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聊城信息港 > 资讯中心 > 聊城新闻

墓志铭镌刻的是生平饱含的是深情

发布:2015-4-3 10:57:19  来源:聊城新闻网  浏览次  编辑:佚名

  虽然距清明节还有一段时间,但从3月28日开始,已经陆续有人赶到聊城公墓万寿陵园扫墓了。

  4月2日,前去扫墓的人群明显增多。

  天色低沉,凭吊者蹲在墓碑前,缅怀故去的亲人,表达深切的思念。

  这些思念,有的体现在鲜花上,有的体现在扫墓者的低声低语里,还有的直接镌刻在墓碑的后面,那是墓志铭。

  在公墓工作人员看来,聊城市民受传统观念影响较深,讲究沉默是金,所以刻有墓志铭的墓碑只是少数。不过,有一些墓志铭还是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爱是永不止息”

  简单却深情

  在33岁的刻碑人李洪涛心里,这十多年中所刻的墓碑大都是一个类型。

  “子女为父母立碑,大都把父母名讳和立碑人名字写在正面,后面常常不着一言。”李洪涛说,这是众多墓碑的基本格式,之所以这样,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北方人传统观念较重,讲究逝者为大、沉默是金。因此,在墓碑的背面刻上墓志铭的,只是一小部分。

  不过,虽然只是一少部分,但许多亲人通过墓志铭表达的对逝者的依恋,依然让人动容。

  在墓园的一座墓碑的背面,是简单却深情的6个大字“爱是永不止息”。李洪涛说,这些字虽然看起来简单,但却真实表达了子女对父母恩情的深切缅怀。

  在另一座墓碑的背面上部,是两个大字“缅怀”,下面则简述了立碑人父亲的生平事迹。在李洪涛看来,这样的墓志铭,端庄大气,让人难忘。

  记者看到,更多的墓志铭是,较为简略地叙述父母一生,并表达铭记父母教诲,传承家国风范的一份深情。

  一篇墓志铭里

  铭记着家国荣辱

  在这些墓志铭中,有一篇让人印象颇为深刻。因为这篇墓志铭里,既有一个国家的荣辱变迁,也有一个家庭的骨肉聚散。

  聊城人张女士有两个哥哥一个姐姐,长大后,张女士嫁到河南,丈夫为冯玉祥部属。1935年和1936年,张女士先后产下两子。抗战初期,母子随军南迁。因二子年幼,恐难经受颠簸之苦,于是寄养在孩子的舅母家。抗战胜利后,一家人重回河南老家。不料此后国共内战爆发,母亲和大儿子只好再度随军南迁。1949年,张女士随大儿子徒步南行,期间颠沛流离,历经千辛万苦抵达厦门,后乘船赶到台湾。先被安排住在彰化,1966年迁居桃园。1987年,两岸开放探亲,二儿子方与母亲再度重逢,其间骨肉分离已经半个世纪。

  此后,老太太年事已高,被二儿子接回聊城奉养,直至2004年去世。

  公墓工作人员张先生告诉聊城晚报记者,这个墓志铭是老太太生活在台湾的大儿子在前几年立的,碑文全部为繁体字,且为较为严谨的传统行文方式,当时刻这通墓碑,李洪涛没少费功夫,但他一丝不苟,确保没出一点差池。

  李洪涛说,这种墓志铭文字较多,因此需要花费的时间就比较长,但只要时间允许,他愿意多花点心思,尽心尽力刻好每一个字,这样做也是对逝者的尊重。

  一对老两口

  每年来给“自己”扫墓

  在公墓墓园,很多是子女为父母购置的合葬墓穴。为了方便,即便父母一方依然在世,两个人的名字也都刻在上面。只是字体颜色有区别:逝者描金,生者描红。

  不过,有一个墓碑不一样,上面写明这是三个女儿为父母购置的一通墓碑,但父母两个人的名讳都是描红,因为两位老人都还活着。

  张先生对这通墓碑背后的故事尤为深刻。

  他告诉记者,实际情况是,两位老人依然健在,但三个女儿都已经去世。“每年清明节当天,年龄都已经七八十的老两口会坐公交车赶到这里,仔细地给自己的墓碑扫墓,重新描一遍自己的名字。有时我们想过去安慰他们,他们总是摇摇头,不怎么说话。”张先生说,老两口每次来扫墓的情景都让人特别感慨,在大家看来,他们是来给自己扫墓,也更是在思念自己的孩子。

  “很多人刻上墓志铭,是在缅怀父母恩情,敦促自己延续家风。”聊城市公墓管理处主任王存忠说,这与我们如今大力弘扬传统文化的氛围和谐统一,每个墓志铭背后,其实都是一段家史,也是一段时代记忆。墓碑冰冷,但背后的故事,都很温暖。

(记者 赵宗锋 孙克峰  通讯员 闫向军)

分享到: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3-2009 liaocheng.cc All rights reserved.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