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聊城信息港 > 资讯中心 > 聊城新闻

莫言老家 “满街都是记者”

发布:2012-10-15 12:36:07  来源:liaocheng.cc  浏览次  编辑:佚名
10月11日,夜幕初降,随着瑞典文学院宣布将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中国作家莫言的消息传出,山东高密大栏乡一个人口不足千人的小村庄,鞭炮声齐鸣。村干部和生活在这里的管姓家族成员们,尤其兴奋。
    当天晚间开始,来自四面八方的陌生面孔就陆续赶往这个名为平安庄的小村。10月12日,外来车辆和人员继续增多,小村仅有的几条水泥道路上,本地或外地牌照的车辆随处可见。
    “满街都是记者。”有村民笑着说。

    现实中的“东北乡”平安庄

    高密“东北乡”,是莫言的故乡,也是他作品中最重要的“文学地理”。那么,这篇在他小说中不断营造开拓的“王国”,现实中究竟是什么样子呢?
    车出高密市区后,沿东北方向行20多公里,在一片一望无边的平原上,聊城晚报记者找到了莫言故里大栏乡平安庄。
    低矮的院墙和砖瓦房,街道上堆满的刚刚收获的玉米,让这个小村庄看起来和普通以农耕生计为主的其他村庄相比并不起眼,甚至稍显寒酸。
    村民介绍,几十年前,平安庄曾被称为“三岔子”,南邻胶州(青岛),西邻高密(潍坊),东面则是平度(青岛),是一个地处三县交界点的偏僻之所,较为贫困落后。
    如今,虽然人们生活水平已经有很大改善,但种粮还是村民们的主要生计。
    平安庄的北邻有一条河,名叫胶河,这条河是莫言的 “高密东北乡”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

    管氏家族“了不起”

    莫言1955年2月17日生于当时还属于高密第四区(河崖)平安庄一农民家庭,系高密管氏第二十四世孙。
    与未摆脱土地的家族相比,在村民眼中,莫言所在的管氏家族是“了不起”的。
“莫言一家人净出俺们村的强人。”说起莫言一家,69岁的村民张德传不禁啧啧称赞。莫言本人自不必说,莫言的哥哥也曾担任高密一中的主要领导。
    春秋时期,高密属齐国辖地,有人考证,莫言的家族属齐国名相管仲之后。宋时,管家远祖管师仁曾为名臣显宦,管师复为著名诗人,管鉴为著名词人。纵观高密管氏家族历史,“管姓崇文而不尚武”,重文学而崇儒术,莫言之所以成为作家,有人认为与祖辈遗传因素有关。

    ■家乡故事

    想吃饺子促成文学大家

    据莫言的一位同族兄弟介绍,莫言的爷爷虽然不识字,但能洞察世事,知晓一些天文地理知识,也知道不少神仙鬼怪的故事。冬日的草丛中,夏夜的河堤上,爷爷讲的故事对莫言进行了最早的文学启蒙。

    从小就表现出写作天赋
    
    当年,正在读小学的莫言参加毛泽东思想宣传队,曾自编快板到集市宣传小麦新品种:“贫下中农听我吼,今年不种‘和尚头’,鲁麦一号新品种,蒸得馍馍冒香油。”莫言的作文也经常被当做范文在被老师带到别的班级或附近中学传阅。
    1967年,莫言上小学五年级,却正值“文革”爆发,被迫辍学。上中学要贫中下农推荐,中农出身的莫言被拒之校门外,成了一名公社社员。
    从此,他每天牵着牛羊,从学校教室的窗前经过,同学的喧闹之声毫无遮拦地传到大街上,传到田野中。每当这个时候,他心里就浮起一种难言的滋味,感到自卑,感到很多难以言传的东西。很长一段时间内,在无际无边的荒野,莫言孤独寂寞,感到前途一片渺茫。
    莫言当作家的愿望从何而起?据说,他有一位邻居叫单亦敏(山师大中文系毕业,退休前为高密二中语文老师),单亦敏曾对他说:“当作家一天能吃三顿饺子。”从而引起了他当作家的愿望。
    莫言的大哥管谟贤,年长莫言近十岁,自幼喜好文学,1963年毕业后从高密二中毕业考入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后在高密一中任校长直到退休,现在与莫言居住在高密同一小区)。儿时的莫言调皮好动,有一次掉进“圈”(厕所)里,是大哥把他捞上来扛到胶河中洗净,莫言对此记忆犹新。
    大哥对莫言的文学创作之路也很有帮助。莫言大哥毕业后曾在湖南常德工作,这期间,莫言经常写信向大哥请教,甚至将自己的稿子寄去请大哥修改,大哥全力支持。
    
    童年的饥饿是创作财富
    
    莫言曾说,饥饿是他创作的财富,在挨饿的年代,姐姐管馍芬辍学,每天去田里挖野菜给全家人吃,度过荒年。
    “岁月留给我最初的记忆是母亲用棒槌敲打野菜发出的声音,沉闷而潮湿,让我的心头感到一阵阵紧缩,这是一个有声音、有颜色、有气味的画面,是我人生记忆的起点,也是我文学道路的起点。”
    莫言的叔叔在新中国成立后即参加工作,因叔叔的关系,莫言在1973年8月进了棉花厂当了临时工。令莫言至今难忘的是,在挨饿的年代,叔叔当年从厂子弄回半袋豆饼,于是这半袋豆饼藏到哪儿,莫言就找到哪儿,老想偷吃,很长一段时间内夜不能寐。
    值得一提的是,莫言就是以在棉花厂在工作的经历为背景,创作了中篇小说《白棉花》,并在这里结识了自己的爱人。
    莫言13岁的时候,就曾在其村后胶河滞洪闸工地上当小工,晚上就睡在桥洞里,洞外有一片萝卜地,莫言因为过于饥饿,偷吃生产队萝卜,结果被人抓住,哭着认错,回家以后又被父亲痛打一顿。后来,他以此经历为背景,创作了中篇小说《透明的红萝卜》和短篇小说《枯河》。    (于新贵 王明峰)

    ■链接

    《中国文学史》教材将因莫言改写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国内高校文学史教材第一主编朱栋霖告诉记者,从某种程度上说,“中国文学史的教材将因此改写”。
    据记者了解,目前在高校中较流行的现代文学史教材有两个版本,分别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和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苏州大学中文系教授朱栋霖是这两套教材的第一主编。
    10月12日上午,朱栋霖告诉记者,明年年初,高等教育出版社和北京大学出版社都将出版现代文学史的修订本,他会将莫言的介绍、评价立为专章。他认为,莫言坚持了自己的独立思考和独特的创作手法,所以在接下来要修订的文学史教材中,编写组还会将同样坚持的作家的比重放大。

相关文章

文章随机推荐
Copyright © 2003-2009 liaocheng.c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