  聊城:

  “聊”即花椒树,围而成城

  聊城的名字由何而来?这是困扰聊城人的一个问题。曾经一度盛行聊城是因“聊河”而得名。更有人推断,这里曾经有“聊国”,因此,“聊城”沿袭国名而来。不断地争论,一时难分伯仲。作为聊城著名文物专家,陈昆麟通过考证,断定“聊城”因“城邑”得名。

  为了考证聊城因何得名,陈昆麟查阅了大量文献资料。他说,《春秋左传》中记载了大量河流和水系。但并不见有“聊河”或者“聊水”的记载。同时,《史记.河渠书》、《汉书.地理志》中都没有此记载。郦道元的《水经注》记载河流最为详细。聊城周围的河水、王莽河、屯氏河、邓里渠、瓠子河、济水、土河、漯河、鸣犊河、黄沟、郭水、武水等十多条古代河流都在《水经注》中有记载,唯独没有“聊河”或者“聊城”的记载。陈昆麟介绍说,《水经注》是论述河流、沟渠、湖泊乃至水系附近的地理环境、名胜古迹、人文景观的权威性著作。聊城附近的“黄沟”、“郭水”在当时都是很不起眼的小河,这种小河都收录在《水经注》中,竟然没有“聊河”或者“聊水”的记载,有些不合常理。

  陈昆麟个人认为,之所以人们讹传聊城是由“聊河”得名而来,是因为人们受到明清时期的方志中有“聊河”的说法。但是,聊城的得名比方志中的“聊河”之说要早得多,因此,这不能作为聊城得名的证据。事实上,宋代成书的《太平寰宇记》有这样的记载:“博固城隋图经云,或谓之布鼓城,即石勒时筑在大河之曲”。而随后的明万历《东昌府志》、清乾隆《山东通志》、清宣统《聊城县志》均将“大河”误写为“聊河”。实际上,《太平寰宇记》中的“大河”是黄河。因此,传说中的“聊河”、“聊水”并不存在。

  另外,聊城因国得名也不成立。据文献记载,春秋前期,聊城区域内记载的小国有莘县南的“顾国”、“观国”,聊城附近的“郭国”、“柯国”、“高唐国”、“棠国”,而没有“聊”或者“摄”等国名。到春秋中期,聊城市域内的已经没有小国的记载了,只有城邑。此时的城邑有聊、摄、阿邑、冠氏邑、高唐、夷仪等。这些城邑并不是小国,因此,聊城因国得名并没有证据。

  事实上,“聊”最早见于文献是在《春秋左传》中鲁昭公20年(公元前522年)。此时的“聊”是齐国西境的一座城邑。因此,聊城得名与城邑是有历史根据的。

  “聊”是一座怎样的城邑呢?“聊”本身是一种灌木,枝间多刺,也就是现在的花椒树。将这些灌木栽植在城邑四周,后来,城邑名字演变成“聊”了。

  诗人:

  李白多次来过,王维在聊城居住4年

  唐朝李白、王维是家喻户晓的大诗人,这两位历史上的大诗人曾经在聊城住过,这可能是很多聊城人不知晓的。

  陈昆麟介绍说,李白35岁那年,也就是唐开元24年(736年),李白带着夫人和孩子,绕道平原,来到了山东任城,也就是现在的济宁。李白和家人在济宁居住了23年之久。期间,他曾游历了山东的名山大川以及人文荟萃之地。当时的博州、济州都曾是李白的驻足之地。李白在这里留下了很多诗篇。过济州时,写有《李白高卧沙丘城》;过博平时,写了《李白博平会友题诗》;过聊城时,李白又写有《别鲁颂》等诗篇。

  不仅如此,李白在聊城还有两位挚友。一是为李白编辑第一部诗集的唐代博州人魏万,另一个是道友王志安。

  王维与聊城也有缘。唐开元9年(721年),只有21岁的王维在殿试中摘得状元,成为状元郎,可谓少年得志。不过,没过多久,这位年轻的状元郎因罪被贬济州,成了一名管仓库的参军。唐代的济州治所卢县,也就是现在聊城高新区韩集乡高垣墙村一带,这里至今仍然高出地面两三米,即济州城遗址。

  王维有音乐天赋,中状元后,授官太乐丞,可以说发挥了他的特长。可是,很快,王维从太乐丞贬到了管仓库的司仓参军一职。被贬济州后,王维心情郁闷,从开元9年(721年)一直到开元14年离开济州,王维写的诗歌有近20多首,特别是《裴仆射济州遗爱碑》一诗是研究王维在济州的重要资料。

  陈昆麟认为,无论是李白,还是王维,都与聊城有着太多的联系,期间也有很多的历史文化故事,挖掘出来,也许能为聊城的多一份沉甸甸的历史文化遗存。

  除了以上,陈昆麟还对山陕会馆记事碑上的捐银商号进行了细致的整理,陈昆麟说,仅山陕会馆记事碑上的捐银商号就有4135家,这说明聊城在当时是何等的繁华。另外,陈昆麟在这本书中,还对侵华日军在鲁西北罪行,以及鲁西北人民抗战史进行了研究。

(记者 于新贵)

分享到: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3-2009 liaocheng.cc All rights reserved.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