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聊城信息港 > 资讯中心 > 聊城新闻

惨烈!莘县耿楼阻击战 128名烈士就地安葬

发布:2015-8-19 15:03:00  来源:聊城晚报  浏览次  编辑:佚名

朝北是指原朝城县最北部的老五区,即现在莘县的王奉镇、大王寨镇的全部和张鲁镇的大部,共70个村庄,120平方公里土地,它南接冀鲁豫,北连冀南,东通山东根据地,属于“三不管、五不问”的边沿区,这里民性强悍,富于反抗精神,这里虽无山川河泽之险,但遍布沙丘、灌木丛和芦苇丛。

  1939年底至1940年底,八路军一二九师抗日先遣纵队、筑先纵队活动在朝北地区,利用有利地形对盘踞在莘县西北一带以及冠县境内的日伪军以狠狠的打击。

  八路军主力部队陆续进入鲁西北之后,迅速打开了抗日局面。1940年春季又取得反击顽军石友三部的重大胜利,使鲁西、冀鲁豫、冀南抗日根据地连成一片,直接威胁到日军控制的平汉、津浦、陇海三条铁路干线,引起了日军的密切关注和极大不安。

  从1940年起,日军聚集重兵对鲁西北开始频繁扫荡、袭击。当年6月25日,日军开始从南面进军耿楼……

  惨烈的耿楼阻击战

  王奉镇位于莘县西北部,该镇地处黄河故道,是革命老区,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宋任穷、赵健民等老一辈革命家曾在这里战斗生活多年。在各个革命历史时期,先后有二百余位烈士英勇捐躯埋葬在该镇耿楼、西寺村。

  1939年春,在中共鲁西北地委领导下,莘(县)冠(县)朝(城县)抗日游击大队在耿楼建立。1939年7月,中共朝北工委成立,朝北抗日根据地逐步形成,耿楼(现属王奉镇)成为朝北抗日根据地的中心村之一。

  1940年5月,八路军一二九师新八旅二十二团政治委员史钦琛带领二营三百余人在耿楼一带开展游击战,与数倍于己的十几股敌人巧妙周旋,在敌军空隙中往返穿插,打击敌人。部队采用白天休息、夜间活动的战术,使敌人不堪其扰。

  当年6月25日拂晓,与敌人周旋了一夜的二营来到耿楼,正准备修筑工事时,从聊城、冠县出动的八百余日军和一千二百余伪军突然来袭。敌人的步、骑、炮兵在十余辆坦克的配合下,很快对耿楼形成包围态势。二营官兵顽强应战,很快由村头阻击战转为巷战、院落战、肉搏战。战斗共持续七个多小时,击毙日伪军二百多人,二营指战员除一百多人突出敌围外,团政委史钦琛等128名指战员壮烈牺牲。战斗结束后,128名烈士遗体被当地军民安葬于耿楼村东。1945年,史钦琛烈士的遗骨被移葬鲁西北烈士陵园,后又转葬至华北烈士陵园,其他烈士仍葬于原处。

  2005年9月,莘县人民政府重修烈士墓,同时勒石树碑,永为纪念。

  二十八宿之一史钦琛

  在这场惨烈的战役中,我们不得不说的一位烈士就是时任八路军一二九师新八旅二十二团政委的史钦琛。

  在为数不多的描述这场战役的历史资料中,记者找到了这样的介绍——

  史钦琛原名史序书,兄弟五人,他最年幼。史钦琛1913年出生于河北省成安县亦村的一个富裕农民家庭,因为家中经济条件较好,因此有机会一直念书。1934年,他在北平读高中时改名为史钦琛,之后就读于辅仁大学,并于次年在学校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一二·九运动之时,史钦琛已经是一个意志坚定的革命青年,经常去清华大学带回《学联报》到处散发,由于他广泛发动群众、宣传革命思想,很快被敌人盯上了。1936年1月31日,史钦琛被反动当局抓捕,并被刑讯逼供,皮鞭抽、烙铁烙,都没能使他屈服,自始至终也没有供出党组织信息。得知史钦琛被捕,家里人非常着急,花钱找人疏通营救,最终,在党组织和家人的努力下,一身刑伤的史钦琛被救了出来。

  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刚被营救出狱不久的史钦琛按照上级党组织的指示,积极开展抗战斗争,他带领学生开展了支持国民党二十九军抗战的活动。当年10月,史钦琛等政训服务员应山东第六区专员兼保安司令范筑先将军的邀请,到鲁西北地区发动民众抗日。

  前往聊城途中,史钦琛等人目睹了由津浦线溃退下来的国民党二十九军的惨状。当年年底,史钦琛在堂邑县凤凰集动员20多名青年、收集了一批枪支,组成游击队,这只游击队后编为抗日第一游击队,在阳谷县、寿张一带坚持抗日。

  在史钦琛刚到聊城时,范筑先就接到时任国民党山东省主席韩复榘的命令,部队必须即刻撤往黄河南边。张维翰、史钦琛等人强烈要求留下,最后,史钦琛等42人留下坚守聊城。范筑先部队南撤之后,溃军齐子修骗开城门,进城缴了他们的枪支,张维翰、史钦琛等与之斡旋斗争,最终,溃军抢夺一番之后就逃窜了。后经大家争论后,有28人坚决主张返回聊城抗战,誓死不后退,其中就包括史钦琛。这就是鲁西北盛传的二十八宿守聊城的故事。

  年仅27岁的团政委

  在后人的回忆录中,也有描述这个二十二团政委的。

  “依照我爷爷的意思,想把他接回家,但他坚决不回,要在外面坚持抗日救国。”

  “一二·九抗日救亡运动发生的时候,我父亲在北平念高中,当时他已经接受了革命思想,到处领着学生发传单,宣传抗日,因此也遭到了迫害。”

  “当时敌人较多,我军处于劣势,父亲首先安排紧要人员转移,然后率领全营开战阻击。因为他是政委,当时很多人劝他走,他不走,他说:‘今天我们要坚决将敌人打退,如果敌人进到村里,就是我们的耻辱!在前线牺牲是光荣的!’”

  足以见出这位共产党员在面对死亡时的淡然。

  在给母亲的信中,史钦琛这样写道:“亲爱的母亲,儿为了无产阶级及中华民族的解放,终身献身于革命事业,家中事务难以分身照顾,一切托付家兄照看,玉凤、玉根(史钦琛的女儿、儿子)请多加教育,培养成人,贡献社会,其母亲应耐心学习,等时局好转应慢慢走入社会工作。我母亲要保养强健身体,一切事情应付于年轻者管理,不可操劳过度,损害健康,对邻居要和睦,对劳动者应各方从宽,以济贫困。”

  这封信寄到家里后不久,史钦琛就牺牲了,年仅27岁。史钦琛的妻子王月君抚养儿女长大成人,去世时享年104岁。

  □相关

  崇高的荣誉

  莫大的鼓舞

  耿楼烈士陵园(又名耿楼战斗纪念馆)位于莘县王奉镇后耿楼村。耿楼烈士陵园坐北朝南,占地15亩,陵园主体建筑包括正门、纪念堂、广场、纪念碑和圆拱形的陵墓;广场北面有25座烈士墓组成,墓旁四周有松柏围绕,庄严肃穆。革命烈士纪念碑座落在广场中央,上书“革命烈士纪念碑”七个大字,金光闪耀。纪念碑四周是一块方形的广场供人瞻仰。纪念堂座落在陵墓两旁,陈列着烈士遗物等,再现了当年耿楼阻击战的场面。

  让人动容的是,在耿楼烈士陵园内的墓碑群中,大部分都是无名英雄碑,只有为数不多的墓碑有姓名。

  记者在纪念堂内看到一幅毛泽东主席亲笔题写的“发扬革命传统,争取更大光荣”的题词照片以及金质纪念章照片。原来,1951年8月17日,中央北方老根据地访问团来到莘县北王奉村,而以上都是访问团带来的。同时还带来了电影、曲艺队等,访问团向这里的以及长期坚持革命斗争的地方干部和群众报告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各项工作,并征求他们对党和政府的意见。

 

“其实,第一枪是八路军打的,就是为了把日本人引到我们村,好掩护我们村附近的后方医院的人撤离……”刚说起来,已经89岁高龄的老党员、莘县王奉镇西宋村村民王德法就掉下了眼泪。

  抗日战争时期,朝北根据地从未被敌人固定占领过。王奉一带是朝北根据地的纵深地区。当时,王奉镇西宋村西南1公里处是马村,马村当时是八路军的后方机关所在地,后方医院里面住着许多伤兵。

  日军进西宋村时,王德法才十多岁,现在想起当时的情景,他依然忍不住流泪。

  解马村之围

  开枪引日军进西宋

  1942年,在抗日战争相持阶段,日军对我军民进行疯狂的扫荡。

  当年3月22日凌晨,日军集结重兵,欲围攻马村,一举消灭我后方机关。当天五更时分,日军来到西宋村西,向马村悄悄摸去,被我方侦查员发现,但由于形势紧急,没办法及时传送情报,驻扎在西宋村的我第五区部和西宋村民兵便果断鸣枪,吸引敌人火力,以解除马村之围。

  听到枪声,日军误以为八路军后方机关在西宋村,就迅速调头,向西宋村扑来。枪响时约五更时分,村民大多在睡梦中,闻声而起,但日军已将村庄团团围住,来不及转移了。

  据王德法回忆,日军进村后开始了疯狂扫荡,为了找出藏在村子里的八路军,挨家搜寻。

  “天没亮,日本人就从村西南角进村了,进村就收拾东西,粮食、牛、马、驴,还抢东西,村里人都害怕,但没人主动交出八路军。村里的一名党员被日本人砍死了,日本人还拿刀砍八路军,认准八路军拿刀乱砍……”王德法说。

  更让人深恶痛绝的是,为了找出全部的共产党人,日本人见一个杀一个,杀死后就将尸体扔到一个坑里。

  待日本人走后,村里人从坑里抬出了13具尸体……

  为保护八路军

  她被打得皮开肉绽

  西宋村有位名叫苏振岭的老人,他将四名八路军藏在了自家的红薯窖里。

  因为匆忙,一支枪留在了红薯窖外,为了这支枪不被日本人抢走,他死死地用身体压住,最后被日本人打死了。

  见此情形,藏在红薯窖里的八路军朝外扔了个手榴弹,手榴弹一响,引起了日本人的注意,日本人便开始用机枪扫射,还搬来柴火,点着扔进了红薯窖。

  四人踏着火堆跳了出来,迅速扑向院子里的日军。四个“火人”突然跳出,日军一开始全懵了,等到前面站着的被“火人”抱住,其他日军才反应过来,随即端起枪围了上来。

  这四名八路军全部壮烈牺牲。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西宋村村民的掩护下,村里有一名八路军幸存了下来。

  将这名八路军救下来的是西宋村村民王复兴的母亲。为了救这名八路军,王复兴母亲始终对日本人说这是她的亲生儿子,即便被打得皮开肉绽,她也没有改口。

  幸存下来的这名八路军此后一直喊她“妈妈”。

  □相关

  西寺烈士墓里的无名烈士

  在莘县王奉镇西寺村,许多英烈长眠此地。他们中仅有少数人留下了姓名,大多数人永远留在了共和国无名英雄纪念碑上。

  抗日战争时期,莘县素有“钢铁濮范观,华北小延安”之称,是全国最大的抗日根据地之一。朝北根据地是重要的抗日战场,现在的王奉一带是朝北根据地的纵深地区,被敌后抗日武装视为可靠后方,朝北工委和宋任穷率领的冀南区党委、行署、军区机关都曾驻扎于此,许多指导全区抗战的重要会议在此召开,这里成了鲁西北和冀南的抗日指挥中心。军区和朝北工委在这里还建立了炸弹所、后方医院被服厂、造纸厂、印刷厂、鞋厂、粮站、银行、肥皂厂等,源源不断地将各种军需物资送往前方。

  在1939年到1945年的6年中,包括反战日兵在内的许多伤病员牺牲并安葬在这里。长眠于此的数十位烈士,尽管绝大部分已难知姓名,但他们为民族解放事业作出的贡献和牺牲感动并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

  为了铭记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发扬光大他们以身殉国的高尚精神,2005年9月,在全世界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的时候,莘县人民政府在西寺烈士墓立了纪念碑,以永久纪念。记者 刘亚杰 李小芹

  一处墓地与一名日本人

  据了解,在王奉镇西寺村,有一处特别的墓地,他属于一名日本人。

  他的名字叫原广见一郎,出生于日本九州岛福岗一个煤矿工人家庭,成年后继父业当了矿工。1940年,被强征入伍,随侵华日军到中国。1942年底,在武城县河西一个日伪据点被八路军俘虏。

  经过“敌工”工作人员的耐心说服和八路军优待战俘政策的感化,原广见一郎逐步认识到日军侵略中国的罪行,进而积极投入到反战工作中。他以自己的亲自经历,在鲁西一带宣传八路军的战俘政策,揭露日军对侵华士兵的欺骗教育和日军在华实行“三光”政策的罪行,规劝日本士兵不要再为日本军国主义者卖命。1945年春,原广见一郎因肝病在莘县王奉西寺村军区后方医院去世。

  在后人的回忆录中有这么一段对原广见一郎的描述,“家父和原广见一郎同志是八路军战友,老人生前经常念起他。原广见一郎会磨剪刀,在驻地经常为老百姓磨,有一次,好多大嫂都把剪刀一起拿来,原广见一郎看这么多,烦了,用生硬的中国话大喊,‘东南地,西北地统统拿来!’住一起的敌工部的干部们听后哈哈大笑。原广见一郎去世下葬后,部里一个箱子的钥匙找不到了,家父想起来,在原广见一郎的衣兜里,结果,又把他挖出来,取回了钥匙。原广见一郎同志是忠诚、光荣的国际主义战士,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他!”

  (记者 李小芹 刘亚杰)

分享到: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3-2009 liaocheng.cc All rights reserved.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