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聊城信息港 > 资讯中心 > 聊城新闻

聊城:清明时节祭扫先烈 红色追忆不朽丰碑

发布:2015-4-10 8:37:45  来源:齐鲁网  浏览次  编辑:佚名

  7

北洋集村革命烈士纪念亭

  花如海,人如潮,挽幛寄哀思,美酒祭英烈。4月3日上午,一场春雨后的开发区北城街道办事处北杨集革命烈士亭内青松翠柏,青翠欲滴,更加庄严肃穆。来自不同行业、部门的数百名党员干部、教师学生和群众怀着沉重的心情举行祭扫革命烈士墓活动。面对烈士的英灵,人们用自己的真诚表达对先烈们的怀念。

  岁月如歌,讴唱着历史的沧海桑田;石碑不言,承载着先烈的浩然正气。

  时逢清明节,祭扫烈士墓之际,我们到北城街道办事处北杨集革命烈士亭和广平乡“抗日英雄村”的张家楼抗日烈士纪念碑前,祭奠先烈们的英灵,缅怀先烈们的英雄事迹,表达对英烈的崇敬之情。

  【亲历者说】

  “七烈士”

  英雄的赞歌

  在北城街道办事处北杨集村,七烈士之一的后人翟瑞贞给我们讲述了“七烈士”的英雄事迹。

  1937年,中共地下党组织派袁本恒来北杨集村密秘开展工作,赵春华、赵春湖、翟修安等积极响应,先后被发展为中共地下党员,建立了以赵春华同志为首的聊城农村第一个中共地下的中心支部。到1938年,地下党员发展到19人,并以地下党员为骨干,成立了农民互助会。

  地下党支部领导农民互助会,要清算北杨集村的土地税,与当时伪村长翟东成为首的土豪劣绅进行斗争,将翟东成的家院团团围住,翟东成被吓得缩成一团,威风扫地,人民群众斗志昂扬,群情激愤。伪村长翟东成被迫退位下台,翟修安同志担任了北杨集村第一个共产党领导下的村长,地下党组控制了北杨集村的基层政权。“七七事变”后不久,聊城失陷。鲁西民众蹂躏于日寇铁蹄之下,上级派沈廷梅来北杨集帮助地下党组织开展工作,成立了聊城东北地区委员会,沈廷梅担任工委书记,赵春华任民运部长,组织秘密武装,在当时的聊城、茌平、博平三县边界上不断打击敌人。扒公路、割电线,掐断敌人的通讯联系,日本鬼子处处挨打受挫。日本鬼子恼羞成怒,责令当时聊城伪县长李汉章,限期找到共产党在北杨集区的线索。

  翟东成卖身投靠日寇,写下地下党员和积极分子的名单告密。1940年4月20日清晨,日寇汉奸突然包围了北杨集,男女老少都被赶到耿家院子里。周围墙头上摆满一挺挺机枪。鬼子汉奸举着一把把明晃晃的刺刀,全村上下一片白色恐怖。翟东成也假装被捕,绑在汽车上。日本鬼子逼着群众一个个从汽车跟前走过,经过时,只要翟东成闭一闭眼,这个人就立刻被抓起来。

  赵春华看到这种情况,心想突围是没有希望了,自己是共产党员,决不能眼看着群众惨遭杀害。他挺身而出,怒视着日本宪兵队长龟田和翻译南云成说:“你们不是找我吗,我就是赵春华。”一下子把敌人给震住了,日本宪兵队长龟田拉着洋刀,围着赵春华转了一圈,瞪着贼眼,嚎叫着:“好,好的,你是这个,还有谁是八路?”一边用手作了个“八”字。

  “北杨集就我一个,与他们无关,不要残害北杨集们的百姓。”赵春华同志被捕了。

  当翟修安走过汽车时,日本翻译问:“你叫什么名字?”

  “翟敬申。”翟修安临时化了个名。南云成见名单上没有这个名字,犹豫了一下。这时只见汽车上的翟东成眼睛一眨,翟修安立刻被拳打脚踢,绑了起来。就这样,北杨集村的7名地下党员和60多名群众被捕了。

  赵春华等同志被捕后,在狱中跟日本鬼子进行殊死的斗争,表现出了共产党员的气概。

  凶残的敌人用皮鞭抽、老虎凳、压杠子、灌辣椒水、火烙等残无人道的酷刑,审讯逼供。赵春华等人被打的皮开肉绽,死去活来。敌人把王宪伦吊起来,用烧红的烙铁烙,烙得他浑身冒油,汗似水一样流,死去活来,昏倒又浇凉水。但日本鬼子始终也没从他嘴里掏出一点情况来,龟田无可奈何的哀叹:“好小子!真不愧是个共产党员。”

  龟田无法,又把赵春华拉出来审问。“你的上级是谁?他在什么地方?”“不知道,知道也不告诉你!”赵春华正气凛然地说:“男子汉大丈夫,怕死就不革命!你们能杀死我一个赵春华,但是还会出来千千万万个共产党员,你们是杀不尽的,你们这些吃人的野兽,是兔子的尾巴长不了。”龟田被气得直打颤,想要马上杀掉赵春华,又怕断了线索,只好把他押下去。别的同志面对敌人的屠刀,也视死如归,不愧为民族的英雄。赵春华等3位同志,在聊城被日寇杀害,英勇就义。翟修安等同志在1940年被押往济南,光荣牺牲。

  解放后,人民为了纪念革命烈士,修建了烈士纪念亭,烈士亭筑于高出地面0.5米的台基之上,周围建有花砖围墙,围墙内外树木环绕。1999年4月,北杨集烈士亭被批准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作为聊城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上的重要景点,每年都有大量游客前来祭奠和缅怀,接受革命传统教育。

  “英雄村”

  且为忠魂舞

  “我们村是全国唯一的抗日英雄村,开发区列专款、设专户,多方筹措资金,对张家楼抗日遗址进行改造。如今,192座散葬烈士墓、张家楼抗日遗址纪念园展厅已竣工,这里成了鲁西北红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广平乡张家楼村村支书张德勤介绍。

  在散葬烈士墓的南面矗立着10米高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基部为双层六级石砌方台,碑座为水泥方台,碑身呈方柱形,上覆起脊飞檐碑冠,碑身和碑座4面皆刻有碑文。纪念碑巍峨、高耸,庄严、肃穆,仿佛诉说着68年前的那惨绝人寰战斗,鞭打着日伪军的滔天罪行。

  60年前,这里发生过日军屠杀村民的大惨案,只有1080人的村庄共有333人被日寇和伪军杀害。同时,村民们进行了顽强的反抗,全村男女老少手拿大刀、长矛、钢叉、菜刀及自制的土枪土炮和敌人展开血战。1960年的全国民兵代表大会上,张家楼村被命名为“英雄村”.

  抗日战争后期的张家楼村,有301户人家共1080人,四周都是敌人的据点,是日伪军烧杀抢掠的重点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成立了300多人的民兵组织--联防队。村里还要求“有20亩地就要有一支枪”,联防队就有了钢枪、土枪、土炮等武器,还挖了濠沟,修了寨墙。联防队经常打得来扫荡的日伪军仓皇逃窜,张家楼成了有名的“抗日堡垒村”.

  1945年农历二月十八,这是张家楼人世世代代都会铭记的日子。大汉奸国民党三十三纵队司令、伪茌平县长李歧山从临清、茌平等地搬来了日军和重炮,并由他和日军顾问井上调动指挥日伪军3700多人,准备血洗张家楼。

  当时茌平县县长徐参在前一天晚上获悉日伪军准备调重炮血洗张家楼的确切消息,立即写信给张家楼民兵连,要全体村民马上撤离,不能固守。但万万想不到的是,送信的人竟喝醉了酒没把信送到!这使得张家楼村错过了准备的机会。

  天将拂晓,3700多个敌人将张家楼团团包围。上午8时许,日军用重炮将村子的北门打开,集中炮火向村中猛轰,轻重机枪组成的火力网射向抗日群众。民兵和老百姓的武器是土枪、大刀、铁叉,拼了命也抵不住敌人的火力。这时日伪军从北门打进来。联防队大队长张承刚指挥30多名青壮年男女从南门逃生后,又有20多名群众从西门南门往外冲,但被机枪封锁,冲不出去,大都被敌人残杀在街道上、胡同内。

  面对凶残的敌人,张家楼的民兵和群众没有束手待毙,而是进行了殊死的反抗,不惜流尽最后一滴血。倒下去的人,有的手榴弹引线还在手中,有的手中还抓着菜刀。在那次血案中,全村没有一人投降,没有一个人当汉奸。

  战斗中,民兵始终冲在最前方,在敌我力量悬殊、寡不敌众的情况下,组织群众突围。副大队长张同兴带领20多名民兵向南门冲击,民兵在前,群众在后,准备杀开一条血路,但遭到敌人机枪封锁,全部遭到枪杀。紧接着八路军县大队的联络员张同于带领群众继续突围,他第一个冲上寨墙一枪打死一个治安军指挥官,趁敌人慌乱,绕道冲击,带领150多人冲出包围脱离危险。在这之后,日伪军进村持续烧杀两个多小时。

  这是侵华日军和国民党反动派、汉奸伪军共同策划的大惨案。这是日寇在宣布投降前残杀中国人民的又一罪行。

  滚滚浓烟烧了好几天,全村的房屋都被烧光。这次日伪军制造的“惨案”,被打死的联防队员和群众共有333人,受伤的271入,全家被害的11户,剩1人的11户,烧毁民房2723间,抢走耕牛86头,大车48辆,其他物资不计共数。这就是日本侵略者造成的闻名鲁西北的“张家楼惨案”.

  1959年,在全国民兵大会上,张家楼村被誉为“抗日英雄村”.1971年,经聊城军分区批准,为纪念抗击日伪军入侵英勇献身的333名烈士,在该村南侧建立了人民英雄纪念碑和抗日遗址纪念馆。1971年7月,纪念碑竣工。1977年12月,张家楼抗日遗址被山东省公布为第一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为茌平县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昔日的硝烟和战火在岁月的长河中泯灭。然而,那一个个为新中国诞生而英勇牺牲的革命英烈,那可歌可泣、惊天动地的斗争业绩,那坚信共产主义事业必胜的坚定信念和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铸就了这一座座不朽的丰碑!

  (记者 赵宏磊 通讯员 李瑞成)

分享到: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3-2009 liaocheng.cc All rights reserved.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