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聊城信息港 > 资讯中心 > 聊城新闻

“哆嗦旗舞”:流传300年的民间艺术“瑰宝”

发布:2015-2-21 0:33:39  来源:齐鲁网  浏览次  编辑:佚名

  聊城齐鲁网2月16日讯(高唐台 郝淑宁 通讯员 朱燕)民间有一种舞,这种舞由男女成双挑逗表演,随着锣鼓的节奏,旗左右摇摆,演员扭动身躯,抖膀飞眼,表现亲近爱恋之情,这种舞就是民间俗称的 “哆嗦旗”,其表演形式夸张、粗犷、逗乐,深得群众喜爱,至今仍在高唐大地流传。据考证,哆嗦旗舞起源于康熙年间,盛行于清朝末年,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日前,记者来到“哆嗦旗舞”的流行地高唐县姜店镇八刘村,探寻这一文化之“精华”。

  追根溯源——“哆嗦旗”的兴起与发展

  说起“哆嗦旗”的由来,现年75岁的八刘村村民岳善良老人娓娓道来。据他所说,在他十多岁时就开始跳“哆嗦旗”,那时正值全国“土改”,穷人翻身斗地主、斗恶霸,分田到户,穷人们终于有了属于个人的土地,再不用给地主交地租了,也不再受地主的剥削和压迫了,那种翻身当主人的感觉甭提多高兴了,在吃、喝上也较从前有了很大好转。也就是从那时起,人们为了庆丰收,逢年过节就自发组织起来跳“哆嗦旗”。当时,村里跳“哆嗦旗”的领军人物叫岳金兴,他是那个时候村里的文艺骨干,时年三十几岁,也会跳,也会唱戏。岳金兴就把一些动作示范传授给村里的爱好者和孩子们,慢慢地,会跳“哆嗦旗”的人越来越多,队伍越来越庞大,而且自创的一些动作也越来越夸张,表演风格憨态可掬、诙谐幽默,深得老百姓喜爱。八刘村的“哆嗦旗”也因此声名鹊起,在当地产生极大影响,十里八乡的群众都赶来看热闹。再后来,遭遇三年自然灾害、“文化大革命”,“哆嗦旗”表演时断时续。直到文革结束,这项表演在村里又重新活跃起来,成为老百姓庆丰收、逢年过节必不可少的演出项目。

  滑稽喜人——“哆嗦旗”的妆容与表演

  “哆嗦旗”的表演主要是两个“丑”之间的挑逗,所画妆容丑陋不堪,越丑越好看。据八刘村支部书记也是现今的主要传承人岳金喜说,沿袭下来的“哆嗦旗”服装上身是一件花小褂,下身是如同裙子一般的“齐寸子”,腿两侧都是开叉的,头上戴一顶“辣椒帽”,这样的穿衣打扮再配上“小丑脸”,一看上去就滑稽喜人。后来,“哆嗦旗”的服装就变换成前后开身的旗袍了,有点像戏剧

  里老生穿的戏服。在这里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八刘村“哆嗦旗”表演所穿的服装仍就是保存下来的蟒袍,已有60个年头了,多年的腐蚀,衣服已破烂不堪。但是,依晰可见粗布衣服上一针一线绣制的青龙、祥云等图案。岳金喜回忆说,这些衣服都是原先村里老人义务缝制的,现在这些人都不在了,这些衣服也都穿成了古董。哆嗦旗舞常与高跷队、秧歌队在一起配合表演,伴奏乐器有大鼓、大锣、大钹、小钹、小手锣,主要道具是一杆旗、两把破扇、一个竹篮。表演时随着锣鼓的节奏,男“丑”肩往后仰肚子挺起,一手将旗杆顶在腰间左右摇摆,一手持破扇,随着鼓点做各种滑稽动作;“丑老婆”一手挎蓝,一手持扇,与男“丑”搞好配合,表演中男女极具挑逗的动作常引得观众捧腹大笑。“哆嗦旗”是“领头舞”,后面打落子的、踩高跷的、扭秧歌的都跟着“哆嗦旗”的节拍扭花样,具有较高的欣赏价值,不愧是中华民间艺术中的“瑰宝”。

  展望未来——“哆嗦旗”的前景和命运

  八刘村有着浓厚的文化底蕴,“梆子”戏、踩高跷、扭秧歌、舞龙等民间文化不断传承发扬,尤其以“哆嗦旗”更具代表性。如今,村里跳“哆嗦旗”的基本上都是些六、七十岁的老人,为主的是岳善忠、岳金喜、岳金良、刘建荣、刘邦荣、刘华贞等人,为了不让这门艺术失传,保护好老祖宗留下来的好东西,支部书记岳金喜深感责任重大,在镇政府的鼓励和支持下,积极协调资金,购置道具、服装等相关配套设备,悉心培养村里的年轻人和孩子们,动作的一招一式都手把手传授。扩大并优化队伍结构,形成老、中、青三代共同切磋技艺、同台表演的新局面,在传承“哆嗦旗”古老动作的基础上,编排创作新的动作花样,丰富表演内容,进一步增强观赏性。岳金喜还说出了心里的顾虑:当前村里表演的“哆嗦旗”,在道具、服装、化妆等方面都不是很到位,为了能还原“哆嗦旗”原汁原味的表演,还需要一定的扶持资金,以便于更好的传承和保护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目前,“哆嗦旗”已作为我县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被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予以有效保护。

分享到: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3-2009 liaocheng.cc All rights reserved.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