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聊城信息港 > 资讯中心 > 聊城新闻

七旬老人十年写下290本“红色日记”

发布:2014-9-24 11:11:53  来源:聊城新闻网  浏览次  编辑:佚名

IMG_4807_副本.jpg

姚风山和他的“红色日记”     记者 王文波 刘亚杰 摄

    姚风山和附近村庄的退伍老军人组建了一个“老兵演唱队”,已有十年。他告诉记者,十年来,随着老人不断去世,“老兵演唱队”的成员只剩下三人。

  姚风山今年74岁,是一名退伍老兵,也是一位文艺爱好者。他爱好三弦、西河大鼓,也创作山东评书。

  高唐县梁村镇臧庄村的一个普通农家院落,是姚风山的家——干净的院落,几间土坯房。

  十年前,由于创作遇到困难。他开始以手写的形式,摘抄方针政策,并记录生活点滴和身边的变化。

  到现在,他的“红色日记”已经达到290本——每一本的字迹都工工整整。

  凭着这些资料,他创作了许多作品。如今,虽然已经上了年纪,他依然坚持每天记录“红色日记”,也坚持创作文艺作品,并进行演出。

  他说,时代发展了,社会进步了,他要“以自己的方式,来记录表现这些年的变迁”。

  小爱好文艺

  一把三弦跟随他60年

  姚风山有一把三弦,安放在屋里的窗户上。那把三弦,跟随他快60年了,是他十几岁的时候从一个民间艺人那里买的。

  他和三弟都当过兵。对于那时候的农家子弟来说,当兵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1959年,高唐县梁村镇臧庄村的姚风山参军入伍。在济南服役的他,因为从小爱好文艺,成了所在部队文艺骨干。他编演的一些节目,在部队获过奖。后来,他还去文工团学习。

  姚凤山说,他从小就爱好文艺。那时候,不时有说书艺人、戏班子去村里演出。

  挤在人群中的他仔细观赏台上的表演。演员的一招一式,他一边看,一边默记在心。兴致高的时候,还学着演员的动作,暗地里“比划比划”。

  慢慢地,姚凤山学会了不少乐器——三弦、木板鼓、西河大鼓等。知道他爱好文艺,老师让他组织班里的节目,直到高小毕业。后来,他跟着一个民间艺人学习西河大鼓,长进不小。

  当兵几年后,他回到臧庄村,时不时拉三弦、唱大鼓。任了当地的公社干部之后,为了宣传新政策,他自编自演了不少节目。

  他的节目,不仅受到乡亲们的欢迎,还得到领导的赞赏,这更加激发了姚凤山的热情。

  一把三弦,一个大鼓,陪着姚凤山从青年走到老年。有一天,他突然灵机一动:为什么不组织个“合唱队”呢?他认识附近村庄好几个爱好文艺的老兵。

  组建老兵合唱队

  创作遇困难开始

  手写“红色日记”

  姚风山他们组织的“梁村老兵合唱队”,一开始只有三个人,最多的时候有七个人。现在,只剩下了三个人。

  在公社工作的时候,姚凤山结识了附近村庄的几位老兵。跟他一样,那几个老兵也是文艺爱好者。

  都是老兵,也都是文艺爱好者,几个人经常聚到一块儿给大家表演节目。

  姚风山记得,他们几个人一坐到街头边弹边唱,乡亲们就都围过来观看。他们唱革命歌曲,也把最新的政策编成唱词。

  一开始,他们只有一把三弦伴奏。后来,他们用一年多时间才凑齐了表演用的旧木板鼓、铜板等。

  姚风山说,这么多年,他们见证了社会的发展变化,他们愿意把社会的变化以及党的政策,以自己最熟悉的方式,表演给大家。

  天长日久,他们这几个人成了十里八乡的“名人”。后来,他们开始去敬老院表演,逢年过节或者有活动的时候,台上也总会出现他们的身影。

  “总是去表演,咱得给自己这个队伍起个名儿啊!”几位老人坐在一起一商量,2005年,他们的“梁村老兵合唱队”成立了。

  从那之后,他们就以“合唱队”的名义给乡亲们表演节目——这些节目里,很多唱词是他们自己创作的。

  人数最多的时候,他们有七位老兵。即使疗养的时候,他们也闲不下来。姚风山创作的节目,受到了医院以及民政等部门的认可。

  现在,“老兵合唱队”只剩下三位老人了——臧庄村的姚凤山、李化梓村90多岁的李希丹,以及代楼村80多岁的刘玉梓。

  虽然三人都上了年纪,但他们还经常聚在一块儿给大家表演节目。

  在创作节目的过程中,姚风山遇到了困难——对于新政策不是很了解,导致创作出现瓶颈。于是,当年60多岁的他,有了一个全新的打算——以手抄的形式学习最新的政策。到现在,已经十年了。

  290本“红色日记”

  记录着社会发展生活变化

  姚风山手抄的资料,已经有290本,每本资料他都用红笔标注了序号。这些本子,装满了十个纸盒,是装订整齐的信纸。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手写的“总目录”。目录列出了资料的序号,以及该本资料的主要内容。在每个纸盒侧面,也有详细的“分目录”。

  自从做了手抄资料的打算,他订了好几份报纸,也开始关注电视新闻,坚持每天学习新的政策方针,并以手抄的形式摘抄报纸上的重要内容。

  生活的变迁,以及身边的好人好事,也被他记录到日记里边。

  记者随手翻阅了几本他的“红色日记”,每一本的黑色字迹都工工整整。

  十余年,290本,有政策方针,也有身边的点滴变化。这些资料不仅让姚风山学习了政策方针,也让他切实感受到了时代的变迁、生活的变化。

  “虽然上年纪了,也得坚持学习。学习多了,再加上身边的变化,就能创作更多更好的作品。”

  他的一些唱词作品,不少在由高唐县文联主办的《文泉》杂志上发表。

  通过阅读报刊,姚风山得知了美国老人牧琳爱的事迹。在聊城疗养期间,他也和牧琳爱老人有过接触。

  “一个外国老人,能在中国做这么多好事,真好。”怀着这样的感情,姚风山创作了不少关于牧琳爱老人的作品。牧琳爱去世后,他也创作了缅怀作品。

  正是凭着这些丰富的资料,以及留心身边的真人真事和点滴变化,姚风山创作了100多个文艺节目。其中有不少作品,在由高唐县文联主办的《文泉》杂志上发表。

  常年坚持

  半夜来了兴致也要进行创作

  姚风山的妻子贺玉龙说,老伴有时候来了兴致,“半夜里也得起床,不是写,就是唱”。有时候,即使生病了,也坚持做记录。

  74岁的姚风山,记忆力已大不如从前。“背下来一个五六分钟的节目唱词,得一个多月。”

  采访当日,他给记者表演了一段西河大鼓。唱词里边涉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有身边发生的事情。

  这一段表演,只有五六分钟。表演时的姚风山激情四射,又跳又唱,表演完毕后,他已经满头是汗。

  家里最东边那间屋子,是他的“创作室”。床上堆满了资料,既有报纸,也有杂志。因为老房顶总落土,他在这些资料上盖了一层塑料纸。

  “创作室”不大,不到十个平方。进门西侧的床上,放着他的“红色日记”——整整齐齐,有十个纸盒子。

  姚风山说:“这些年,脑子里光这个了,不是抄资料,就是写节目。”

  贺玉龙快70岁了,身体不是很好,但她全力支持老伴的“事业”。“他学资料、写节目,我就伺候他,给他做饭、洗衣服。家里的事,一般不打扰他。”

  他的女儿,在县城有个门脸房。那个门脸房,成了姚风山的“第二创作室”。姚风山说,这些年来,他醉心于“红色日记”和节目创作,离不开家人的支持。

  最新打算

  创作评书迎接国庆

  姚风山每天6点就起床,除了吃饭,剩下的时间大部分用在了学习、手抄“红色日记”和创作文艺节目上。

  他说,这样的生活并不累,“有事情做,活得就充满劲头。”每到逢年过节,家人团聚的时候,姚风山都会给大家表演几段最新创作的作品。

  姚风山的“红色日记”和节目,以他自己的方式和视角记录了时代的变迁和生活的变化。这些,都是他的“宝贝”。

  他希望自己的这些资料能够长久地保存下去,也希望能有个人跟他学习民间艺术,把民间艺术传承下去。

  “只要有人愿意跟我学,我免费管吃管住都可以。”姚风山说。

  他最新的打算是,创作50回山东评书,献给即将到来的国庆节以及即将召开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现在,他已经创作完成了两回。

  (记者 王文波 刘亚杰)

分享到: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3-2009 liaocheng.cc All rights reserved.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