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聊城信息港 > 资讯中心 > 聊城新闻

“聊城七贤”读书故事:从读书到治学 从治学到做人

发布:2015-4-23 17:44:13  来源:聊城新闻网  浏览次  编辑:佚名

  在熟悉聊城地方史的人们心目中,曾经坐落于万寿观西约100米处的七贤祠,是一个令人仰望、崇敬的场所。如今,七贤祠在古城区楼西大街重建,纵观七贤故事,从读书中学智慧、从读书中养成气节、从读书中锤炼意志。千万卷浩瀚书海中走出的聊城七贤,留下一连串感人故事,高尚气节影响聊城深远。

  “槁项黄馘”,是著名藏书家杨以增对这七位贤良曾经作出的描述。这几位颈项枯槁、面黄肌瘦的先生,为什么能够备受尊敬,让后人专门建起祠堂来供奉、纪念他们呢?查阅史料不难发现,其主要原因在于他们有着共同的品格:都是德才兼备、为官清正之人,屡遭贬斥仍坚守正义、安贫乐道、提携后进。其高贵品格,成为当世的一种精神高标。其高贵品质的来源与读书密不可分。

  读书的一项至高境界是治学。这七位先生还有一个共同点:在学术思想上,都尊崇王守仁的“心学”。我国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王守仁,世称“阳明先生”,是明弘治年间的进士,官至南京兵部尚书。在学术上,先习朱熹理学,转而研读佛老,再后研究发展了南宋理学家陆九渊“心学”学说,与程朱理学对立。针对程朱理学行知脱节的学风,他的学说力倡“知行合一”,在明中叶至明末得到广泛传播,风行逾百年。现代历史学家钱穆评价他是“明代学者重镇,宋明理学的高峰”。

  “聊城七贤”对“心学”的研习,使他们在为人与治学等方面,形成了重志节、重事功、重实践的鲜明特点。其中,王道、穆孔晖都亲自师从王守仁,王汝训是穆孔晖的学生,张后觉则跟从王门弟子颜钥、徐樾学习,孟秋、赵维新又都是张后觉的门人。凭着他们的影响,在“心学”传播欠广的北方,聊城独树一帜成为主要基地之一。

分享到: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3-2009 liaocheng.cc All rights reserved.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