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聊城信息港 > 资讯中心 > 聊城新闻

聊城:敢死队员陈保安肉搏战中牺牲

发布:2015-6-19 15:18:31  来源:大众网  浏览次  编辑:佚名

  近日,在76岁老人陈保荣家中,记者见到一张珍藏32年的《革命烈士证明书》。证书总长60厘米,宽35厘米,上写:“陈保安同志在抗日战争中壮烈牺牲,经批准为革命烈士。特发此证,以资褒扬。”落款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盖有公章)。陈保安是陈保荣同父异母的大哥。烈士证明书在1958年陈保安被批准为烈士时发过一次,目前这张是1983年换发的。

  参军: 自幼崇拜古代英烈 20岁投身抗日部队

  陈保荣回忆,父母在世时常讲大哥的往事,使他从小就对大哥充满崇敬之情。成年后,他对大哥的事迹做过长期的调查了解,曾想给大哥写本传记,但终因文化水平低,未能如愿。随着他的讲述,一位抗日烈士的英雄形象从尘封的历史中得以再现。

  陈保安生于1917年6月,生母在他几岁时病故,此后就随父亲、继母一起生活。父亲靠出苦力挣钱养家糊口,一家人勒紧腰带供他读了几年书。

  陈保荣说,大哥的同学、聊城文史专家李士钊曾向他讲过大哥的故事。当年万寿观广场有个大戏台,戏台上三天两头唱戏,广场上有艺人说书。大哥时常在那里痴迷的看戏、听书,因此他对古代英烈的事迹比较熟悉,他特别崇拜岳飞、文天祥等英雄人物。

  陈保安从十三岁开始,跟着父亲去打工。在给一家富户盖房时,一东北工友告诉他家乡被日军占领后,百姓流离失所,四处乞讨,有家不能归。说到动情处,东北青年泪流满面,从此,陈保安心中埋下了对侵华日军仇恨的种子。

  18岁,陈保安被城里国民党部队抓去当兵。20岁那年,范筑先来到聊城,从此他成为范筑先部队的一名抗日战士。由于他身材魁梧,行动敏捷,在训练中成绩突出,很快被提升为班长。后来,部队里组成了一支“自行车队”,范筑先见陈保安骑车技术高,就指派他担任队长。此后,他常骑车往返于司令部和各个机构间,有时也去城外各支队,传送重要命令、情报、信件之类。

  英勇: 参加过几十次战斗 祝捷会上受表彰

  陈保荣听父母及大哥的战友讲过,陈保安归属范筑先直属部队传令队,战斗时跟随在范筑先身边行动,参加过梁水镇、界碑、黄镇、黄庄、范县、濮县等几十次战斗。

  陈保安第一次打鬼子是在1937年冬天的“梁水镇战斗”。陈保安在战斗中,打死了一个鬼子,缴获了一个棉军帽。“大哥在界碑战斗中,表现更为突出,据说他打死一个鬼子、打伤两个伪军,还缴获了洋马一匹。”陈保荣介绍,1938年初的南镇战斗中,陈保安挥舞大刀,连续砍伤几个敌人,缴获两支步枪。胜利回师后,范筑先安排在万寿观广场举行祝捷大会,陈保安受到表彰,胸前戴上一朵大红花。

  在濮县战役中,范筑先指挥6000余人围困敌人近两个月,在其中的收复范县、攻打濮县、石墓头伏击等战斗中,陈保安都表现突出。尤其在范县战斗中,追击溃退敌人时,他一人俘虏了两名伪军。

  1938年11月13日,日军即将进犯聊城,范筑先一面部署守城兵力,一面安排战士动员城里百姓出城。那时,陈保安的家就在光岳楼西路南几十米处,但他忙于公事,没抽出空来回家帮助父母出城。直到次日下午,他得知父母还在城里,连忙请假回家动员父母到乡下避难。

  陈保安将父母送到城西南五里屯村朋友家中后,马上返回,到了顺护墙下时,见城门已关,他呼喊城墙上的战友,要求进城参加战斗,几个战友用绳子把他拉上了城墙。

  殉国: 报名参加敢死队 杀敌到最后一息

  1938年11月14日下午4时,日军把古城包围,陆续从四面攻城。敌人炮弹不断落到城里各处。夜间,范筑先安排部队组织几十个人的敢死队,试图从西门突围。敢死队员多数是执法队、武术队的战士,陈保安却争着报名参加。

  15日上午九时,东门失守。稍后,北门也被日军攻下。陈保安随县长郑佐衡、游击营长林金堂等官兵再次试图从西关突围。他们出城门后,又遭到敌人火力封锁,被迫退到瓮城内。日军趁机进攻,一场恶战随即发生。陈保安和所有战士们在子弹打完后,就用大刀对抗敌人的刺刀,最后展开肉搏战。

  约在下午四时许,聊城失陷。次日,日军组织了维持会,负责安排城外百姓到城内收尸。一个与陈家有亲戚关系的农工,参加了这次行动。后来,他对陈保荣讲,在西门收尸时,他看到了陈保安的尸首。尽管尸首被鬼子刺伤多处,但陈保安手里还握着大刀。

  据说,战死西门的士兵就有百余人,每个尸首都是遍体鳞伤,许多死者都怒目圆睁。讲到动情处,陈保荣的声音有些梗咽。

  陈保荣至今没有打听到大哥尸首究竟葬在何处,他们一家去上坟时,就在父母坟边单独为大哥烧一堆纸,表达他们深深的追思之情。 陈保荣的儿子陈林、陈明表示,他们虽然没有见过大伯的面,但是从小听奶奶和爸爸讲述他的故事,大伯的爱国精神和英雄壮举,永远激励着他们进取,“大伯是我们人生道路上永久闪光的榜样!”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李鸿杰

分享到: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3-2009 liaocheng.cc All rights reserved.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