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聊城信息港 > 资讯中心 > 聊城新闻

守望聊城非遗:600多年竹马艺术浴火重生(图)

发布:2013-1-28 12:13:15  来源:liaocheng.cc  浏览次  编辑:佚名
在民间一枝独秀的竹马舞,在高唐县虽时兴时断,但它诙谐幽默的表演,深受民众喜爱,代代相传,绵延不息,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

    去年,高唐县将“竹马舞”申报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并进行全面系统的有效保护和传承,使这一传统表演艺术重新呈现在人们面前。

    元末明初编竹马

    竹马舞又称“跑竹马”,因为舞蹈道具竹马和动作而得名。高唐县“跑竹马”历史悠久,相传起源于元朝末年汉族群众相约一起杀鞑子(元朝黑暗统治者)的故事。当时,中原的广大劳动人民长期受到蒙古人的剥削和压迫,生活极其贫困,民间反压迫、反剥削的氛围很浓,推动反动统治的思想已经呈现出星火燎原之势。苦于当时信息传递技术的落后,没有人敢公然组织起义,唯恐被鞑子知道后惹来杀身之祸。当时有人想了一个办法,把纸条包在面食中,作为一种食品发放到各家各户,村民收到这种食品后,取出其中的纸条,内容即为“相约八月十五杀鞑子”。等到八月十五日这一天,群众全面起义,群起而攻之,最终推翻了蒙古鞑子的反动统治,人民翻身求得了解放。

    在这次起义中,有五位将领奋勇杀敌,他们分别是刘福通、徐寿辉、方国珍、郭子兴和张士诚。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当时的起义和五位将领的英勇事迹,编排了一段舞蹈,这种舞蹈就是用竹马的形式来表现当时的情形。

    108种阵法跑竹马

    在高唐县鱼丘湖街道麻庄村,记者见到了人们津津乐道的“竹马”。 竹马共有五匹,分别用白、黄、红、黑、棕等颜色的布料裱糊。竹马骨架为竹制,外面衬以不同颜色的布料,并刷有桐油(主要为了防潮和虫咬)。马颈至头部置一竹竿,表演者用手握住竹竿,可将马头上下抖动如真马。马身中空,人能站在其中,表演时骑手可将马的前身和后身用带子栓在腰间。

    据麻庄村竹马舞表演队负责人麻海忠介绍,除白马由男子表演外,其余表演者皆为女性。上街表演时,表演者从马的中间钻出来,两只脚从马身下露出来,像人骑在马身上一般进行表演。表演人屈膝下蹲行走,以不露脚踝为主要标准,同时还要保证前进过程中竹马的平稳。

    竹马表演主要依靠阵型变化,因所有学习皆为口述,无任何文字记载,所以今天流传下来的阵型变化不多。高唐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姜洁告诉记者:“清末民初,高唐县竹马舞进入全盛时期,演出者可跑一百单八阵。由于年久失传,现在只能跑几十种阵法了,代表阵型有天王阵、地王阵、龙门阵、虎门阵、雷公阵、阳光阵等,固定套路主要有双进门、四门斗、水溜溜、绕八字、蛇脱皮、十字靠、剪子股、跑圆场、二龙出水等。”跑阵时,表演者“骑”在“马”上,按照古代战场上作战时的阵法变化线路舞蹈,粗犷豪放,动作逼真,步伐矫健。大阵变化结构严谨,时而平缓銮铃叮咚似行云流水,时而急促战鼓轰轰如万马奔腾,再现了中原民众的淳朴民风。

    艺术传承保竹马  

    “竹马舞”这种艺术表演形式,主要在高唐县农村流传,是群众农闲时娱乐的传统节目,颇受百姓欢迎。但由于种种历史原因,“竹马舞”在高唐的延续却是时兴时断。

    解放前麻庄村是远近闻名的文艺村,该村的跑竹马以形式多样闻名,现年82岁的董士俊老人是“麻庄竹马舞”的主要传承人。据老人回忆,13岁时,他从师于麻庄老艺人麻树成,因麻树成没有文化,学习竹马时基本是口传身授。当时一起学习的共有五人,董士俊是其中唯一的男性。他利用很短的时间即记住了各种阵法的演练,随后多次登台献艺,表演地点仅在麻庄及周边村庄,表演时间也只在每年的初一和正月十五这两天,但是表演却一直没有间断过。1960年,我省出现了严重的洪涝灾害,董士俊存放竹马的房屋在连续十多天的大雨后倒塌,所有的道具都被砸毁。当时正处于三年自然灾害期间,村里没有财力重新制作竹马,从此这项技艺在人们的视线中逐渐消失。

    2000年以后,随着年龄的增大,董士俊老人有一个夙愿,要把这项传统技艺更好地传承下去。2008年,在高唐县委宣传部的大力支持下,该县文广新局制定了5年保护计划,进行了摸底调查、音像录制、资料整理,并选拔培养了年轻继承人,对竹马舞进行了全面系统的保护。董士俊、麻海忠、赵虎臣等人也利用近一个月的时间,重新制作了竹马,并在村里积极寻找传承人。截至目前,该村已有十多人学会了这项表演技艺,使跑竹马这一传统技艺焕发出新的生机。几年来,麻庄村竹马舞表演队的队伍逐渐壮大,活动日趋频繁,表演技艺不断提高,并多次在县里组织的民舞民乐调演中展露头角。(朱玉东 丁来刚  王冰)

相关文章

文章随机推荐
Copyright © 2003-2009 liaocheng.c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