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一市民酷爱红色书籍 10年集齐全套《红旗》
本报讯 今年50岁的东昌府区肖新街老居民周长华爱书、藏书,他收藏的近万册图书中,红色书籍是他的宝贝。建党节来临前夕,周长华从柜子里抱出他的藏品,向记者展示了他收藏的千余本红书。
6月24日上午,在柳园办事处肖新街一处小院里,50岁的周长华指着几摞封面微微泛黄的《红旗》杂志和几箱毛泽东著作:“这些是我收藏的珍品,各式各样的毛泽东著作和一整套《红旗》杂志。”
说起这一套《红旗》杂志,周长华眼中泛出光彩。“这是中共中央委员会主办的理论刊物,最早由毛主席提出创办并定名为《红旗》,1958年6月1日创刊,1988年6月31日停刊,一共出版了544期,另有3期增刊。它见证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以及改革开放初期,共计31年风云变幻史,是研究中国现代史的重要文献,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
周长华的红色书籍,按类别分为文学作品、党史文献、画报画册、报刊杂志等几类。 其中,毛泽东著作成为红色书籍的另外一大亮点。“我一直留意收藏毛泽东著作的不同版本,现在手里有小型本,主要是文革期间的《毛主席诗词》;有老版本,如解放初期的《毛泽东选集》、《学习毛主席军事著作》等;有机关单位、群众组织自行编印的毛泽东著作,如《东方红》、《毛泽东思想胜利万岁》、《学习资料》等。”目前,周长华收藏的毛泽东著作已经有百余个版本。
此外,一小部分解放区出版的红色书刊因为发行量很小,也被周长华视若珍宝。
说起十几年来收藏红书,周长华感叹着实不易。跑书摊、跟藏友交换书籍、到十几个城市淘书,因为藏书入不敷出……
为了集齐一整套《红旗》杂志,他先后跑遍了聊城大小书摊,又到天津、北京、济南等地的旧书市场和藏家那里淘书。“《红旗》杂志的创刊号和3期增刊很难寻找,有时候为了得到其中一期要买下一整年的杂志。有一期增刊,我花了二百块钱才求到。”
因为藏书花费不小,周长华的爱好曾遭到妻子的反对,但见丈夫嗜书如命,她也就不再反对,平时还帮丈夫打理下书籍。
跟书打了半辈子交道的周长华感叹,现在人们看书的热情减少了,尤其是年轻人对历史书籍的热爱程度有所降低。“我们这代人有义务承接上一代人的红色遗产,更有义务把它传承下去。我们不光要收藏,还要宣传,让红色文化深入人心,让年轻人从这些‘老传统’里汲取营养。”
周长华告诉记者,如果有人愿意提供一个展区,他愿意把红色藏书拿出来展览,让人们通过书籍阅读历史。”
(记者 赵迪)
相关文章
文章随机推荐
- “千村扶贫健身工程”今年惠及聊城四县
- 聊城:城区俩市民遭遇“支付宝”诈骗
- 聊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解决好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
- 关于《4农民遭毒气喷射被重症监护疑与开发商征地有关》的说明
- 聊城:“运河号子”喊得响 老人合力来“打夯”
- 聊城今年将落实创业载体建设奖补资金
- KTV半夜扰民 市民可打市执法局热线进行投诉
- 打造聊茌东大三角 聊城优化区域发展布局
- 雾霾天气易引发心血管疾病 老年人尽量别出门
- 《春晚等你来》秋季赛开始投票 20余精彩节目选你最爱
- 聊城卫育路一轿车自燃 好心市民帮助灭火
- 《爱神有泪》发布会男一号常铖献歌:如果没有你
- 中超俱乐部有两名聊城足球运动员 聊城足球初露头角
- 让困难群众享更多福利 聊城低保社保全面衔接
- 聊城今年第1号文件出台 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推广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