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聊城信息港 > 资讯中心 > 聊城新闻

创业追梦他至今还没盈利

发布:2013-7-5 0:27:24  来源:liaocheng.cc  浏览次  编辑:佚名

    他说,他出的点子,老板大都反对,尽管事后证明是正确的。既然老板都和他对着干,所以他不适合就业,只好创业。

    他做什么呢?通俗地说,就是视频制作,当然也可以称为文化传媒。其间,他拍过微电影,连续两年为聊大做招生宣传片。

    有没有盈利?他说,拍了几十部视频作品,取得了一些收入,但没赚到钱。

    他没有所谓的“第一桶金”,起初向父母借了3万元创办公司。他有的只是对创业的执着和经营意识。上高中时,他就通过“贩卖”火烧而赚足了上学的费用。

    他叫冯天昊,今年24岁,去年刚刚大学毕业。

    大二时他和同学筹划创业

    宿舍熄灯了,同学看到我俩还在走廊里谈,天亮了,大家都起床了,看到我俩还在走廊里谈……

    去年这个季节,《七张名片知聊大》在网上火了,上传三天,网络点击量近两万。

    这部时长9分20秒的视频宣传片,历时一个多月制作完成,被网友称为“萌翻了”。片中几乎平均三句话就会在句末出现一个“哦”字,其间“哇”“啊”“呢”跟着凑热闹。片子最后一句“亲!你的加入会让聊大更精彩哦”让这部“最萌宣传片”“萌”到了最后!

    在大多数照本宣科式的高校宣传片中,《七张名片知聊大》“萌”字当头,脱颖而出。

    这个宣传片就是冯天昊和他的团队制作的。

    今年6月,《@聊大》又火了。@出现在微博中,有分享的意思,代表的是一种开放、接纳的心态;在英语中,@有“在”的意思。

    这个宣传片还是冯天昊和他的团队制作的。但出乎他意料的是,该片如今总被大家以“聊大沙画”的名字提起,而忽视了其原本在“@”上的创意。

    聊大相关负责人说,这一部宣传片比《七张名片知聊大》制作水准更高。

    那么,冯天昊是如何与视频制作结缘的呢?

    2008年,他考入聊大广播电视编导专业;2009年大二时,他和同学老段开始筹划成立工作室,希望能拍点什么。

    为这事,他和老段商议了好几个晚上。“宿舍熄灯了,同学看到我俩还在走廊里谈,天亮了,大家都起床了,看到我俩还在走廊里谈……”

    天遂人愿,2010年,他在老家济南注册成立了自己的公司。

    其间,他和团队带着一腔热情,拍摄了一系列公益片,如《老枪》,该片根据他们三个人的童年记忆改编。

    创业之初,他和团队成员憧憬了美好的未来,也作了最坏的设想——接不到活,无事可做,把拍摄设备统统砸烂,撒手了之。

    事后证明,这种最坏的设想并没有出现,他却遭遇了另外的烦恼。

    下商海仍保持着理想底线

    在冯天昊看来,这是不能接受的——片子不能如此“粗制滥造”,大家不能如此“低层次地竞争”

    今年上半年,冯天昊和省内一家电视台合作,为对方拍摄嘉宾外景;但最后算下来,他每天的收入仅50元,拍摄一个人物短片只能得到750元的制作费,而且对方还迟迟拖着不付钱。最后,不欢而散。

    现实如此骨感,并不是他最在乎的。他一心想的是,在这个行业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他一度把公司的业务重心放在省城济南,但他发现,五年之内,他的公司无法追赶上行业领头者。他的这个小公司不适合在济南立足发展。于是,他把公司业务拉回聊城。

    如果说,拍摄公益片、微电影,寄托的是他的理想,那么,他同样需要追求盈利,为理想提供保障。

    企事业单位的形象宣传片就是他和他的团队的主营业务。七八号人吃饭,要靠这。

    “5分钟的宣传片,3000块钱能做,1万块钱也能做,3万块钱也能做……”现实是,在聊城,冯天昊的同行甚至要价2000元就做。但2000元做出来的片子,制作可能仅需要3个小时。在冯天昊看来,这是不能接受的——片子不能如此“粗制滥造”,大家不能如此“低层次地竞争”。因为这样做是对聊城视频制作市场的伤害,是没有前途的。

    5分钟的形象宣传片,按照冯天昊的制作理念,至少需要一周时间。在他看来,宣传片绝不是简单地拍几个镜头,凑够时长就完事,它的策划、台词、剪辑、调色、音乐、特效等,都需要精雕细琢,给其赋予艺术气息。

    “我们要靠这个行业吃饭,我们不能砸了这个市场。”他说,目前,聊城影视业制作不发达,导致了这个行业的团队业务能力不强,进也影响了聊城观众对视频作品的关注度和认知度。

    在他看来,通过大量优秀视频作品,来提高群众的视听素养,非常关键。

    创业艰难“元老”离散

    人走了,心还在。他和曾经的创业伙伴结下了深厚情谊。

    上个月,历时一年10个月,冯天昊注册的公司商标终于批下来了。这对他是一个鼓舞。

    这期间,他只做了几十部视频作品,尽管营业收入已达上百万,但基本没有盈利。一套拍摄设备十几万元,他为了追求更好的视觉效果,已经更换了两次。所以,他至今还没有收回成本。

    但这不是他看重的,创业伙伴纷纷离开,才是他感到最悲催的。这也与创业艰难有关。

    “创业原老”中,老段去了北京,老张回了老家就业,老扈考上了公务员,好在老邵离开后又归队了……

    令他稍感安慰的是,出去的这些人已经开始“反哺”,如,给他提供客户、技术,还有先进的经营制作理念等。

    人走了,心还在。他和曾经的创业伙伴结下了深厚情谊。“老段在北京跟剧组,他3个月必须回来一次,看看我们在做什么,不能脱离了这个团队!”

    说到憧憬,他说,期待有一天,他和伙伴“衣食无忧”,有一个大大的工作室,能拍摄真正喜欢的作品。

    采访最后,冯天昊给出了对毕业生的建议:尽早步入这个社会,开始尽可能多地去尝试不同行业,尽快找到属于自己的舞台。

(记者 林志彬 张娜)

相关文章

文章随机推荐
Copyright © 2003-2009 liaocheng.cc All rights reserved.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