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聊城信息港 > 资讯中心 > 聊城新闻

两名42岁聊城教师“万里”支教到西藏

发布:2013-9-27 20:38:55  来源:liaocheng.cc  浏览次  编辑:佚名

111111111.jpg

宁洪岺,(照片由本人提供)

111111111.jpg

赵龙。(照片由本人提供)

 

  因为高海拔、低氧、强日照、大温差,西藏有“世界第三极”之称。

  日喀则地处西藏西南部,是西藏第二大城市,距拉萨约300公里,藏语意为“土质最好的庄园”。

  西藏的神圣与苍凉,给予人们感动。援藏支教的行程敲定以后,宁洪岺把歌曲《我要去西藏》放在了他的博客空间。

  身为东昌府区教育局小学教研室语文教研员的宁洪岺,要在日喀则地区小学支教一年。

  这一支教队伍中,另一位聊城人是临清实验小学的教师赵龙。

  初到日喀则,他们需要面对高原反应的考验。但如何教好那里的孩子,让他们觉得肩上的担子很重。

  选择:42岁进藏支教 支教队伍中年龄最大

  9月23日上午,山东省枣庄、东营、威海、聊城和滨州5市的10名援藏教师抵达西藏日喀则地区,将在日喀则市、白朗县和南木林县开始了为期一年的支教工作。

  自1976年以来,山东省之前已经派出了13批援藏教师,此次是第14批。此次支教,聊城市一共两个名额,涉及小学语文和小学数学两个学科。

  “援藏支教,中间隔了一段时间。新一轮援藏教师派出工作启动后,我们是对口支援日喀则地区的各省市中第一批抵达的。”宁洪岺说,援藏支教,每个城市必须派一名教研员。所以,当了7年教研员的他,这次可以重新回到讲台。

  父母身体还好,妻子支持他的工作,女儿今年上了大学,这些理由让宁洪岺有了支教的想法,虽然是远行也可以没那么多牵挂。

  对此,赵龙亦有同感。和家人商量后,在初中教书的妻子也觉得这是一件好事,很爽快地支持他去。

  9月10日,宁洪岺和赵龙收到了省教育厅的手机短信,11日收到具体的《进藏须知》。进藏的日子越来越近。

  因此,9月8日到18日的“国培计划”——南京东南大学小学科学班的学习机会,宁洪岺只有忍痛放弃。

  宁洪岺和赵龙都是1971年出生,今年他们42岁,在山东10名援藏支教教师中年龄是最大的。

  家人的支持,是他们坚强的后盾。女儿宁可对父亲的支教行动尤其支持,她对宁洪岺说,等到学校放假,就到日喀则去看他。

  进藏:沿途风景宜人 绿化不如聊城

  去西藏支教,可以在济南机场乘坐飞机到成都,然后从成都中转至日喀则。

  从济南到日喀则,飞机在空中飞行的时间总共五个多小时,却花了两天时间。

  9月22日早晨,早餐是一根火腿、一个鸡蛋、两个小花卷、一袋奶。按照行程,支教老师一行乘坐SC4901航班,8:50从济南起飞,11:15到达成都。

  结果,航班推迟,11:45起飞。由于飞机延误,机场提供了免费早餐,但在成都的半天自由活动时间却泡汤了。

  在成都, 出了机场,下着毛毛细雨,感觉闷热潮湿。不过,第二天到日喀则后,却看到了明澈、干净的景色。

  “出机场后,当地教育局负责人献了哈达,我们就坐上了去市区的车。”车行驶了一小会儿,宁洪岺就把墨镜摘了,因为眼前的景色让人不能不动心。

  在宁洪岺看来,日喀则的建筑比较好,绿化不如聊城。“这边多是两层的楼房,没有很高的高楼。”宁洪岺说,当地环境不适合植物生长,山上也是光秃秃的。

  赵龙表示,在日喀则暑假放一个月,寒假长达两个月,这一点也从侧面说明那儿的自然环境比较恶劣。

  不过,宁洪岺和赵龙支教的日喀则地区小学,是唯一的一所地区教育局直属的小学。这所小学,在当地也是最好的。

  作为支教老师,最近几天他们的任务是好好休息,国庆节后开始上课。

  工作:节后上课 并不轻松

  日喀则地区小学1530多名学生,每年级6个班,每班45人左右,共36个班。“这里的班额很标准,和聊城相比班额小得多。”赵龙说,日喀则地区小学有藏语班和汉语班,三年级以上的孩子讲普通话都没有问题。这里的孩子上学全免费,一分钱不拿,也没有择校费。

  不过,当地的教学设备与内地还有一定的差距,日喀则地区小学多媒体教室等功能用房齐全,但只有六分之一的教室安上了电子白板。

  而在聊城,电子白板在全市已经普及,更为先进的触屏一体机城区学校有一些了,农村部分学校也有了。

  日喀则地区教育局,近几年没有搞过优质课、教学能手等活动,小学没有教研员。当地小学对支教老师期望很高,把先进的教育理念带到西部也宁洪岺和赵龙肩负的任务。

  宁洪岺是东昌府区小学教研室的语文教研员,2006年到区教育局工作,2007年还参加了全省教学能手的评选。身为教研员,经常到教室听课,参加优质课和教学能手的评选,日常工作与业务紧密联系。

  “这次再上讲台,是个挑战,我愿意迎接。”宁洪岺表示,在做教研员之前,他教了多年小学语文。他从学校毕业后,就回到老家堂邑教书,这次能援藏支教也是有缘。

  站了23年讲台的赵龙,今年通过从农村选聘教师的考试进入临清市实验小学。在此之前,他在临清唐元镇的自忠中学教数学。

  这次支教要教小学数学,小学与初中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不一样,但对赵龙来说教小学生数学没问题。

  但能否把学生带好,现在没有肯定的答案,仍让他们感觉心里压力很大。

  生活:物价高一倍 饭不能吃太饱

  23日下午,宁洪岺和赵龙到达日喀则地区小学。第一周,他们可以在日喀则地区教育局餐厅免费吃饭,之后也可以自己做饭。

  “妻子不上班,我多年没进过厨房了。”想到以后要自己做饭吃,宁洪岺感觉无从下手,这是一个新的挑战。

  说到做饭,赵龙老师的语气相当轻松。原来,妻子做的饭没他做的好吃,他是家里的“主厨”。

  为照顾援藏教师,日喀则地区教育局同意他们在单位餐厅办卡,费用自理。宁洪岺和赵龙商量,以后办卡吃饭,方便又便宜。

  到日喀则只有几天的时间,他们对当地的情况还不太了解,但是一个明显的感觉是,当地的物价要比聊城高许多。

  “在这边儿,买一个西红柿要两块钱,白菜是最便宜的蔬菜,也得两块钱一斤。”赵龙说,在西藏蔬菜特别贵,价格比内地要高一倍。

  早饭喝小米稀饭,吃馒头和小咸菜,很对口味。在当地,晚饭主要有面条、馄饨等。

  西藏海拔高,水的沸点低。有一天,他们晚饭吃的是牛肉面。想要点清汤,没有。要面可以。在那里,煮面都要用高压锅。

  “喝面条,一次吸不到嘴里,咬断,再吃。”宁洪岺说,吃一次饭得休息好几次,吃饭是累人的事。

  根据这几天的情况,他们有了一点经验:吃饭不要吃太饱,半饱就可以,不然易呕吐,高原反应会加重。有一天晚上,宁洪岺吃的有一点多,结果吃完就睁不开眼睛。

  到日喀则地区小学的第二天,宁洪岺接到妻子的电话。在电话的另一端,妻子关切地询问饮食是否适应。

  他叮嘱妻子说,给家里老人“汇报”的时候,就说没事儿,往好处说就对了。为了能让老人放心,他们都在说着善意的谎言。

  至于住宿,当地学校给两位支教老师安排的是对门的两套房子,就在校园内。住处接通了网线。

  困难:高原反应严重 正慢慢适应

  日喀则地区海拔3800-4000米,初到时均有不同程度的高原反应。

  在机场下了飞机,等着取行李时就感觉有些不适。赵龙说,最明显的感觉就是胸闷,落地以后像是踩在了弹簧上。

  前去接机的日喀则地区教育局负责人叮嘱他们,要少说话、少打电话,不要多动。更要注意避免剧烈活动,多喝水,尽量不要吸烟、喝酒,注意防寒保暖,避免感冒,

  根据个体差异,一般3-10天均可逐渐适应,身体严重不适应及时就医。

  “到地区教育局的时候,要上四楼。上一楼的时候还可以,到二楼就走不上去了,身体不由自主地晃,眼前发黑,明显感觉气不够用。”赵龙说,因为高原反应,坐着头疼坐不住,站起来出虚汗。

  空气很好,但含氧量太低。空气中的氧气含量只有内地的50%,晚上更低一些。到日喀则的第一天晚上,宁洪岺本想写点什么,但头疼的坐不住,也就算了。

  “晚上睡觉头疼,喘气光鼻子不够,要用口辅助。”不过,宁洪岺感觉一会儿舌头就变得像木头一样了,得赶紧喝口水滋润一下。

  “第二天上午,出去走了200米左右,就感觉不行,赶快回去了。”赵龙坦言,下午好多了,但走一段还是心慌。实际上,这几天反应还是很强烈的,第三天一天都没敢动,一直卧床。

  感觉好点了也不能随便出去,这会引起高原反应的反复和加重。

  “在西藏一定不要感冒,感冒极易引起肺水肿,会危及生命。”宁洪岺说,当地的军区医院已经有了很成熟的应对方法,感冒了一定得去医院。

□文/图 记者 刘敏

相关文章

文章随机推荐
Copyright © 2003-2009 liaocheng.cc All rights reserved.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