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聊城信息港 > 资讯中心 > 聊城新闻

在死亡里寻找重生 器官捐献协调员的劝捐之路

发布:2012-11-12 16:44:47  来源:liaocheng.cc  浏览次  编辑:佚名
“我常常在想,如果是我的亲人,我该怎么办?我能做的是和他们一起伤心难过。”陈艳说,她不会刻意去完成任务,她理解捐献对象家属的心情,只能尝试着走进捐献者的内心,和他们协商捐献事宜。

     陈艳是山东省聊城市人民医院的一名器官捐献协调员,上岗三个月来,她做通了3名脑死亡家属的工作,3名死者的器官让11名患者获得了重生。

    做器官捐献协调员没有具体的作息时间,捐献对象在凌晨离世是常有的事,陈艳会随时和病房沟通,关注捐献对象的生命迹象,以及捐献对象家属的情绪,她既要做好随时赶赴医院的准备,还要做好安抚捐献对象家属的工作,工作强度可想而知。

    陈艳说,她只是器官捐献协调队伍中的一员,在聊城市人民医院像她这样工作的还有多人,另外还有很多热衷公益事业的医护人员也做起了“编外器官捐献协调员”。“编外器官捐献协调员”的加入让陈艳感到高兴,这使得她有机会寻找到更多的捐献对象。

    看到自己的亲人摘掉呼吸机,被医生宣布脑死亡的时刻,捐献对象的亲人会悲痛欲绝,这时的陈艳会伸手搀扶捐献对象的亲人,把自己当成捐献对象的亲人。“你要陪着他们流泪,这不是做样子,要把死者当成自己的亲人一样来尊重。”陈艳说,她经常在捐献器官现场忍不住落泪。

    “器官捐献必须是无偿的,宣布捐献对象死亡的程序是很严格的。”陈艳说,器官捐献不是买卖,是一种善行,在做捐献对象家属工作的时候,必须先说明器官捐献是无偿的。陈艳在发现捐献对象家庭条件贫困时,她会和其他同事一起努力,为救助对象的家庭寻找救助资金。

    在陈艳的笔记本中,她详细的记录了和捐献对象家属见面的时间,以及捐献对象的姓名和家属姓名。“你必须牢记他们的名字,见面连名字都叫不上来,这是对人家的不尊重。”陈艳说,她和捐献对象的家属交朋友,捐献对象离世后,捐献对象的亲属时常会给她打电话谈心。

    3个捐献对象救了11个人

    在陈艳出具的中国人体捐献器官办公室的一份资料中显示,在我国每年等待器官移植的人大概是150多万,而每年真正能够进行器官移植手术的却只有一万多例,器官的需求和供给之间的比例是150:1,而同期在美国这个数字是5:1,在英国是3:1。每年我国都会有大量的患者在无望的等待中失去生命。

    正是由于这种供需之间巨大的缺口,去年聊城有60名器官捐献协调员上岗,富有爱心的陈艳也成为其中的一员。

    “尽管我们也时常会遇到难处,遭到不理解,但我们努力了三个月,成功说服了三名捐献者,他们都成功捐出了器官。”陈艳打开随身携带的笔记本,查看了三名捐献者的情况。

    陈艳说,其中两名捐献器官都是婴儿,另外一名是个小伙子,这三名捐献者的器官包括角膜、肾脏、肝脏等,这些器官植入到11名患者的体内,使他们恢复健康,获得重生。

    “凌晨两点,孩子被宣布脑死亡,我们把孩子捐献的器官连夜送到重庆,救助那里的患者。”陈艳说,其中一名捐献者在凌晨去世,她一直守在孩子亲人的身旁,配合医生完成器官摘除,医生连夜乘飞机送往重庆。

    也有患者家属询问器官捐献事宜,担心在捐献器官时,患者身体上会留下手术刀口。对此陈艳解释,医生在完成器官摘取后,会像对待患者一样,仔细处理好伤口,整个过程是很严格的,而且也会为捐献者保密。

    对于陈艳而言,和即将失去亲人的患者家属们谈器官捐献是件很残忍的事情,面对失败,陈艳都会从自身上找问题,她会把失败的教训记录在本子上。陈艳说,我们没有经验就自己摸索,相信会有更多人加入到器官捐献的行列中。

    工作之余 寻找劝捐对象

    今年7月,53岁的陈艳有了一份新的工作,山东省红十字会聘请她做器官捐献协调员。她是聊城市人民医院动态血压室的副主任技师,自从有了这个新的身份后,工作之余,她都会去病房、重症监护室寻找劝捐对象。陈艳性格开朗,具有亲和力,擅长与人沟通,可是面对生离死别的场景多了,她也变得焦虑起来。

    “成功沟通应做到友善有礼,真心关怀、诚信待人……”自踏入器官捐献协调员这个队伍后,陈艳养成了记笔记的习惯,记录下很多感动和悲伤。陈艳说,看着患者家属忍着悲痛签下《捐献同意书》,心里既激动又难过,激动的是器官可以挽救那些在死亡线上挣扎的患者,难过的是看到一个生命离去会不忍心。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器官捐献协调员是一个比较陌生的职业,协调员们做的是幕后工作。“穿着要非常注意,不能穿鲜艳的衣服,言行举止更要注意,要和患者站在一个立场上。”刚刚进入职业角色的陈艳,为了工作改变了穿着习惯,常常穿着素色的衣服上班。“我的长处就是有亲和力,不容易让人反感。”

    做器官捐献协调员,首先是发现潜在捐献者——经医院救治无法逆转的病人,然后联系专家评估小组对捐献者进行评估,看是否适合移植,是否处于脑死亡状态,在联系专家评估小组的同时,还要对病人家属讲解器官捐献的意义。

    “在和患者家属见面前最焦虑。”每当发现潜在的捐献者,陈艳都会思考很长时间,如何打动患者家属、开口第一句说什么、遇到患者抵触如何缓解,这些问题在和患者家属见面前,她必须想好,否则劝捐就有可能会失败。“我相信能做好。”陈艳会时常给自己鼓劲。

    本月初,聊城警方摧毁一个贩卖人体器官的团伙。器官供需缺口大的局面再次呈现在公众面前。这种局面催生了一个新的职业——器官捐献协调员,他们奔走在各大医院,从一个个绝望的生死故事中寻找重生的希望。

相关文章

文章随机推荐
Copyright © 2003-2009 liaocheng.c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