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聊城信息港 > 资讯中心 > 聊城新闻

聊城:打造重点旅游景区项目 加快旅游度假区建设

发布:2013-5-9 12:40:15  来源:liaocheng.cc  浏览次  编辑:佚名

    近日,聊城与省会城市群经济圈济南、淄博、泰安、莱芜、德州、滨州和“山水圣人”旅游线上的济宁市结成山东省会城市群旅游联盟。今后,省会城市群旅游联盟将通过政府、行业组织、企业不同层面的合作,打造紧密型旅游联合体,推动各市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实现合作共赢。

    聊城旅游规划作为城市规划的一部分,如何密切结合我市纳入中原经济区和省会城市群经济圈的战略机遇?又将怎样对接东融西借战略,形成我市的旅游体系?

    据了解,今后,我市将围绕建设国内著名旅游城市的总体目标,紧密结合中原经济区规划、省会城市群规划等,努力体现聊城文化、历史、自然、生态等特点,按照旅游发展与环境建设相结合、保护历史文物与开发建设相结合、充分利用旅游资源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的原则,进一步完善旅游产业总体规划,形成符合国际国内旅游业发展趋势和我市实际,可操作性强的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确定我市旅游业发展蓝图和总纲。对接东融西借,形成高水平高品位的文化旅游和休闲度假基地规划体系。

    打造重点旅游景区项目

    以品牌旅游景区的广泛影响带动其他旅游区的发展

    项目是旅游的载体,没有一批层次高、特色鲜明、吸引力强的旅游大项目,就不可能形成旅游业的多元化、高端化和特色化,实现旅游业的跨越发展也是一句空话。

    市委十二届四次全体会议要求,两年内要将中华水上古城打造成为中国独有、世界一流的旅游项目,加快马颊河生态旅游度假区、水浒文化旅游区、古漯河生态旅游度假区等重点项目建设,到2015年全市要新增5A级景区1家,4A级景区4家;新增1家五星级酒店和10家四星级酒店。

    针对我市旅游资源规模大、影响度高的旅游景区少的现状,统筹安排旅游投资资金和力量,把有限的资金投放到资源差异性大、旅游功能和价值高、规模丰度和组合度好、有可能进入国家高级别景区的旅游景区,推进旅游景区的深度和内涵开发,集中力量创造几个品牌旅游景区,以品牌旅游景区的广泛影响带动其他旅游区的发展。

    重点抓三类项目:一类是文化旅游项目。要借助深厚的文化底蕴,把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旅游业的竞争力。要做好运河文化的文章,集成优质文化资源,建设运河文化大码头。做好名人名著文化的文章,建设一批名人纪念馆、名著文化体验园。特别是要做好水浒文化文章,做大做强水浒文化旅游区。做好书画、楹联、收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章,建设艺术品展览交易中心及各类专业博物馆。做好演艺文化的文章,形成一批旅游文化演艺项目。

    第二类是休闲度假项目。充分挖掘丰富的水文化休闲度假资源,一方面积极谋划具有现代时尚元素、与古城相映衬的“水文化”主题旅游综合大项目;另一方面进一步提升现有项目,进一步规划、建设、管理、提升形成成熟的游览节点。要做好黄河文化的文章,利用百里森林长廊,建设黄河森林公园。做好阿胶文化的文章,挖掘丰富养生内涵,建设阿胶养颜养生产业园,做好梵呗文化的文章,建设养心文化体验园。规划、设计、提升我市温泉旅游项目,形成各具特色、互促共赢的温泉旅游格局,打造江北温泉胜地。

    第三类是城市旅游目的地功能配套项目。建设一批满足目的地城市需求的功能配套项目。比如加快旅游集散中心建设,加快旅游接待服务设施建设,特别是建设温泉度假酒店、水上餐饮、水上休闲娱乐等旅游功能设施。

    挖掘景区的文化内涵

    只有内涵发掘出来了,游客才愿意多停留,愿意多来

    项目建成后要注意丰富内涵,拓展内容,把静态景区的文化内涵挖掘出来,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许多建成的景点景区,如果不注重经营和丰富内涵,旅游只能是观光,留不下深刻的印象,更谈不上消费。只有内涵发掘出来了,丰富内容了,游客才愿意多停留,愿意多来。今后要注重增加景点的参与性、体验性的要素,满足游客不同的需求,只有留下游客,让游客有消费的兴趣,才能创造更多、更现实的生产力,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此外,旅游业要实现突破发展,必须要下大力解决好旅游发展资金问题和建设资金的问题。当前要利用好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精选部分基础好、效益好、发展潜力大、对游客吸引力强的项目,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要大力招商融资,利用市里或省里组织的各种招商机会开展招商引资。同时,要建立多元化的投资机制,采取“谁投资、谁经营、谁管理、谁受益”的办法,鼓励引导民营资本、社会资本投入旅游开发,实现投资主体、投资方式的多元化。

    推动产业融合拉伸产业链条

    整合包装一批农业旅游、工业旅游、体育旅游、休闲旅游产品

    旅游业的产业链条很长,包括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旅游业的真正内涵不在于门票收入,关键是借助旅游这个平台,聚集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实现旅游与相关产业的结合,拉动旅游经济的发展,这是内生动力。

    今后充分挖掘我市历史文化和自然生态的优势,结合文化、体育、节会、城建等特色资源,将景点、酒店、民俗、特产等捆绑,整合包装一批农业旅游、工业旅游、体育旅游、休闲旅游产品。加快推进旅游商品开发,重点推广一批具有我市特色、展示我市形象的高端文化旅游商品、纪念品。针对市场需求和我市实际,积极探索推出文化旅游演艺娱乐项目。深入挖掘我市悠久的“食文化”,对小吃、特色菜品、文化宴席进一步提升,推出一批水城名小吃、招牌菜、文化宴,打响“食在聊城”品牌。

    加快旅游度假区建设

    这对整合我市旅游资源,理顺管理体制具有重要作用

    旅游度假区是具有明确地域界限和功能分区,为旅游者提供度假休闲等多项服务的综合性旅游服务场所。国家或省级旅游度假区必须经国务院或省级人民政府审批后方可设立。它不仅是一个地区的金字招牌和靓丽名片,同时也可享受国家和省级相关优惠政策。创建旅游度假区对于整合我市旅游资源,理顺管理体制,解决长期存在的“小、散、乱”问题具有重要作用。要以东昌湖旅游区为重点,全力开展省级旅游度假区创建工作。同时积极推进阿胶养颜养生文化旅游区、马颊河温泉湿地旅游度假区和古漯河生态旅游度假区等具备一定基础的旅游度假区创建工作。

    形成一批成熟旅游产品。“三分资源,七分包装”,旅游业的提质增效,离不开高水平的旅游策划和旅游创意。因此,今后,我市在旅游业发展中,将注重加强旅游创意和策划,选择精品旅游产品进行包装、加工,形成吸引人的旅游卖点。

    大力抓好水上游核心产品和“二日游”产品。全面整合沿东昌湖、沿运河水上游资源,形成“江北水城·运河古都”水上游(河湖游)和夜游水城产品,纳入我市各条精品旅游线路。在水上游核心产品的基础上,加大各县(市、区)旅游资源整合力度,初步形成以文化旅游、水城旅游及温泉休闲旅游为主的“二日游”拳头产品。制定和落实具有可操作性的奖励办法细则,加大产品营销力度,争取在短期内将其打造成为可销售、可宣传、可营销的成熟产品。

(记者 许金松)

相关文章

文章随机推荐
Copyright © 2003-2009 liaocheng.c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