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聊城信息港 > 资讯中心 > 聊城新闻

聊城农民合作社发展瓶颈调查:农民抱团如何打出“寸劲”

发布:2015-4-22 10:15:23  来源:聊城新闻网  浏览次  编辑:佚名

  2014年,我市农民合作社达到9084家,增加1578家,实现了“一村一社”全覆盖……我市近年持续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扶持力度,合作社呈现出快速增长、迅速壮大的蓬勃发展局面。农民专业合作社总体服务功能不断增强,在农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

  不过,记者最近在采访中发现,我市农民专业合作社整体质量还不高,合作社经营规模小、服务层次低、规范化程度低、带动能力不强等问题较为突出,制约了农民合作社功能作用的充分发挥。有农业专家指出,推动合作社联合转型,是破解合作社发展内外受困局面的必由之路。

  农民合作社发展内外受困

  成立于2009年1月的阳谷先运辣椒专业合作社,去年11月被农业部评为国家级示范合作社。现有社员420名,注册资金2200万元。拥有蔬菜农药残留检测室1间、仓库4间,辣椒收购市场8200平方米。合作社理事会共5人,监事会10人。合作社理事长方先运说,合作社带动社员种植辣椒面积5800余亩,有力促进了社员及周边群众增收致富。社员孟昭才去年种了5亩辣椒,收入2万多元,在年底分红中又领到1000元。

  不过,从全市来看,像阳谷先运这样规模较大、运行规范的专业合作社并不多,相当一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仍处在起步阶段。全市合作社数量虽然增长快,但发展质量不够高,有些没有实质性合作内容。农民专业合作社省级以上示范社,全省共8526家,我市只有79家。同时,我市未正常运行的合作社约占30%。

  记者调查发现,我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面临内外两方面的压力。从外部环境来说,尽管从中央到地方都大力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但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情况下,合作社要直接参与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承担跨国公司和国内工商资本双重竞争的压力,规模小、实力弱、抗风险能力差的小型合作社因此步履维艰。

  从合作社内部来看,我市多数合作社只能提供技术指导、生产资料供应等服务,产品的销售、加工、运销、储藏服务能力滞后,辐射带动能力较弱,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不高。特别是合作社普遍缺乏先进的人才和管理理念,资金困难也较为突出,大大制约了合作社的发展壮大。

  推动联合转型是必由之路

  “我们应鼓励引导、积极支持合作社之间的联合与转型,降低合作社的运营成本,提高合作社的整体竞争力。”相关部门负责人和一些农业专家在记者采访时这样表示。

  他们认为,针对合作社数量大、质量低的现状,我市应根据各地产业发展现状,研究制定有关政策,支持合作社加快联合与转型,特别是发展壮大各地主导产业的合作社联社。并在职业经理人雇佣、基础设施建设补贴以及金融中介服务等方面,优先向产业方向明确、覆盖农户范围广、辐射带动力强的合作社联社倾斜。

  针对合作社先进人才缺乏的问题,他们建议,可结合阳光工程培训和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组织开展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培训活动,加强经营管理、财务管理、市场营销以及高效种养技术等方面的培训,增强他们创业兴业、带动致富的能力。引导合作社特别是合作社联社积极引进一批职业经理人,增强合作社发展能力。

  在金融支持方面,建立政府扶持、多方参与、市场运作的合作社信贷担保机制,通过财政扶持贷款担保基金、担保公司、贷款信用保证保险和开展互助担保等形式,为合作社提供多元化、多层次的融资和担保服务,切实解决合作社融资遇到的抵押难、担保难、贷款难等问题。

(本报记者  高崇)

分享到: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3-2009 liaocheng.cc All rights reserved.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