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聊城信息港 > 资讯中心 > 聊城新闻

叠加机遇下,聊城如何应对?

发布:2013-12-9 13:46:36  来源:聊城新闻网  浏览次  编辑:佚名

    2012年国务院批复了《中原经济区规划》,2013年山东省经济工作会议上,省政府要求加快省会城市群经济圈的规划和建设,使聊城由长期以来的边缘城市变为经济叠加区。面对难得的发展机遇,我市在2013年4月13日的市委十二届四次全体会议上明确提出“东融西借、跨越赶超、建设冀鲁豫三省交界科学发展先行区”的战略目标。融入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加入中原城市群,聊城经济的发展迎来提档升级的好机会。

  聊城地处冀鲁豫三省交界处,由于跨界交流的便利性,其经济活跃度应该非常高,但事实并非如此,我市的经济活动缺乏与其他地区的交流,经济发展一直处于较为缓慢的状态。由于现行的分税制财政制度的制约,地方政府作为市场调控主体,用行政规划对当地经济干预和资源配置,忽视了经济规律的调节作用和市场引导手段,形成区域分割现象,反而限制了地方经济的发展。从地理位置上来看,聊城地处山东西部,不管是西部隆起带,还是省会城市群经济圈,都是位于区域边界或死角。在市场条件下 ,经济越发达的地区,由于其产业结构层次高,就业需求大,人才安置的软环境更有吸引力,聊城呈现出总体人才外流现象,长此以往,聊城经济将无法得到有效带动。

  如今,在周围各地市都在加速发展的局面之下,我市该如何应对经济叠加机遇下的挑战,采取什么样的措施,达到“东融西借”的目的,实现“跨越赶超”的目标?我市有关专家认为,应从三个方面着手,激活聊城经济快速发展。

  一 推进特色产业集群化

  产业集群是区域经济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产业的集中不仅仅是企业的链接,纵向的技术信息和横向的区位优势,使各企业实现资源共享,降低生产成本,相互促进发展。

  对聊城而言,要实现赶超目标,其中一项重要措施就是通过提高区域产业集聚水平,形成和发展产业集群,增强区位能量积累功能,通过产业集群化,培育聊城本地的优势产业和优势企业,打造国际知名的聊城地理标志产品。目前,我市实施的“万亿工业”战略和“百千万”工程,就是推进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措施。同时,聊城开发区已晋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而最新的数据显示,我市县(市、区)的工业园区的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在全省的位次大幅度前移,这为产业集群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坚实的平台。

  二 制定引智计划,吸引高素质人才

  聊城在全国有一些具备比较优势的产业,如生物制药、化工能源、有色金属、农产品等,在全国产业布局中占据重要位置。但是由于聊城目前产业集群化不足,人才吸附能力较弱。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聊城需要通过打造“单项冠军”的方式,吸引各种高素质人才前来。我们要制定相应的引智计划,在提高居住条件、办公环境、薪资待遇等硬环境的基础上,制定灵活的人才引进机制、人才奖励机制、弹性工作制、人才培训制、智力资本入股制等新的人才引进机制。要真正尊重人才、贴近人才,以情感留人,以发展空间和发展前景留人。企业应该首先努力打造企业高知名度和制度竞争力。像东阿阿胶、鲁西化工、中通集团这样的企业,企业总部和研发中心完全可以迁往济南、北京这样更高层次的城市,而将生产基地留下,通过企业集团内部的人才流动机制实现高级企业人才引进。聊城大学、聊城职业技术学院这些本地重要院校,要广泛地与国内知名院校加强交流,形成长期的科研和管理合作机制,同时要不断加强产学研合作,实现“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为引进人才提供平台。

  三 加强制度和城市文化建设

  一个区域能否真正发展起来,有效的制度和文化要素的投入往往是最重要的,城市的核心竞争力是城市文化的竞争力,是软性竞争力。因此,加快聊城发展,要突破地域限制,突破孤立发展思维,消除限制区际间合理流动的障碍,进一步增强区际资源的流动性,进一步明确区际间的协调互动机制,发展区域经济合作,整合有效资源,与其他城市共“融”,才能达到“泽富济贫”的互惠双赢效果。下大力大幅度降低社会成本,实现区际间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记者 朱玉东)

分享到: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3-2009 liaocheng.cc All rights reserved.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