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聊城信息港 > 资讯中心 > 聊城新闻

棚改一年幸福多

发布:2014-4-21 11:53:36  来源:聊城新闻网  浏览次  编辑:佚名

  房屋简陋,冬天漏风,夏天漏雨,没有公共供暖,只能烧煤球炉取暖;交通不便,村内道路七扭八拐,小胡同只有两三米宽;垃圾遍地,污水横流,生活环境差——这是聊城市496个棚户区的真实写照。

  2013年4月,聊城市委召开十二届四次全会,确定“三年内全面完成棚户区改造”的目标任务,棚户区改造正式启动。

  一年来,棚户区改造让老百姓的生活带来了什么变化,群众得到了哪些实惠,那些已经迁入新居的居民还有什么幸福愿景?日前,记者走进我市棚户区改造现场,一一进行了探访。

  平房换楼房 心里亮堂堂

  “原来几十年的老房子,拆一补一换了三套楼房,手里还剩十几万块钱,你说我满意不满意?!”4月8日,在东昌府区新区办事处双庙棚户区改造项目现场,今年68岁的村民王以俊高兴地打开了话匣子。

  王以俊介绍,双庙村虽地处城区,但由于种种原因,村里多年来没有规划过,村内街道全是只有几米宽的小路,出入十分不便。房子也是60年代盖起来的老房子,漏水漏风,冬天取暖就点个煤球炉,室内温度也只有十一二度。夏天院里子蚊蝇乱飞,旱厕靠着小水压井,那种环境差得难以想象。

  实施棚户区改造项目后,双庙村在原址上规划了10栋安置房,243户居民可以全部上楼,预计今年年底竣工。按照补偿标准,王以俊用原来的旧平房换了3套新楼房。双庙居委会书记崔合明说,棚户区改造不仅让老百姓摆脱了阴暗潮湿的老平房,而且政府还安排闲散劳动力就业,村集体给60岁以上的老人买了医保,发退休金,居民都没有后顾之忧了。棚户区改造是一个民心工程,聊城市制定了高补偿标准,让利于民,让百姓得实惠。依据我市棚

  棚户区改造补偿政策,按照宅基地面积三分之二计算建筑面积,拆一补一;对于在聊城只有一套住房,且住房面积不足45平方米的无偿按照45平方米进行补偿安置,开发区对人均住房面积不足40平方米的,一律按人均40平方米进行补偿。这样高的补偿标准,居民在不花一分钱的情况下,可以住上同等面积的新楼房,极大地改善了居民的居住条件,提升了生活质量。

  小区啥都全 生活比蜜甜

  “听说陈庄棚户区改造项目通过了国家康居示范工程的初步验收,居民别提多高兴了。你看小区生活多方便,该有的全都有。”陈庄社区居民张全健向记者介绍。

  2013年4月,陈庄1444户居民高高兴兴地搬进了回迁安置房。一年来,居民们深切地感受到了棚改带来的巨大变化。首先是花园式的居住环境,生活质量大大改善。陈庄村实行原地回迁,小区位于利民路、滨河大道等主干道交界处,紧邻徒骇河风景带,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完善的配套设施也是小区的一个亮点。小区有社区服务中心、超市、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健身广场一应俱全。在陈庄社区不远处,是投资近2亿元的文苑学校项目,其中31个小学班、30个中学班和一处高标准的幼儿园,总建筑面积达到5.1万平方米,是一所从幼儿园到中学实现一体化的小班额公办学校。为确保失地农民将来的生活保障,通过市场化运作,以村集体资产在小区内置换了2万平方米的商业用房,租赁后,可增加700万元村集体收入,并可安排400余人就业。 市住建委主任张连臣说,棚户区改造的最终目的是改善居民的居住环境,要把安置区建成示范区,要怀着像为自己父母建房子一样的真情加快安置房建设,在解决“最后一公里”的过程中,聊城市立足为群众谋福祉,从政策制定、市场运作、完善配套等方面精心探索,最大程度让利于民。比如尽量选择环境优美、交通便利的地段建设安置区,那些离中心城区较远的安置房项目,全部引进了优质教育资源。同时,严格执行国家基本建设程序,项目建设按照招投标、工程监理、节能技术运用等相关标准实施,确保工程质量。

  据了解,按照棚户区改造三年计划,2013年一2015年,聊城将建设棚户区回迁安置房10.53万套。我市确定2014年是聊城市棚户区改造的“回迁安置年”,今年我市要完成回迁房6.6万套,目前开工率达到99%。

(朱玉东 耿永立)

分享到: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3-2009 liaocheng.cc All rights reserved.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