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聊城信息港 > 资讯中心 > 聊城新闻

“民”字点睛跨越赶超 幸福聊城大提速

发布:2015-1-15 9:59:03  来源:聊城新闻网  浏览次  编辑:佚名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连接着民心,凝聚着民力。

  去年一年,聊城拿出近七成财力投向民生事业,力度极大。创造聊城人民的幸福生活,不仅是市委、市政府作出的庄严承诺,更成为真真切切的有力实践!

  如椽巨笔重写民生,幸福之花尽情绽放。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快于经济增长,农民收入增长快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长;回迁安置工作进展顺利;就业、社保、教育、医疗、文化等社会事业取得新进展……2014年,聊城不光经济数据光鲜亮丽,民生答卷更是精彩生动。

  保障和改善民生,成就一篇贯彻全局的大文章。科学发展、跨越赶超,以“民”字点睛,幸福聊城的美好画卷堪称惊艳!

  做好亲民文章 为群众谋利益

  ——“民生优先、执政为民”,将群众利益作为第一考虑,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我市真正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看着自己的新房子,感觉像做梦一样,太感谢党和政府了。”临清市烟店镇汪庄村65岁的赵桂珍长期住着上世纪80年代的老房子,镇工作人员入户走访中了解她的情况后,帮助老人申请了危房改造,村里群众帮老人翻修了房子。

  “保障和改善民生,创造聊城人民的幸福生活。”市委、市政府明确指出,这是我们一切工作的目的和归宿。梳理跨越赶超的宏伟路线图,执政为民的思路和实践始终贯穿其中。市委、市政府所做出的一切决策、所办的一切事情,发展经济上项目、优化环境抓招商、城乡一体搞建设等等,无不是求真务实谋发展,无不是为聊城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

  去年以来,围绕执政为民这一理念,我市坚定决心打好“保障和改善民生”这场硬仗,集中力量办好“十大民生实事”,增进民生福祉。去年全市民生财政支出达197亿元,同比增长11.3%,占财政总支出的68.9%。

  “为民”不是空的,必须体现在行动上,体现在为民办好事、办成事上。上项目、抓招商,最终会转化为群众的财富;抓拆迁、搞建设,改善的是群众的生活环境;发展社会事业,是为了创造群众的幸福生活。我市正是通过把这些具体工作抓好抓实,真正做到了“为民”。

  细节之处,尽显民生关怀。在去年的重点项目观摩中,我市在每个县(市区)都观摩一个民生项目,有力推进了民生改善工作。莘县虽然在全市财力最弱,但建起了全市规模最大、设施最先进的莘州中学;东昌府区新建的妇幼保健院,有望成为全市首家三级甲等妇幼保健院;东阿人民医院作为一个县级医院,被省卫生厅领导誉为全国水平最高的县级医院……

  一大批动真格、实打实的有力举措,让全市广大人民群众感受到了超然于经济之上、融合在发展之中的民生理念和民本情怀!

  做好富民文章 日子越过越好

  ——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是最核心的民生。以实施富民工程为突破口,全市城乡居民收入增速跑赢经济增速,群众腰包越来越鼓,生活水平越来越高

  就业是民生之本,只有充分就业,群众才能富裕,民生才有保障。如何促进就业,让老百姓的腰包进一步鼓起来,是市委、市政府一直着重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我市设立了5000万元的市级创业带动就业扶持资金,主要用于扶持小微企业发展,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支持产业转型升级,给予小额担保贷款贴息,促进创业孵化基地、创业园区建设等;在全省率先建成了市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暨创业大学,有力地带动了城镇就业。

  为扶持青年人创业,我市小额担保贷款资金,重点抓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城镇困难群体就业。探索建立了村镇推荐、创业培训、工商注册、资金扶持、导师辅导、电子商务“六位一体”工作机制,对有创业愿望和创业条件的劳动者扶持其创业,实现以创业带动就业,掀起了全民创业热潮。

  创业就业的优惠政策,释放出无穷的发展活力。去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6.1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8.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89%以内。

  不仅如此,一系列改革举措的推进,有效带动了居民收入的增长。2014年,我市加大工商等多领域改革力度,大力推动全民创业,激发了市场活力。全市市场主体大幅增加,全年累计登记各类市场主体24.4万户,增长34.8%,居全省第3位。

  在广大农村,3802个村庄开展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占全市村庄的60.9%。农民合作社达到8807家,比上年增加1301家。农村发展呈现蓬勃活力,有力推动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做好惠民文章 让群众得实惠

  ——抓民生就要从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我市多谋民生之利,在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

  2014年,是聊城广大群众得到更多实惠的一年。

  ——这一年,教育教学条件明显改善。学校标准化建设加快,新建改建农村校舍135处;市城区新建扩建中小学11处,新增152个教学班,使班额过大问题得到有效缓解;135个乡镇中心幼儿园全部投入使用,市实验幼儿园开工建设。2014年我市高考本科录取率达到51.2%,居全省第6位。

  ——这一年,文化事业更加繁荣。文化惠民“三千”工程全面完成,三段运河、6个遗产点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市民文化活动中心投入使用。

  ——这一年,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市人民医院以第1名的成绩率先通过省级区域医疗中心验收,获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获奖总数居全省第2位;6个县市纳入第二批国家和省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试点。

  ——这一年,回迁安置全力推进。在前年城镇化工作全面破题、征迁工作势如破竹的基础上,去年我市把安置房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确保按时保质保量完成任务。各级各部门全力支持、一路绿灯,建设单位快马加鞭、全力以赴,规划建设197个项目、10.7万套,已开工项目195个,年底可建成6.6万套,4.3万户群众回迁入住。有4万户列入了山东省棚改计划,列全省第一位,已经全面开工。

  ——这一年,城乡环境全面改善。全市掀起大规模的城乡环境整治高潮,投入资金5.5亿元,动用机械10万台次,出动人力145万人次,对全市6458个村庄社区进行了全面整治提升,“户集、村收、镇运、县处理”的城乡环卫一体化网络基本形成,农村环境“脏乱差”的问题得到解决。在最新的全省城乡环卫一体化农村群众满意度电话抽样调查中,聊城市群众整体满意度上升到94.5%,全省综合排名跃升至第2名。

  一项项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逐步得到解决,带给群众最贴心的温暖,给予群众最强烈的幸福感。

  做好助民文章 帮民困解民忧

  ——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要保基本、兜底线。除满足人们基本的生存和发展需要,聊城积极对特殊困难人群进行特殊扶持和救助,守住他们生活的底线

  “多做一些雪中送炭、急人之困的工作。”按照这一原则,去年以来,我市重点关注城乡弱势群众的利益,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完善农村低保制度、加强城乡救助体系建设,使群众病有所治、贫有所济、困有所依,让居民共享改革发展红利。

  在社会保障方面,先后提高了大病保险、城市低保、农村低保、五保供养等七大类保障标准,大病保险标准最高达到20万元,城市低保标准、农村低保标准、五保集中供养标准每人每年分别提高了360元、200元和1200元。

  2014年,全市城市低保对象27552人,发放低保资金7273万元;农村低保对象155777人,发放低保资金2.61亿元。城乡低保切实做到了保民生、托底线,筑实了社会救助工作安全网,促进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特别是救助标准持续提高,“阳光低保”公平公正。为加强社会救助管理,去年5至8月底,我市开展了“阳光低保”专项行动,进一步加强了全市城乡低保工作的规范管理,促进了低保工作的公平公正,切实有效地解决了低保工作中存在的错保、漏保、骗保和人情保、关系保等问题。

  “12345,服务找政府”成为广大市民反映诉求、寻求帮助的重要途径。为提高为民服务能力,我市对市长公开电话系统进行了改造升级,完善了“接听、处理、反馈”体系,接通率、办结率接近100%,服务效率居全省第1位,有力地服务了人民群众,被群众称为“24小时不下班的政府”。

  这一年,东昌府、临清、高唐的平原水库农村供水工程新增受益群众70多万人。新增、更新新能源公交车200辆,新开通5条线路,增加了11条线路运行频次,延长了运营时间,群众出行条件明显改善。

  做好安民文章 百姓心安气顺

  ——通过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最大限度地把问题消化在基层,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全市广大人民群众心安了、气顺了,干事创业的劲头更足了

  安全感是幸福感的重要内容,人民群众的幸福感,与社会管理水平、治安环境息息相关。可以说,平安就是最基本的民生。

  2014年,聊城社会更加和谐稳定,开展了法治聊城建设和平安创建活动,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明显提升。全市没有发生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直接经济损失均同比下降……

  我市紧紧围绕中央和省委的部署要求,以全面建设法治聊城为目标,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着力抓好法治工作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市的领导,促进法治聊城建设与全市东融西借、跨越赶超共同推进、协调发展。

  寒冬时节,走进高唐县汇鑫街道社会管理服务中心,只见里面人头攒动,温暖如春。前来办理合作医疗、农业保险、科教咨询的居民,脸上都露出满意的笑容。

  全市各级不断完善城乡社区服务管理体系,创新社会管理。围绕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正,进一步完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实有人口服务管理、虚拟社会管理服务和社会防控体系建设,有效提升了市民的幸福指数。

  从“重管理”向“重服务”转变,下大力气抓服务,全市各级及时有效地化解社会矛盾、协调社会关系、维护公平正义,不断提高法治聊城、平安聊城建设水平,大大提升了群众的安全感和幸福感。聊城民生警务平台坚持“一网受理、快速推办、一站办结、一口回复、一线回访”,深受群众青睐,回访满意度达100%。

  回望2014年,聊城厚重的民生答卷,诠释了人民群众的生活梦想,充满着温暖人心的巨大力量。我们坚信,在新的一年,幸福聊城的民生热度必将继续升温!

  (记者 高崇 王培源)

分享到: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3-2009 liaocheng.cc All rights reserved.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