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聊城信息港 > 资讯中心 > 聊城新闻

开国上将宋任穷在聊城杨庄的烽火岁月

发布:2015-7-28 11:26:07  来源:聊城新闻网  浏览次  编辑:佚名

  莘县是革命老区,抗战时期,许多老同志、老领导曾在这里工作、战斗和生活,其中便包括开国上将宋任穷。1941年到1944年的时间里,宋任穷是在莘县大王寨镇杨庄村度过的。在杨庄村,宋任穷以卓越的组织才能、军事才能和高超的领导艺术,率领机关干部深入群众,积极组织生产自救,战胜严重自然灾害,极大地鼓舞了冀南抗日军民的士气,进一步巩固了抗日根据地。记者日前走进这座见证了历史的小村庄,追寻宋任穷在鲁西大地上的抗战足迹。

  建立第一个党组织

  抗战时期,时属朝北第五区的杨庄村是著名的“抗日模范村”。1941年,宋任穷通过地下党组织结识了夏炳银和陈再道、李聚奎,在杨庄一带开展抗日斗争。1942年10月,由于冀南抗日斗争形势的严峻,根据地日益缩小,在这种情况下,宋任穷率领冀南区党政军部分后方机关才陆续转移至杨庄村。

  宋任穷来杨庄后,在抓好军事工作的同时,还十分重视党的建设和群众工作。在杨庄,他领导建立了第一个党支部,夏炳银为村党支部书记兼村长,夏云龙、夏少增、王景贤三名党员为党支部委员。第一个党支部成立后,村里相继成立了妇救会、儿童团和民兵自卫队。在原有四名党员的基础上,又发展其它五名积极群众为党员,壮大了组织力量。随后,武家河、玉庄、尧头、余庄等附近十几个村,也先后建立了党支部,发展党员38名。

  领导群众生产自救

  从1941年冬起,鲁西地区连续两年雨水未下,再加上敌人不断进行严酷扫荡,冀南抗战形势异常严峻。宋任穷在杨庄组织部队生产自救,开荒种地。宋任穷时任冀南区党委书记,冀南区行署主任、冀南军区政治委员,集党政军领导于一身,但他身先士卒,和群众同拉一张犁犁地,同拉一个耧播种,同拉一车水,抗旱浇地保苗。

  宋任穷和夫人钟月林发现杨庄及附近几个村的孩子没学上,没书读,便带头捐款捐物,冀南区党委、行署和军区机关及广大干部战士也积极踊跃献爱心,解囊相助。在小学建设过程中,宋任穷携夫人经常到工地参加劳动。时间不长,一座能容纳100多名适龄儿童的抗日小学便基本建成。

  反击敌寇迎来曙光

  1943年12月14日,日军突然逼近了杨庄。情况紧急,宋任穷当机立断,命令警卫连掩护村抗日小学向村西撤离,而少数未及时撤离的群众,被日军合围在村中央。其中有个16岁的夏章学,敌人已把埋他的坑挖好了,突然枪声大作,原来是宋任穷率兵前来营救被困群众。由于营救及时,夏章学死里逃生。夏章学活到82岁才去世,他临去世前,还一直念叨:“要不是宋任穷派兵营救及时,我这条小命恐怕早就完了。”

  1944年2月,冀南区党委在杨庄召开高干会议。会后,宋任穷在杨庄组织指挥所属部队先后进行了齐庄战斗、邱(县)馆(陶)战役等一系列重大战役战斗,连续攻克了齐庄、焦庄、坞头、程二寨、周村等几十个敌伪据点。从1944年5月下旬起,他作为新组成的冀鲁豫军区司令员指挥部队向敌人发起猛烈攻势,仅用短短的7个月时间,就先后收复了邱县、濮县、清丰、内黄、濮阳、莘县、朝城等八个县城,共歼敌俘敌21000多名,缴获了一大批军用辎重和物资,用巨大战果迎来了抗日战争胜利的曙光。

  (记者 王军豪 通讯员 牛贵葆 马世祥 闫洪涛)

分享到: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3-2009 liaocheng.cc All rights reserved.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