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聊城信息港 > 资讯中心 > 聊城新闻

临清发现张自忠为恩师所立石碑

发布:2014-5-21 11:18:37  来源:聊城新闻网  浏览次  编辑:佚名

  张自忠,临清唐园村人,著名抗日将领,民族英雄。同时,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同盟国牺牲的最高将领。张自忠的英雄事迹,成为聊城的骄傲。近日,在临清市八岔路镇娄塔头村发现的一通石碑,竟然是张自忠为恩师夏东岱所立,并且证实了张自忠在考入天津北洋法政学堂前还有一段私塾求学的经历,从而填补了一段史缺。

石碑_副本.jpg

  发现 一块石碑在一村民家中立了多年

  八岔路镇娄塔头村是一个普通的鲁西村子,在一户村民家中立着一通石碑,石碑建有碑楼。

  该村民对这通石碑并没有太多注意,虽然已经在他家里好多年了。不过,这通石碑引起了在该村教书的娄九云的注意。他经过仔细辨认碑文,竟然发现这通石碑是张自忠为恩师夏东岱所立。

  随后,娄九云向临清市政协社文办反映了这个重要发现。经过专家鉴定,这通石碑正是张自忠所立,碑文虽然有轻微损坏,但保存较为完整清晰。

  据临清市政协社文办负责人介绍,此碑镶嵌在一夏姓村民的院墙中,高约2米,宽约0.5米,下有碑座、上有碑帽。因碑断裂,碑文略有缺失。最初立于娄塔头村夏氏祖茔,“文革”中被推倒,2009年5月,夏东岱曾孙夏子明、夏子尚又找到石碑,并且将石碑立在自家院内。

  历史:张自忠恩师是一位深谙中医的秀才

  根据碑文记载,张自忠的恩师夏东岱生于1863年,卒于1926年,是清末馆陶县娄塔头村(1965年划属临清)人。

  夏东岱20岁时考中秀才,并且,他平素扶弱济困,见义勇为。曾经在民国初年,被推举为县议会议员。中年时期,夏东岱在家开设私塾,广收门徒,也正是此时,张自忠成为夏东岱私塾的一名学童。年老时,夏东岱深谙中医,经常为当地群众治病。

  夏东岱既饱读诗书,又深谙中医,成为当地一位德高望重的“名人”。当时,就有人曾经写对联称赞夏东岱:“文如韩柳,抗日名将曾问道;术精岐黄,除顽妙手屡回春”。

  意义:石碑的发现丰富了张自忠的人生历史

  据临清文物工作者介绍,张自忠少年时在临清高等小学堂读书,毕业后在投考高一级的学校时没有考中,与家人商量后转投夏东岱门下继续读书。张自忠家所在的唐园村距娄塔头村有15公里的距离,张自忠每天往返,奔走期间,无论天气如何,从不缺课。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夏先生发现张自忠确实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孩子,不但读书刻苦用功,而且能吃苦耐劳,确是一个可造之材。遂决定让他住在家中,以避免奔波之苦。

  经过近一年的学习,1911年冬,张自忠成功考入当时有名的天津北洋法政学堂,次年又转入济南法政专科学校。在这里,目睹列强欺凌、军阀混战,他毅然投身于山东的革命浪潮之中,决定投笔从戎,最终成为著名的抗日名将、民族英雄。

  在史学界,一般认为,张自忠在临清高等小学堂毕业后即考入天津北洋法政学堂。但是,这通石碑的发现,证实张自忠在考入天津北洋法政学堂前还有一段私塾求学经历,这不仅丰富了张自忠的人生历史,也填补了一段史缺。

  背后:张自忠不忘师恩,立碑纪念

  张自忠离开故乡后,在天津北洋法政学堂读书,后来,投笔从戎,但是,无论他走在哪里,都没有忘记故乡对他的养育之情,更没有忘记恩师夏东岱对他的教育之恩。

  1932年,临清武训小学办学资金出现困难,学校向张自忠求助,他慷慨解囊,解了学校燃眉之急。“一日为师,终生为父”。

  1936年在夏先生逝世10周年时,已经成为天津市市长兼陆军第二十九军第三十八师师长、陆军中将的张自忠,决定为恩师夏东岱刻石立碑,请临清当时的名士张树梅撰写碑文、刘士俊篆额,并指示秘书、著名书法家许以栗亲自书写碑文。

  1940年,日军为了控制长江交通、切断通往重庆运输线,集结30万大军发动枣宜会战。当时中国军队的第33集团军只有两个团驻守襄河西岸。

  张自忠作为集团军总司令,亲自率领部队与日军决战。不幸的是,张自忠的电报密码被日军截获破译,他的军事部署已完全被日军掌握。可惜的是,为恩师立碑之后的第四年,张自忠在这场战斗中战死。

  目前,夏东岱后裔已经同意将此碑捐献给临清市博物馆。

(记者 于新贵 通讯员 王明波)

分享到: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3-2009 liaocheng.cc All rights reserved.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