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聊城信息港 > 资讯中心 > 聊城新闻

聊城状元街:文官武将演绎百代风华

发布:2012-10-15 12:36:10  来源:liaocheng.cc  浏览次  编辑:佚名
西起楼南大街,东至东口南街中段的牌坊口的状元街,位于光岳楼东南方,并与二府街相接。解放后,曾为纪念在此街光荣牺牲的抗日英雄张郁光烈士,更名为郁光街,1982年恢复传统名称——状元街。
    东昌府区政协文史学习宣传委员会主任王彦华说,状元街自古就是一条文化气息浓厚的名街。

    两座牌坊    从状元坊到状元街的变迁

    据王彦华介绍,状元街上原有两座规模宏大的石牌坊,一座是元代建筑状元坊;另一座是清代建筑昭勇坊。
    状元坊位于街巷中部,这座牌坊的得名在清宣统二年。《聊城县志》转引《永乐大典》中曾有这样一段记载:元朝有一位科举高中的马姓书生,家乡人为表彰他,特意为其建立牌坊以彰显荣耀。
    “马氏不一定是状元,称为状元坊是家乡人对他的恭维。”王彦华说,“昭勇坊建于康熙年间,因邓氏在明代世袭昭勇将军而得名。”
    因为参与过《东昌望族》的编写,王彦华对邓家历史比较了解,他说:“邓家祖籍江西,邓浒于明成化六年(1470年),任职东昌卫掌印指挥使,后人世代相袭,有邓桂、邓勋、邓堂、邓守洛、邓秉谦、邓之荣先后任职指挥使、指挥同知或指挥佥事。”
    清初,邓秉恒中进士,历任县令、户部主事、湖广荆南道等职。从邓秉恒到其孙邓基哲,家资丰盈,先后建设两处私家园林。邓基哲之子邓钟岳,康熙六十年(1721年)中状元,并入翰林院,后历任江苏学政、礼部侍郎等职。
    “邓钟岳中状元后,这条街就称为状元街了。”王彦华说,邓氏祖宅在状元街东段,古时称为状元府。邓状元非常清廉,状元府日渐衰微,以至贫寒。邓钟岳死后,无钱发丧,只能把棺材浅埋在院中暂时存放。
    其长子邓汝勤、次子邓汝勄都英年早逝,死后同样无力举丧。及至院内存棺五口时才由东昌知府张官五出面为他们料理了葬事。“如此清廉的状元古来少有啊!”王彦华感慨道。

    书院故址    省立二中走出革命英才

    对聊城教育史颇有研究的孙元芳介绍:“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东昌知府胡德琳购本街西段路北孙启淑旧宅,建立启文书院。”该书院为聊城明清两朝所建六处书院中规模最宏大的一处,院中房屋达四五十间。
    清宣统二年(1910年)《聊城县志》记载:道光年间,东昌知府朱锦琮将七贤祠改祀于启文书院后楼上。供奉王道、穆孔晖、孟宪秋、王汝训、逯中立、张后觉、赵维新七位先贤牌位,后增邓钟岳为八贤;旁以郡守胡德琳配祀,光绪年间又增孝毅先生朱学笃牌位于旁。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启文书院改办为东昌府官立中学堂。民国三年(1914年),再次改为山东省立第二中学。在五四运动中,省立二中学生积极投入到反帝爱国斗争中,与省立三师等校学生组织联合会,游行示威并抵制日货。
    1925年,二中学生王寅生、赵以政、孙大安、聂子政等,南下广州进入黄埔军校第四期步兵科学习。两年后,他们毕业回聊,组建了鲁西第一个中共党组织——东昌县委。
    1938年5月,山东第六区政治干部学校在原省立二中校址建立。该校由范筑先将军兼任校长,少将参议张郁光担任副校长,先后举办四期,为鲁西北培养了千余名革命干部。
    孙元芳说:“1949年此街建立了郁光小学,后更名为聊城师范附小。1962年命名为实验小学,“文革”前后更名为五七小学,1979年恢复实验小学名称,该校为聊城市和山东省重点小学。”

    英雄佳话    无上荣光的郁光街

    1938年11月14日,日军进攻聊城。张郁光、姚第鸿等人撤出聊城后,见范将军仍在城中未撤出,便返回城内催他出城。未及撤出,四门出路已被敌人火力封锁。15日,范将军及抗日军民千余人壮烈殉国。
    张维翰所写的《忆民族英雄范筑先》一文(见《聊城文史资料》第五辑)中说:张郁光、姚第鸿等七人隐藏在状元街老百姓家,被敌人发现后仍临危不惧,英勇搏斗,最终惨烈地被鬼子杀害。
    东昌府区政协文史研究员高文广说:“关于张郁光烈士牺牲地点也有其他说法,牺牲于状元街的说法被多数人认可,因此,1947年聊城解放后,状元街被命名为郁光街。”
    张郁光是知名教育家,也是聊城著名烈士。他在抗战爆发后,来到范将军领导下的政训处,为创建鲁西北根据地、坚持鲁西北抗战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延晓平)

相关文章

文章随机推荐
Copyright © 2003-2009 liaocheng.c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