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聊城信息港 > 资讯中心 > 聊城新闻

高唐父子两代守护英烈60载 孩子愿成第三代接班人

发布:2015-8-24 8:55:47  来源:齐鲁网  浏览次  编辑:佚名

  张曰平,现年56岁,山东省高唐县琉璃寺镇徐庙村人,同时也是琉璃寺镇徐庙烈士陵园的第二代守墓人。

  从张曰平十几岁开始,就陪着父亲在徐庙烈士陵园里守陵,父子俩有60余年的时间都呆在陵园里。2012年,张曰平的父亲去世,张曰平从父亲张洪珠手中接过任务棒,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在了烈士陵园里。

  2015年7月23日,感动聊城2015年度人物颁奖仪式在聊城电视台演播大厅进行,张曰平成功入选“感动聊城2015年度人物”。

  难忘抗战的日子 父亲选择回家守陵张曰平的父亲张洪珠是位老红军、老党员,曾经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

  “我还很小的时候父亲就会给我讲琉璃寺遭遇战争的故事,让我能深刻的感受战争给人们带来的危害”,张曰平告诉记者,父亲在7岁左右亲眼目睹了琉璃寺那场战争的激烈,我军顽强的意志和不屈的精神,深深地震撼了父亲。

  1950年抗美援朝开始后,张洪珠在村里第一个报名参加志愿军。据张曰平介绍,母亲曾经告诉过他,抗美援朝结束后,父亲曾被安排在济南柴油机厂工作,本来一份非常不错的工作,可是硬生生的被父亲辞掉了。

  “父亲在生前对我说的最多的话就是‘那么多烈士为国捐躯了,不能没有人守护,不能让大家遗忘他们,我要守护他们’”,张曰平感叹道,一年365天,父亲几乎天天都吃住在陵园里。

  在张曰平的记忆里。父亲张洪珠每天都在陵园里帮个不停,为烈士的坟墓除草,给陵园内修小路、搭建围墙、种树苗。“父亲几十元的工资基本全都搭在了陵园修整上,”张曰平自豪的说,他见证了陵园的变迁,也明白了父亲内心的想法,深受父亲的感染。

  受父亲影响 接过父亲手中任务棒2012年年初张洪珠倒在了病床上,这一倒就再也没能起来。

  “临走前,老人紧紧地握着我的手,虽然当时已经说不出话,可跟了父亲这么些年,我深深地知道父亲的心愿”,张曰平说,父亲害怕他走了之后陵园就没有人再照看,烈士也没人再守护。

  于是,办完父亲的丧事,张曰平便来到了陵园,继承了父亲张洪珠的遗愿,成为徐庙烈士陵园的第二代守陵人。

  张曰平介绍,在他很小的时候就跟着父亲住在陵园里,父亲一直把烈士们当做自己的亲人看待,他也渐渐明白我们今天的好生活都是烈士们拿生命换来的,我们不应该将烈士们忘记。

  张曰平告诉记者,他现在是在沿着父亲的走过的道路在行走,每天重复着父亲的工作,清除杂草、擦擦墓碑,这样就好像还是父亲和他在一起守护这些烈士一样。“父亲在世时一直叮嘱我,逢年过节的时候一定要给烈士烧些纸钱、放放鞭炮,包些水饺放在烈士铜像前,以此寄托一下哀思。”这些年,张曰平一直按照张洪珠的嘱托守护着陵园。

  现在的张曰平,一年365天,几乎天天都吃住在陵园里。

  儿子愿成为陵园第三代接班人面对父亲和爷爷对陵园的坚守,张曰平的儿子张德旺告诉记者,“很小的时候,爷爷就带着我在陵园里守陵,后来爷爷去世了,父亲又来守陵,我现在觉得陵园就像是张家的第二个家,这里的一草一木都见证了我们家对于烈士的感情。”

  张德旺告诉记者,平日里他就和同村人一起出去打打工,趁着年轻赚点钱,逢年过节的时候,陪着父亲张曰平一起为陵园内打扫一下卫生。“儿子有时在外边上班,也会经常打电话来问问陵园的情况,只要回家就陪我在陵园里呆着,”张曰平觉得趁现在自己还能亲自守护陵园的时候,他想多花点时间在这里。

  当记者询问张德旺是否愿意接过父亲张曰平手里的任务棒时,张德旺毫不犹豫的说,“我愿意和爷爷、父亲一样守护这里,我也会把这个任务让我的孩子传递下去。”

  “每年过年过节的时候,抗日英雄赵伊坪的女婿单大德中将都会给父亲打电话询问情况,我有时就会想父亲和爷爷是怎样得到别人的这份信任的,”张德旺告诉记者,看着父亲把这些烈士当亲人一样看待,他在佩服父亲的同时,也想以后做到和父亲一样。

  被评为“感动聊城2015年度人物”

  张洪珠老人和张曰平的感人故事,在高唐县琉璃寺镇被不断地传颂着。

  2015年7月23日,感动聊城2015年度人物颁奖仪式在聊城电视台演播大厅进行,张曰平成功入选“感动聊城2015年度人物”

  “得到了这份光荣,我感觉着我这个担子更加重了,因为我做的还不够多,但是这份光荣给我了,我会继续发扬下去,”张曰平说,他会让后代和中小学生们,来参观的各界人士,了解烈士们的英雄事迹,告诉大家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烈士们用鲜血换来的,他要把烈士陵园维护好,把这个事迹讲给后代,让他们在社会上成为栋梁,将来之后报效党和国家。

  如今的陵园集瞻仰、教育和休闲于一体园林化、公园式纪念馆,并被列为聊城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高唐县党性教育基地。新馆的建成为进一步继承先烈遗志,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将起到积极地推动作用。张曰平说:“这样,父亲就没有遗憾了!”

  60余年来,张洪珠来人和张曰平守护的是对烈士无边的景仰,传承的不朽的精神。

  (见习记者 赵琳)

分享到: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3-2009 liaocheng.cc All rights reserved.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