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聊城信息港 > 资讯中心 > 聊城新闻

茌平发现200年老屋

发布:2013-6-13 11:49:42  来源:liaocheng.cc  浏览次  编辑:佚名

200.jpg

老屋全景

    在全国,各地有各地的民居特色,山西民居和皖南民居最有鲜明特点,向来有“北山西,南皖南”的说法。虽然聊城民居不如山西民居和皖南民居那么有名气,不过,鲁西一带民居也有自己的特色。近日,茌平县贾寨镇耿张村就发现一座有近200年历史的民居。
    
    曾是地主家的三进院落

    如今,这座老屋的主人叫张国兴。今年69岁的张国兴介绍,他的这座老屋是祖上传下来的。

    张国兴说,祖上曾经是地主,清朝晚期,家业达到鼎盛时期,在村子周围有500亩田地,家里雇着多名长工。张国兴祖父有六个弟兄,到张国兴父亲一辈,弟兄们就有十七八人。在解放前,一家几十口人都生活在这处院落里。

    张国兴生活的这处院落,至今还保留着三间堂屋。堂屋西山为两层楼房,可惜的是,前些年,两层楼房的顶层拆掉了。另外,还保留有三间西屋。张国兴说,本来这处院落还有南屋和东屋,以前的格局就是四合院。

    张国兴院落南邻也是一座青砖老屋,这也是当时祖上留下来的,后来,家族人口增多,家境衰落,才分给了族人。

    张国兴说,他的院落前后都是祖上的地盘,前有一处院落,后有一栋三层青砖楼房,是典型的三进院落。在整座院落的东南角,是门楼。进了门楼,就是影壁墙。整个院落南侧是喂养牲畜的地方。
    可惜的是,解放后,三进院落相继被拆掉,现在只剩下一座堂屋和西屋。

    纺织种地成就了这个家庭

    张国兴说,祖上虽然是地主,但是,生活一直很节俭。从前听自己的祖母说,这个家庭是靠家中妇女纺线织布积累下家业的,后来,靠这些积蓄,购置田地。到张国兴祖父一代,又开了一个油坊。
    虽然是地主,但是,家里妇女纺线织布,男人同样与长工一起参加劳动,并不像电影上的地主一样,坐享其成。也正是由于一家人勤劳节俭,才逐步成为周围较大的地主家庭。

    在这座三进院落中,有磨坊、厨房,还有牛圈,可以说,这里俨然就是一座地主“庄园”。一家几十口人都在专门的“食堂”吃饭,这种“大锅饭”一直持续到解放。

    张兴国说,祖上在一百多年前开始起步,到清朝晚期达到鼎盛,仅土地就拥有500亩。但是,三进院落并不是在最富裕时期修建的。他现在居住的这座堂屋,虽然外砌青砖,但“里子”却是土坯,而且所用的椽子也不是“四面见线”的木料。因此,这座老屋的修建时间应该在家族成为地主的早期。

    “宅神堂”是鲁西民居特色

    在张国兴居住的堂屋门口右侧墙上,有“宅神堂”。宅神堂是凹进去的,并用青砖砌成拱门,拱门上端写有“宅神堂”三字。宅神堂里面还曾经有神龛,神龛上端也雕有精美图案,神龛前有一个青砖雕刻成的香炉。壁身四周用砖雕装饰,现在还能依稀看到青砖上雕有精美的荷花纹饰。

    张兴国的老伴说,“文革”时期,一些人闯进家里,把宅神堂上的雕刻砸坏了。宅神堂没有毁坏之前,拱门上有很多精美雕刻,两侧还刻有文字,拱门前还雕刻着“寿桃”,很精美。

    鲁西一带民居,一般都在堂屋门口右侧设有宅神堂。据说,居民把栖身的家园罩以神秘色彩,相信“宅神”能带来富贵吉祥、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按照当地风俗,农历每月初一、十五,都会摆上祭品,祭祀宅神爷。最隆重的供奉是每年除夕。要摆设供案,供品一般是荤菜、什锦糕点、鲜果干果、枣糕等。另外,还要向宅神爷焚香叩拜。

    “宅神堂”是鲁西一带独特的民居特色,至今,农村修盖房屋仍然保留着在堂屋门口右侧墙上设有宅神堂的风俗。茌平这座民居对研究鲁西民居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记者 于新贵 赵宗峰)

相关文章

文章随机推荐
Copyright © 2003-2009 liaocheng.cc All rights reserved.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