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聊城信息港 > 资讯中心 > 聊城新闻

产业转型,敢于说“能”

发布:2014-2-12 21:09:08  来源:聊城新闻网  浏览次  编辑:佚名

  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什么?是让人民群众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如果经济发展了,但资源浪费了,环境破坏了,人民群众不满意了,那这样的发展就失去了意义。我们追求的跨越赶超,是以科学发展为基础的跨越赶超,是以造福人民为目的的跨越赶超,也是以产业转型升级为重要标志的跨越赶超。

  打赢跨越赶超三年攻坚战第二战役,我们必须在产业转型升级上勇敢地说“能”,努力实现经济发展的质量更高、效益更好、速度更快。

  产业转型升级,是实现科学发展、跨越赶超的必由之路。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山东的重要讲话中深刻指出:山东的产业结构仍然存在二产大而不强、技术密集型产业比例不高、重化工业比重偏高、三产比重较小等不足,必须加快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真正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姜异康书记在省委十届七次全会上,提出了实现工作指导转变的重大要求。郭树清省长在今年的省《政府工作报告》中,连问“七个能不能”,指出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方向。

  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完全符合聊城的实际,为我们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当前的聊城,产业转型已是迫在眉睫。从产业看,重化工业比重偏高,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新兴产业、高端服务业比重较低;从企业看,劳动密集型企业较多,技术密集型企业较少;从产品看,“粗老笨重”的产品仍然较多,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产品仍然较少。这些问题不尽快解决,就会影响跨越赶超的实效,科学发展就难以实现。

  形势虽然严峻,但我们在产业转型上也面临着良好机遇和有利条件。从国际看,全球经济增速放缓,产业结构进入深度调整期,为我们推进产业转型提供了有利时机;从国内看,中央提出了“稳中求进、改革创新”的工作总基调,核心是坚持改革不停步,加快转方式调结构,为我们推进产业转型提供了良好条件;从聊城自身看,一批批新技术、新产品研发平台不断涌现,一个个大项目、好项目拔地而起,为我们推进产业转型积累了充足底气。

  面临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的双重任务,聊城上下有信心也有能力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和先导作用,打好打赢产业转型这场硬仗。

  产业转型升级,企业是主体和关键。市委、市政府开展企业“二次创业”活动以来,广大企业积极响应,提标杆、上项目、抓创新、搞合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信发集团在建设世界最先进热电机组的同时,大力实施投资117亿元的产业链条延伸及综合配套项目;鲁西化工以每年投入100亿元的力度建设精细化工项目,精细化工产品所占比例已达到70%;太平洋光缆公司在山东省率先上了世界领先的光纤拉丝项目,效益实现翻番;三和纺织在全市“二次创业”观摩会现场决定新上50万高档次纱锭,产能扩大一倍。这些企业作为聊城企业的领头羊,在转型升级、跨越赶超中又走在了前列,把红旗插上了高地,体现了聊城人“该出手时就出手”的英雄气概。广大企业要学赶先进,积极行动起来,努力破除小富即安、小成即满的思想,把精力集中到上项目、增投入上来,集中到谋合作、搞创新上来,努力抢占市场竞争的制高点。各级各部门要主动帮助企业谋划项目、引进人才、争取政策,积极搞好服务。

  产业转型升级,科技是核心和支撑。当前,聊城产业发展的速度在加快、规模在扩大,要在发展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把科技创新搞上去。近年来,我市科技创新取得明显进步,形成了许多亮点。比如,时风集团建立了中央研究院,研发能力不断增强;冠丰种业在北京中关村建立了国家级种质实验室,集聚了一批国内顶尖人才;高新区天翔公司引进两院院士,生产“黑匣子”和模拟人,是国际一流水平的高新技术产业;冠县恒通公司的蓝宝石项目,以氧化铝为主要原料生产人工蓝宝石晶体,产品增值百倍以上。但从整体上看,聊城科技创新能力还不够强,企业对科技创新的重视程度不够,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明显低于全省,产品的科技含量总体不够高,成为制约企业提升层次的关键因素。在推进聊城跨越赶超的进程中,全市广大企业要树立长远眼光,加大研发投入,引进高端人才,推进科技创新,打造核心竞争力,实现更高水平的突破和发展。

  历史启迪未来。国内外的无数正反教材告诉我们,转型是发展的必由之路,是聊城的不二选择。全市上下要坚持转型升级、开拓进取不动摇,将之贯穿于跨越赶超的全过程和各领域,以提质增效为中心打好产业转型这场硬仗,打赢跨越赶超三年攻坚战第二战役,进而让聊城的发展更高效、人民更幸福、明天更美好。

(本报评论员)

分享到: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3-2009 liaocheng.cc All rights reserved.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